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基隆港

  时间:2008-01-24 14:22    来源:中国台湾网     
 
 

 

  坐标:北纬25.09265度,东经121.44225度

  基隆港,位于台湾基隆市,为台湾第二大港口,世界第39大货柜港(2004年止)。为台北的外港,也是台湾北部最重要的海运枢纽。运输方面以货柜为主,散货为辅,并有数条国际邮轮航线固定弯靠。

港区环境及设施

 

  基隆港的港区总面积为572.17公顷,目前共有57座码头,设有一组浮筒泊位,一个入港航道。

  基隆港的港湾形状大致呈北宽南窄的漏斗状,分为外港、内港及牛稠港三大区域。港区码头方面,可分为东岸码头和西岸码头两大部分,其中以西岸运量较大。各码头设备如下:

  货柜码头:15座

  设有西岸货柜储运场(第一、第三货柜中心)、东岸货柜储运场(第二货柜中心),配置有35至40吨可装卸13至16排货柜的高性能式货柜起重机,每年可装卸200万至300万标准货柜箱(TEU)。

  杂货码头:24座

  设置有通栈、露置堆货场,可供汽车、游艇、钢铁等货物装卸之用。另设有水泥、卸煤、油品及其它散货码头,配置水泥圆库、自动卸煤机、化油储槽、自动卸水泥设施等。

  客运码头:2座

  东岸及西岸各有一座,各设有一栋客运大厦。经常有岛内外邮轮、客货轮在此靠泊。

  其它用途码头:16座

  分别供港务局所有港勤船,及工程船、军舰、海巡舰、缉私舰等特种船只靠泊。


  联外交通 
 

  铁路


  台铁 - 基隆临港线(货运铁路)
  台铁 - 纵贯线 - 基隆车站

  高速公路


  中山高速公路
  东岸高架道路(中正高架桥):连接中山高基隆端及东岸码头、中正路(北部滨海公路)
  基隆港东岸联外道路:规划中,属省道等级公路;自东岸码头起,向南至台北县瑞芳四脚亭附近衔接台62线与台2丁线


  福尔摩沙高速公路
  基隆港西岸联外道路(台2己线):连接福高及西岸码头
 

 

  一般干道


  东岸沿线:中正路、东海街
  西岸沿线: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
  市区衔接:港西街、忠一路、仁二路
  联外干线:台2线(北部滨海公路)、台5线(北基公路)、县道102号(基瑞公路)

 

  发展历程 
 

  基隆港在昔日称为鸡笼港或鸡笼湾。鸡笼港在十七世纪即有外人足迹,西班牙人占领台湾时就曾对鸡笼港进行调查,并进行了部分建设。清朝后期,西方列强的东来,逐渐开启了鸡笼港的发展。在光绪12年(1886年),基隆港正式开放为商港。当时就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曾进行基隆港的建港规划,并委由当时的台湾首富林维源总办基隆港的建港事宜,也将当时兴建中的纵贯铁路分出支线至港区;但后来建港工程因刘铭传的离职而未全面实行,主要设施中只完成一座陆海联运码头。

  日据时代,日本当局计划将基隆建设成为台湾与日本本土的联络门户,故基隆港正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也就是从1899年到1944年间共五期的基隆港筑港工程(第五期工程因二战爆发而未全部完工),清除了原本密布内港区内的礁石,并在外港陆续整建了大型造船厂及军港、渔港区等设施,从码头货栈到港区铁路系统皆相当完备。这五期的筑港工程,不但奠定了日后基隆港的发展基础,也使基隆港在1970年代前稳坐台湾第一大港宝座。较特别的是,基隆港的筑港工程并不由当局行政系统负责,而是由日本军方主导,并被列为日本海军列管军港之一。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基隆港由于当时台湾主要物资吞吐港及海军基地的地位,在大战末期首当其冲,成为美军轰炸的首要目标。港埠设施及港内停泊船只皆毁损严重,港区几成废墟。

  1945年,台湾光复,基隆港务局成立,隶属于台湾省政府交通处。港务局成立时以打捞港内一百多艘沉船及复建码头、桥梁、船渠、船坞、运河、防波堤、修理场及仓库等原有设施为主,1953年以后才开始增设港埠设施,如增建西29、30号码头、渔港区突堤码头、兴建通栈仓库等,并填筑大沙湾海水浴场以兴建船渠。

  复建完成之后,基隆港开始快速发展。1961年至1974年间,港务局改建内港设施,并开始在外港及东岸兴筑码头。1974年至1981年间开始积极扩建外港,并先后兴建两座大型突堤码头,以消除内港瓶颈及岛内增长的运输需求;连接港区及高速公路的东岸、西岸高架桥也兴建于同时期。1982年至1992年,为因应货柜运输时代的来临,以改建及增建货柜码头为主。基隆港的营运量在1980年代到达高峰,到了1984年,基隆港更成为世界第七大货柜港。

  发展至今,基隆港的码头总数从日据时期全座落在西岸的十八座,扩增为现在的五十七座(西岸三十七座、东岸二十座)。2006年度全台关税总收入之中,经基隆港的收入为新台币821亿余元,占总收入的60.54%,足见基隆港在台湾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发展趋势


  基隆港与基隆市唇齿相依,早期基隆市民的生计更是与基隆港息息相关,昔日广布市区的“委讬行”及酒吧就是一例。但进入1990年代之后,基隆港除了要面对岛内外传统港口的竞争,还要应付大陆东南各新兴港口的快速崛起。而基隆港的港区规模已到达极限,却因为港埠用地紧邻市区及山区而无法扩建,港内大部分码头的吃水深度又无法停泊巨型货柜轮,导致基隆港的总运量开始衰退,港口排名也在十年内,由世界前十迅速跌到三十名以外。

  基隆港于1980年代,正逢港埠营运的高峰期,当时港内船席不足的情形常常发生;基隆港务局于1980年代中期 ,为了解决基隆港的拥挤状况,提出在基隆港西岸外海兴建基隆超级深水港,即基隆新港的兴建计划,在基隆港营运状况开始衰弱时,曾被认为是重振基隆港营运的最佳方法,但是之后一直无实际动作。在1997年,台当局“交通部”以建设新港的难度过高、经费太过庞大等理由,否决了兴建新港的提案,以在八里兴建淡水新港(后来改名为台北港)作为替代。此举引起了基隆市各界的不满,认为此举将会封杀基隆港,甚至基隆市的未来发展。虽然如此,基隆市各界目前仍继续争取兴建新港。

  近年来,为了提升竞争力,基隆港开始转型为结合观光和亲水性的港口。港务局在2002年正式开放港区观光,让游客可以搭船游览基隆的港埠风光。另外,为了吸引国际航运业者落脚,基隆港在2003年时设立了自由贸易港区。

  为了促进基隆市港两方的发展,基隆市各界自1990年代开始积极推动“港市合一”。2001年6月28日,港市合一的专责机构基隆港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由基隆市长(当时市长为李进勇)兼任主任委员。但“交通部”于2002年2月21日,函各港管理委员会暂行停止委员会运作。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