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 :小洛阳、大埔城、绿湖、蛤美兰(埔里街上),以上均属旧名
◆面积 :162.22227平方公里
◆人口数 :87,417(2002年底)
◆行政区域 :33里548邻
地理位置 :埔里镇地处于台湾的地理中心,隶属于南投县,地形上四面环山,属于盆地地形,东面和东北面为仁爱乡,南面为鱼池乡,西面与西北与国姓为邻。
特色简介 :埔里镇是由连耸的山陵,起伏的丘陵,平坦的盆地以及蜿蜒的河川构成,所以全镇成为了一个林木苍郁,山明水秀,田野广阔,富有自然优美景观的地方。而且因为位处于台湾省中部丘陵区,属于副热带温润气候,所以冬天不严寒,夏天不酷热,雨量丰富、云雾多、湿度大蒸发量小,没有强风,是一个气候宜人的乡镇,因而有“小洛阳”的称誉。埔里是一个艺术气息十分浓厚的小镇,镇内直接、间接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保守估计有近千人之多,岛内知名的艺术家如:画家席德进、杨英风教授、朱铭无不把埔里作为第二故乡,而当地的文史、艺术工作者更是人才辈出,因此有人建议要把“艺术家”也当作是埔里的特产之一。
◆乡镇首长 :马文君
乡镇历史 :埔里四周崇山峻岭,古时森林茂盛,野蔓丛生,飞禽走兽,繁衍栖息,在未有历史记载之前,曾有先住民族,在今爱兰、赤崁等台地建立聚落;依据考古学家多方考据,在二、三千年前,其已形成丰硕的文化现象。而后平埔族群迁居埔里,士齿渐繁,其势力压倒原居先住民族,而成为埔里盆地的新主人,在埔里建立西部平原原居地同社名的新聚落,清廷也设置总通事及土司,治理平埔族人。直到清咸丰七年(1857)有泉州人郑勤先,率领壮丁进入埔里盆地后,平埔族人与汉人的接触开始密集,但由于埔里盆地土地膏腴,久为汉民觊觎,因此冲突一直不断。直到光绪四年(1878)台湾省总兵吴光亮以“屯兵”与“精兵”奠定埔里盆地的统治基础,汉人大量移入,渐渐地埔里盆地完全被汉人所占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