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各地有历史的乡土小吃区,大都伴随位于市集、香火鼎盛的庙宇而产生,称为庙口小吃。基隆奠济宫的庙口小吃,更是有口皆碑,引来的食客多于香客,形成以美食取胜的的观光区。 奠济宫何时出现庙口小吃,并无文献记载,不过可以想象,早年庙埕上常有香客往来,有时还有野台戏、江湖卖艺的表演,所以一定会跟随出现卖吃卖喝的流动摊贩。
根据长者口述,在记忆中所能追溯到的日据时代晚期,庙埕两旁的房子已有固定摊贩,庙埕中间也有以帆布搭成的临时摊贩,今仁三路上则有一些会遭警察取缔的流动摊贩。当时,基隆虽然只有五、六万人口,但庙口一带是商业中心,常有人潮。
战后,基隆快速发展,人口激增,庙口生意大好,固定摊贩从庙埕一直扩张到仁三路上,形成一条饮食街道,后来爱四路上还有傍晚才出来的流动摊贩,场面更大。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以闽粤移民的饮食基础,融入了原住民、荷兰人、西班牙人、日本人的饮食,再加上1949年国民党当局迁台时带来大陆各省的美食,以及台湾民生富裕后引进世界各国的美食。这些饮食,以及彼此之间的融合与创新,形成东西并列、汉和杂陈外加乡土味的台湾小吃。
台湾独树一帜的小吃文化,当时反映在台湾的重要港口——基隆,并且集中表现在基隆的市中心——庙口。
在基隆庙口全年无休的小吃展览场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作品,从米类、面粉类、豆类、海产类、肉类到甜点和冰品,让人眼花撩乱,食指大动。在很多美食专家的评论中,基隆庙口小吃得到“种类之多,全台之冠”的美誉。
下面列出较具代表性的基隆特产和小吃。
· 李鹄饼店:创立于清光绪年间,以凤梨酥、绿豆凸等糕点最负盛名
· 沙茶炒牛肉:位于基隆庙口,以独特调配的沙茶酱,现炒牛肉、毛肚。另有牛杂汤及蕃茄牛肉清汤。
· 连珍糕饼:以传统糕饼闻名
· 鼎边趖:有刑家、吴家两家,皆位于奠济宫庙埕旁
· 豆签羹
· 泡泡冰:有庙口的沈记、陈记,以及也在庙口附近的远东泡泡冰
· 三兄弟豆花
· 天妇罗(甜不辣)
· 卞家牛肉面:位于仙洞。因为店开在防空洞内,又有山洞牛肉面的别称
· 虾冰蟹酱:总店位于碧砂渔港,以将冰品及海产结合而闻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