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过去基隆市的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基隆早在十五世纪时,即与海外接触。明朝末年,日本人丰臣秀吉获悉基隆蕴藏硫磺,欲出兵谋并台湾,中途遇飓风而返,却成为基隆一连串的兵祸序幕。至1626年,西班牙派出远征队从吕宋出发,在社寮岛(今和平岛)登陆,随即在岛上西南端修筑圣萨尔瓦多城。1642年,荷兰人北上攻占社寮岛后,将圣萨尔瓦多城改名为北荷兰。1668年,郑经派军讨伐荷兰人,荷兰人兵败临去之前,曾在社寮岛的岩洞内刻字留念(后被称为番字洞)。
清朝中叶开始,基隆的发展变得极为迅速,主要与其矿产有密切的关系。基隆河流域不但产沙金,且蕴藏有丰富的优质煤矿。在19世纪,美国海军调查到鸡笼拥有丰富的煤矿层及港湾优良,建议美国占领;在鸦片战争时,也有英国军舰前来叩关;在英法联军之役后的1863年,鸡笼终于随着台湾开港而开放为贸易港,而后于1875年正式设治,并改名为基隆,取其“基地昌隆”的吉祥意义。基隆港为岩岸,不易飘沙、潮差小、港湾内窄外宽,在军事上易守难攻,战后刘铭传开始着手整顿基隆港,并正式开采基隆附近的矿产。
1895年,在日本占领台湾的第一年,基隆港即积极筹划展开五期的筑港工程。此后,基隆市的经贸地位变得日益重要。日本人为了将基隆建设为台湾与日本本土的转运点,从1899年开始到1935年,展开了共进行四期的基隆港筑港工程(第五期因二战爆发而中止),在和平岛及八尺门一带,也设置了渔港区、水产试验场及造船厂。基隆也是当时日本海军的重要基地,当时被“总督府”划为要塞地带管制,并设立基隆要塞司令部,使得基隆港成为一座军、商、渔三用途的港口。
在1916年,基隆港的贸易额已超过淡水港,甚至一度超越高雄港,而成为台湾最主要的商港。1924至1931年,基隆升格为市,成为当时台湾第四大都市。1941年,太平洋战事爆发,基隆由于其主要物资吞吐港及海军基地的地位,在大战末期首当其冲,成为美军轰炸的首要目标。
台湾光复后,基隆港在基隆市政府及港务局的合作下积极展开重建工作,再加上台湾北部人口众多,产业发达,使得位于经济腹地的基隆港营运业务蒸蒸日上,港埠设施日趋完善。此外,基隆的矿工业经过复建后再度兴盛,外围的采煤业更在1968年达到高峰。因此,基隆港从1961年应台湾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内港到外港进行了多次扩建,到了1984年时已跃居为世界排名第七的货柜港。
近年来,依赖港埠维持城市运作的基隆市遇到了发展瓶颈。身为基隆发展核心的基隆港,90年代后因为腹地过小等因素,敌不过邻近地区港口的大型化竞争而逐渐衰退,连带使得基隆的都市建设发展开始迟缓,并严重影响了基隆的城市竞争力。而随着2008年台北港的启用,更将使基隆港未来营运发展的情势更加严峻。但是另一方面,因为与台北的交通便捷,近年来外地人口大量移入,使基隆市成为了台北都会区重要的卫星都市之一,而位处台湾北部海岸风景带的中心优势,也促使基隆市的观光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附表 基隆市各行政区现住户数、人口密度及性别比例
年底别 |
面积(平方公里) |
村里数 |
邻数 |
户数(户) |
人口数(合计) |
男性 |
女性 |
户量 |
人口密度 |
性别比例 |
中正区 |
10.2118 |
26 |
517 |
21,443 |
58,844 |
30,379 |
28,465 |
2.7 |
5,762.4 |
106.7 |
七堵区 |
56.2659 |
19 |
412 |
18,754 |
55,251 |
28,275 |
26,976 |
2.9 |
982.0 |
104.8 |
暖暖区 |
22.8283 |
13 |
295 |
13,951 |
38,372 |
19,682 |
18,690 |
2.8 |
1,680.9 |
105.3 |
仁爱区 |
4.2335 |
29 |
543 |
17,864 |
49,327 |
24,959 |
24,368 |
2.8 |
11,651.6 |
102.4 |
中山区 |
10.5238 |
24 |
535 |
18,741 |
53,784 |
27,658 |
26,126 |
2.9 |
5,110.7 |
105.9 |
安乐区 |
18.0250 |
24 |
636 |
30,207 |
84,954 |
42,592 |
42,362 |
2.8 |
4,713.1 |
100.5 |
信义区 |
10.6706 |
19 |
412 |
19,066 |
51,195 |
25,844 |
25,351 |
2.7 |
4,797.8 |
10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