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护照加注台湾
字号:
人民日报:台“护照”加注到底为谁谋方便?

  时间:2002-01-16 08:39    来源:     
 
    1月13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出席纪念“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协会”成立20周年会议时宣布,他已批准在现行“护照”封面上加注英文的“自台湾发行”(ISSUEDINTAIWAN)字样。同日,台湾“外交部”也对外公开发表改名“护照”样本。台湾当局称,其在“护照”上加注“台湾”字样,是为了让外国的边检机构更好地辨别“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文简写为P.R.C.)与“中华民国”(英文简写为R.O.C.),以方便台湾居民外出。

  表面上看,台湾当局似乎挺“为民着想”,但正如台前“外交部长”章孝严指出的那样,台湾居民用了数十年的“中华民国”字样的“护照”,多数人一直并不认为有什么不便,而且多数国家的边检机关也能很清楚地辨别台湾“护照”与大陆护照的区别。也就是说,现在台湾居民出境,并不需要当局在“护照”上再做什么动作,以“方便”他们外出。那么,台湾当局口口声声称给“护照”加注能产生一些“方便”,到底又是在为谁谋“方便”呢?

  看看台湾当局领导人宣布“护照”加注的日子也就明白大半了。20年前,臭名昭著的海外“台独”组织”FAPA(即“台湾人公共事务协会”)宣布成立。多年来,FAPA一直从事推动所谓的“台湾独立运动”。“台独”分子们一直企图给台湾冠以新“国号”,树起新的“国旗”、“国徽”等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符号,而这些符号最好都要带上“台湾”字样。FAPA等“台独”组织多年来也一直鼓动民进党要更“鲜明”地带上“台湾”的标志。2000年民进党的上台执政,使岛内外“台独”分子认为,台湾朝“独立”方向又靠近了一步。然而,迫于岛内外强大的反“独”压力,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欺骗中间选民,民进党近年来一直在进行所谓的“务实‘台独’转型”。民进党上台后,也以“四不一没有”、“新五不”等所谓“善意”的言辞,凸显其在处理台湾定位及两岸关系上的“务实性”。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民进党当局的这种“务实性”,绝不仅仅是“淡化”“台独”,其也存在“潜移默化”以“强化”“台独”的一面。

  这次民进党当局在“护照”上加注“台湾”字样,也是其有意在国际及岛内凸显“台独”诉求的又一表现。

  一方面,民进党当局企图在国际上加大宣传“台独”的力度。众所周知,护照是一种流行于国际间的能见度极高的证件,护照上的文字更是对护照发行地“主权”性的一种陈述,台湾当局在其“护照”是加注“台湾”字样,已经带有变相更改其“国号”的意味,带有在国际上宣扬“台湾国”“主权独立”的意味;另一方面,台湾当局也企图利用在“护照”上加注“台湾”字样,进一步向台湾民众灌输“台独”思想。民进党当局上台后,通过删除军中“统一”字样,以所谓的“通用拼音”取代原有的汉语拼音、在中小学校推行具有“台独”思想的“认识台湾”教材等,一步步向台湾民众灌输“台独”思想,这次在“护照”上加注“台湾”,不过是其这一手法的再一次翻版。

  由于“中华民国”这一“国号”仍带有浓厚的“中国”意味,民进党当局一直欲除之而后快。然而,由于各种政治现实的压力,民进党当局一时还不敢贸然更改“国号”。这正如一位台湾政治观察家所说的那样,“现在的民进党政权,是一颗‘台湾心’不得不裹在一件‘中国套’内,一旦有机会,这颗‘台湾心’就会冒出来”。所以,人们看到,台湾当局高叫“四不一没有”、“统合论”、“新五不政策”等,都不过是为了营造一种两岸缓和的假象,而其“台独”的尾巴却仍时不时地露出来。

  说到底,台湾当局在“护照”上加注“台湾”字样,并不是为了方便台湾民众外出,而是为了方便其进一步宣扬“台独”思想。人们不禁要问,台湾当局为一己之“便”,刻意恶化事关台湾人民安危的两岸关系,置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顾,难道这就是台湾当局所称的“一切为民”吗?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