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花莲县地理、历史、人口与气候

  时间:2008-11-27 14:1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地理

  

  花莲县在地理形状上呈长条状,像一只卧蚕。西边是高耸的台湾中央山脉,东边则是太平洋。北以和平溪与宜兰县南澳乡接邻,南与台东县的池上乡与长滨乡相邻。西则有台中县、南投县(西边界的大部分)、高雄县。

  花莲县的南北长约137.5公里,东西宽约43公里。其面积虽为台湾各县之冠,但为多山地,平原仅有全面积的百分之十。多数人口都集中在平原一带。花莲县的平原地带并非直接面向海洋,而是夹在东侧海岸山脉与西侧的中央山脉之间。宽度仅3到9公里,地理上属于纵谷平原的河川冲积扇地形,称为花东纵谷。

  花莲县东侧的海岸山脉由于生成时间较晚(约400万年前形成),高度低于西侧的中央山脉相当多,最高的新港山海拔为1682公尺。海岸山脉地质上多为软性的沉积岩、易受风化。目前受到地壳运动影响、海岸山脉1年上升3公分。

  中央山脉在花莲县内占有相当大的比率,其中高于3000公尺以上,列入“台湾百岳”的山峰,在花莲县就有43座,最著名的有南湖大山、奇莱山、秀姑峦山等。

  花莲县内主要的河川多为西到东向,由北到南依序有和平溪(过去称为大浊水溪)、立雾溪、花莲溪和秀姑峦溪。

  花莲东岸的海岸线长有124公里,由于有多条河流出海,造成种类众多的海岸景观,其中以断崖峭壁为最险峻的景观,特别是和平溪口南边的清水断崖,高1000公尺以上,是苏花公路上的知名景点,也常因雨造成崩塌而道路中断。

  此外,在花莲县南方的石门海岸区,属于坚硬的礁岩岸区,有相当多海蚀的景观,再南方一点,还有石梯坪,此地的岩盘如石阶般伸入海中,亦有许多海蚀沟、海蚀崖、海蚀平台、隆起珊瑚礁等,其中壶穴景观堪称台湾第一。

  历史

 

  花莲古称奇莱,据《花莲县志》记载,西班牙人在1622年(明天启2年)到这里采取砂金,还将花莲地区称为多罗满。而花莲是台湾较慢被汉人移居的地方之一,汉人到花莲开垦是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在1932年苏花公路通车前,要到花莲都需坐船,而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亦投入大量日本移民到花莲地区开垦农业,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退出台湾为止。

  现在花莲成为东部最重要县市,与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方并列台湾五大重要都市生活圈。2008年,因应交通建设需要,县政府公布一般道路命名原则,更新了地方公所命名的准则。

  人口

 

  花莲县的总人口数2008年9月统计约有 341,843人,过去人口外流严重,近年来人口呈现小幅回升迹象,在34万多人口中,男性有177,302人,女性有164,541人。另外,因为开发较晚,花莲保留有丰富的台湾原住民文化:县治之内有阿美族、泰雅族、太鲁阁族、布农族、撒奇莱雅族、噶玛兰族6族。花莲原住民人口以2007年5月统计为平地原住民55,271人,山地原住民33,926人,共为89,197人,约占花莲县总人口四分之一,以阿美族分布最广。除此之外,花莲的客家人亦占总人口三成。


 

地理

经度

东经120.58 - 121.46度

纬度

北纬23.05 - 24.22度

总面积

4,628.57141平方公里

海拔高程

最高:3,825公尺(秀姑峦山

气候

气候类型

副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

23.1℃

 - 最高月均温

28.4℃

 - 最低月均温

17.8℃

年降水量

2092.9mm

年日照时数

1579.7小时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