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资料:
白先勇生于1937,当代著名作家,广西桂林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
出版履历:
2004年,《奼紫嫣红牡丹亭》在大陆出版. 1984年,《明星咖啡馆》散文集出版. 1983年,出版长篇小说《孽子》. 1982年,《白先勇短篇小说选》出版. 1980年,《白先勇小说选》出版. 1978年,《蓦然回首》散文集出版. 1976年,出版《寂寞的十七岁》小说集. 1971年,作品开始被译成英文(第一篇为《谪仙记》),其作品陆续被译成英文,韩文,德文等语言。同年,出版《台北人》短篇小说集. 1968年,出版《游园惊梦》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小说集
主要著作:
《夜曲》——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一九七九年. 《孽子》——长篇小说《孽子》开始连载於现代文学复刊号第一期,一九七七年. 《秋思》——刊中国时报,一九七一年. 《国葬》——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三期,一九七一年. 《花桥荣记》——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二期,一九七○年. 《冬夜》——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一期,一九七○年. 《孤恋花》——刊现代文学第四十期,一九七○年. 《满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八期,一九六九年. 《思旧赋》——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七期,一九六九年.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六期,一九六九年.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四期,一九六八年. 《梁父吟》——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三期,一九六七年. 《岁除》——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二期,一九六七年. 《游园惊梦》——刊现代文学第三十期,一九六六年. 《一把青》——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九期,一九六六年. 《谪仙记》——《纽约客》首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五期. 《火岛之行》——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三期,一九六五年. 《永远的尹雪艳》——《台北人》首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四期,一九六五年. 《安乐乡的一日》——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二期,一九六四年. 《香港:一九六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一期,一九六四年. 《上摩天楼去》——刊现代文学第二十期,一九六四年. 《芝加哥之死》——刊现代文学第十九期,一九六四年. 《那晚的月光》——又名《毕业》,刊现代文学第十二期,一九六二年. 《寂寞的十七岁》——刊现代文学第十一期,一九六一年. 《藏在裤袋裏的手》——刊现代文学第八期,一九六一年. 《青春》——刊现代文学第七期,一九六一年. 《小阳春》——刊现代文学第六期,一九六一年. 《黑虹》——刊现代文学第二期,一九六○年. 《玉卿嫂》——刊现代文学第一期,一九六○年. 《月梦》——刊现代文学第一期,一九六○年. 《闷雷》——刊笔汇革新号一卷六期,一九五九年. 《骨灰》 《等》 《谪仙怨》 《我们看菊花去》 《树犹如此》——纪念王国祥
相关新闻:
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
剧照:资料图
白先勇先生精心策划姹紫嫣红的青春版《牡丹亭》两岸三地携手打造中华生死恋戏剧之王巨作:
一种集合歌、舞、诗、戏的精致优美表演形式,一种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悲喜剧,白先勇先生集合两岸三地一流的创意设计家,联手打造文化工程青春版《牡丹亭》。此次演出必将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16世纪末叶,东西方同时出现两大剧作家,英国的莎士比亚与中国的汤显祖。然而,莎士比亚随着大英帝国的声威,成了西方文明的代表,汤显祖却因中国传统昆曲的没落,其代表作《牡丹亭》成了空谷足音,难窥全貌。
书画韵味融入昆曲 《牡丹亭》改版进北大
《牡丹亭》应邀从4月18日起在北大百年讲堂做祝贺公演。一年前,该剧曾在这里拉开全国高校巡演的帷幕,此次再度上演,不仅两位主演的表演功力更加纯熟,全新改版的舞美也将令观众领略中国书法与昆曲相结合幻化出的独特意韵。 昨天,该剧的制作总监、著名作家白先勇再次现身北大,谈及此次的改版,他说,“我一直认为书画与昆曲是一脉相承的文化符号,都是抽象的写意。书法的线条气韵与昆曲的身段异曲同工,你不觉得戏曲的水袖就如同书法的狂草吗!希望观众特别关注上本,在几段过场戏中,书法的运用很成功。”据悉,此次公演白先勇除将在每场演出前于观众入口处签名售书外,还将于4月21日晚在北大举办题为《古典美学与现代意识———白先勇小说美学》的主题演讲。 此外,苏州市正着手将原“中山堂”改建为“牡丹亭”,年内竣工后,这里将成为常年演出《牡丹亭》的固定场所。
青春版《牡丹亭》美国旧金山首次登台获成功
当地时间九月十五日晚,苏州昆曲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泽拉巴赫剧院隆重推出。一连三天共九小时的全剧演出,拉开访美巡演十二场的序幕。
由著名剧作家白先勇制作、中国苏州昆剧团演出的名曲青春版《牡丹亭>》,今晚在美国旧金山首次登台献演成功。
美国当地时间九月十五日在柏克莱加大剧场举行的首场演出,拉开中国《牡丹亭》全美巡回演出的序幕。共九个小时的全剧需分三天演出,剧组之后将继续前往尔湾、洛杉矶和圣塔芭芭拉加大校园各分三天上演,全剧配有中英文字幕。
旧金山柏克莱加大、亚洲艺术博物馆以及当地中文媒体等,连日举办了讲座和讨论会,探讨《牡丹亭》的诞生及故事介绍、昆曲艺术的欣赏、明朝时期的妇女以及昆曲的演变等。
白先勇先生在首演成功后,与全体演员一再谢幕。他认为加大校园上演《牡丹亭》,让美国观众特别是年轻学生了解中国古老艺术的魅力,推动中美文化传播的交流,为柏克莱加大已专门开设的昆曲研究课程提供实践经验。(刘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