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水扁突然宣布批准在台湾旅行证件上加注英文“台湾”的字样﹐声称目的是要使其与中国护照区分开来。这一决定非同小可﹐标示台湾的民进党政府执意凸显台湾本土意识和鼓吹“台独”理念﹐为中国和平统一添加变数﹐为两岸关系制造新的磨擦点。
陈水扁在辩解时说﹐“台湾民众目前所持的‘护照’常被误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确实很不方便。”“只是加入‘ISSUEDINTAIWAN’﹐就像我们的产品印上‘MADEINTAIWAN’一样﹐我们都引以为荣。”另外﹐“陆委会”主委蔡英文亦称这一决定只是为了民众旅行方便﹐避免不必要的困扰。
不过﹐他们这些所谓辩解﹐在客观事实面前﹐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第一﹐在理据方面﹕首先﹐两种证件绝对不会被混淆误会。目前台湾民众旅行证件的封面是以墨绿色为底色﹐上方为“中华民国”的中英文字样﹐中间为“青天白日”图案﹐下方为“护照”的中英文字样﹐而所有图案及字体都是烫金色的。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封面则以枣红色为底色﹐上方为“五星照耀天安门国徽”图案﹐下方为烫金色字体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中英文字样。很明显﹐两种证件的封面设计是截然不同的﹐任何人士只要视力正常或略懂中英文﹐都会一眼就可分辨出该两本证件﹔况且﹐负责处理旅客出入境及签证事宜的﹐都是一些以辨视世界各种旅行证件为专业的移民局官员﹐加上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他们台上的电脑系统都会清楚标示有关旅客究竟是来自台湾还是大陆﹐试问怎会出现台湾当局所述的混乱误会﹖
其次﹐台湾民众外游何曾遇到困扰障碍﹖根据台湾媒体引述“外交部”领务局的统计﹐去年台湾民众外游人数合共七百三十多万人次﹐而“外交部”及“驻外单位”合共接到三十宗遭遇困扰的申诉﹐比率微乎其微﹐当中更不排除会含有一些涉及个人因素的误会或特殊因素。单凭这百分之零点零零零四的申诉比率﹐便引伸民众在使用旅行证件时遇到困扰障碍﹐从而要在旅行证件封面进行“变相更改国号”的加注﹐如此立论逻辑实在太儿戏﹗
第二﹐在国际惯例方面﹐不论在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护照或旅行证件都被视为所属国家和地区尊严的体现﹐其封面必须予人一种庄严感﹐签发地点一般都印在证件内页中。现在台湾当局竟然打破国际惯例﹐把“ISSUEDINTAIWAN(在台湾签发)”的字样印在封面上﹐无异是自损形象﹐不伦不类。因此﹐除了政治方面的考量外﹐实在想不出任何可以令人信服的理由。
第三﹐在时机场合方面。如果一如台湾当局所说﹐今次只是一个为方便民众旅游而作的技术修订﹐便应经由行政部门进行所需要的谘询﹑立法和实施的工作﹐无需劳驾陈水扁在出席公开场合时突然宣布。值得注意的是﹐陈水扁是在参加海外“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会”二十周年庆祝大会致词时作出宣布﹐并指称这是送该组织成立二十周年的“最好礼物”。在这种特殊场合公布这个决定﹐并发表这种讲话﹐陈水扁的政治意图﹐以及事件的政治内涵﹐已是“路人皆知”。
事实上﹐如果我们将近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连结一起﹐便可清楚看到今次事件的政治图谋。从台湾当局指示“驻外机构”不要使用“中华民国国徽”﹐到“行政院”新闻局把局徽上的中国地图换成台湾地图﹔从校园里的中国文学系被改称为外国文学系﹐并在中小学强行推行台语教育﹐再到故宫博物馆强调馆藏物要世界化和本土化﹐所有这些都一再表明台湾当局志切割裂台湾与大陆在政治﹑历史和文化上的联系﹐逐步推行“去中国化”﹐为“台独”铺桥搭路﹐创造条件。但他们的图谋可以得逞吗﹖绝对不能﹗
因为﹐在事件曝光后﹐中国台办和外交部发言人已先后作出回应﹐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形式的“台独”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并警告台湾当局若继续推行“渐进式的台独”分裂步骤﹐只会加剧两岸关系紧张﹐必将自食其果。至于台湾岛内﹐有关事件亦挑动“统”“独”情绪﹐引起在野党严重不满﹐并扬言以大幅删减财政预算作为反制﹐一场新的政治风暴正蓄势待爆。
令人侧目的是﹐在去年年底的选举中﹐陈水扁为争取选票﹐曾经信誓旦旦地呼吁要“拚经济”﹐但在选举得利后﹐便又在政治议题上不断引发本可避免的争议﹐导致所有人都在“拚政治”。这种反覆手段﹐不但愚弄台湾民众﹐更令岛内振兴经济﹑景气复苏的工作难以有序进行﹐全台民众都要为不可能实现的民进党“台独”理念承受苦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