台北市坐落在台北平原,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泉州人农户陈赖章向官府申请开垦大加蚋堡,便开始了台北的开发史。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动工兴台北城,成为全台湾唯一的一座长方形建筑的城墙。1885年,台湾正式划为单一行省,台北市被定为省府。日本人占领台湾时期,将城墙及西门拆除,以便扩大城区。至今在现代的建筑物中,还保留着东门,夜幕中,斑驳苍老的东门,显得特别孤零零,给人以一种沧桑感。
1967年,台北市改为所谓的“直辖市”,依自然形势及台北市水源需要,以淡水河、新店溪为界,将原有辖区及台北县的北投、士林、内湖、南港、木栅、景美等6个乡、镇划为台北行政区域。全市面积扩大为272.14平方公里,市中心人口大约在260多万就地而论,它的人口密度是相当稠密的,平均每平方公里有9700多人,以世界范围来说,次于孟加拉国而名列世界第二。
整个台北市被三条河流包围着,呈匚字型,它们分别是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台北市就在这整个匚字一竖的右边往东展开。但是整个市区的布局,画龙点睛之笔或者说精彩绝伦之处都龟缩在远离河水边的地方,没能借助江河的魅力。
台北的老城区在靠近淡水河那匚字形一竖的右边,算是台北的西区,徜徉其间,打量四周民居,仿佛走在十年前的汉口,十年前的上海金陵路。新城区的规划主要在东边,更加疏远了三条河。
也许是由于台北市正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缘故,高楼大厦并不多,即使有,也显得分散得很。现今台北市的标志性建筑倒是在西区,靠近台北火车站附近的新光摩天大厦,51层,249米高。台北101大厦,前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设计师李祖原。位于台北市信义区的一幢摩天大楼,楼高508米,地上101层,地下5层,是目前全球最高的摩天大楼。
台湾买卖房屋以“坪”计算,一“坪”是一平方丈的概念,大约等于3.2平方米。市区边缘楼价约15万台币1坪,约相当于1万人民币1平方米。地段好,房型好、价格高的楼价要50万台币1坪,当然不是工薪阶层随意能够染指的。按照台湾房地产行业的理论,中心城区楼盘的售价应当维持在城市边缘楼价的4倍左右,才符合市经济规律,才能保证房地产业的正常运转。
台北市的流动人口也相当厉害,约有将近200万。打工仔、打工妹都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连带美丽的梦想托付给了这个城市。台北一般小职员的工资月薪2万多,中等收入在3至5万元台币不等,体面一点的高级白领则在8到10万元左右。(胡公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