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基隆港地图
沿革
1875年,清政府因基隆的地位日渐重要,遂设置台北分府通判,为基隆正式设官统治之始。1888年改设基隆厅,下辖四个堡(类似今日的乡),又有“金鸡貂石”之称。
日据时代,“总督府”以清代基隆厅的范围为基础,经过多次改制,1920年日据时全台最后一次行政区重划时设置台北州基隆郡,郡役所(郡公所)位于今日的信一路立体停车场。而港区及市区部分另设置基隆街,在1924年与高雄同时升格为市。
1945年,台湾光复,基隆市改制为省辖市,基隆郡改为台北县基隆区,区署设于瑞芳。(原本基隆郡计划改制设置省三县,但未执行)但基隆区在1950年全台县市大重划时被撤销,所辖7个乡镇全部改为台北县直辖。
战后之初,基隆市只辖有以港区为中心的5个行政区。1947年,台北县七堵乡改划归基隆市管辖,成为七堵区,1949年再从七堵区部分地区划出设置暖暖区。1988年时进行部分行政区面积调整,区数目维持不变。
现在基隆市共划为仁爱区、中正区、信义区、中山区、安乐区、七堵区、暖暖区等7区,向下再细分为157里3350邻(2006年7月)。另外,和平岛(社寮岛、桶盘屿、中山仔岛)、基隆屿、北方三岛(棉花屿、花瓶屿、彭佳屿)等七个外岛也属基隆市管辖,行政划分上皆划归中正区。
基隆次都会区
基隆在清朝末期设治之后,一直到日据时代设郡,从富贵角到三貂角间的各市街聚落由于与台北盆地地形分隔的关系而逐渐连为一气,形成了一个以基隆市区为中心的次都会区,一般称这个区域为大基隆地区(或称基隆北海岸),相当于日据时期的基隆郡(下辖瑞芳街、万里庄、金山庄、七堵庄、贡寮庄、双溪庄、平溪庄)加上基隆市。大基隆地区包含了基隆市和台北县东北角的六个乡镇(瑞芳、万里、金山、贡寮、双溪、平溪),人口约有50万左右,在台当局“内政部”的全台14个地方生活圈规划中自成一区,例如这些乡镇皆为台湾基隆地方法院的辖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