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基隆当地特色

  时间:2008-01-28 11:16    来源:全游网     
 
 

 

  基隆的谚语

  基隆的谚语,不但有趣,还带有浓厚的基隆人文特征。听基隆人讲谚语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基隆的特点。如,“鸡笼无城,食饱着行”。意思就是说基隆没有建城,吃饱了就可以走了。因为基隆的就业机会很多,但因没有建城,也就是没有多余的房子,很多人在基隆工作赚了钱就走。许多人就搬到台北,不愿意留在基隆,有捞钱就走人的意思。“基隆天,雨伞倚门边”。这是因为,基隆地靠大海,迎风面又无高山屏障,每到刮台风、多雨的气候,晾晒的衣物二、三天都干不了。老百姓整年伞不离身,回到家就放在门边;小孩们用笨重的油纸伞觉得累赘,干脆光脚跑步躲雨,所以基隆人很少有穿袜子的习惯;冬天则穿着短裤上学,一则天气不太冷,二则衣物短小湿了好晾。这句谚语除了说明基隆多雨的气候,也在提醒外地人来基隆带把伞有备无患。“基隆人,会钻雨缝”。意思是说基隆人适应多雨的天气,钻雨缝其实就是说基隆人能够利用大雨的间歇避雨跑路。我小的时候就知道看天观雨,遇到阵雨的间歇,为了不被淋湿就马上跑掉。现在谚语的意思又有了为预防感冒,而努力向前走的含意。 基隆背山面海,深具战略位置。由于基隆的地理位置正好扼守着北台湾的第一线,所以每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硝烟远去,这里也留下很多的炮台遗迹。二沙湾炮台是1841年鸦片战争时建在海岸边的。十六、十七世纪,西班牙、荷兰人占领基隆并将这里做为向亚洲移民的新据点。早期从各处来到基隆的人们,其中也包括了霸占台湾50年的日本,将他们特有的风俗民情也带入基隆,经过后来的融合,让基隆呈现出多样的人文风貌。

  基隆名字的由来

  基隆古名鸡笼,一说因基隆山象鸡笼形状而得名,又一说认为该地以前为高山族凯达喀兰人住地,“鸡笼”是“凯达喀兰”的闽南方言译音。明末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张燮著的《东西洋考》里,就有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大鸡笼街等记载。表光绪元年(1875年)设基隆厅时,才把鸡笼改为基隆,其含意是“基地昌隆”。

  穿耳

  在高山族男女青年中还有穿耳的习惯,如今只有女子穿耳,男子就很少了。穿耳的目的如同汉人的一样,为了戴耳环。但高山族人穿耳不仅在耳垂上穿孔,而且还要在耳轮上穿孔。悬挂的装饰物不是金、银而是竹管、贝壳和铝盘,竹管上有精细的雕刻,在竹管的一端用丝线穿一串琉璃珠,并结扎在头发上。有的耳饰是大木环,因为太重,常常把耳朵下部撕裂。

 
  平埔人为了扩大耳孔,就不断加大竹节,以至于耳大垂肩,这却成了平埔人心目中的美男子。黄叔(王加敬)在《台湾使槎录》中记:“番几大耳是奇观,少小都将两耳钻;截竹塞轮轮渐大,如钱如碗复如盘。”


  各族群都以大耳饰为荣,海螺、铜锡盘、文贝都成了装饰品,有的女子甚至在耳朵上穿了八九个孔。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