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县位于台湾西南部,东北边涵盖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及阿里山山脉,北缘嘉南平原,西滨台湾海峡,东南边以高屏溪和屏东县为界,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延伸,东部山地高达3000公尺以上,向西渐低为丘陵,至海拔10公尺以下则呈现平原地形,由于地形和地质的变化造就了各种优美的地貌景观,同时又因位属亚热带气候区,也孕育了复杂的动植物生态系统,不同的自然生态也造就了不同的族群文化。
福佬人文化
福佬人亦称河洛人,以闽南籍为主,根据一般史料推估,早在一六二四年荷兰人据台以前,打狗(原是平埔族马卡道旧社所在,后为闽南人趋离,才成为闽南聚地)便已成为福佬渔民避风之地,其后陆续有大陆沿海居民移民形成小型渔港,是为高雄港哈玛星,旗津一带最早的开发地区,而较大规模的福佬移民,则是在明郑时期至清乾隆末年之间,公元一六六一年郑成功来台趋荷,于现今高雄地区设万年县治于兴隆里,掌理高雄及凤山一带的屯田事业。至乾隆以后福佬移民所建立的聚落,已逐渐向内陆山地散布到罗汉内门里(现今内门乡)各地,并积极向东北部的东势埔、木栅庄发展,同时已有余力在当地发展文教,如沈光文创设的萃文书院(内门乡),显示其繁荣程度已与平地聚落接近。
客家文化
美浓的客家人,大部分是由广东及应州梅县蕉岭一带迁徙来台,据说美浓人的祖先早于公元一六八九年前后由滥滥庄溯上麟洛河,再沿隘寮溪下游到了武洛,但可惜此地易患水灾,求生不易,因此居民四散。在此之际,武洛的右堆统领,林桂山、林丰山两位乡贤,探悉美浓一带(原住民游耕区)土地肥沃,是一个开垦的好地方,所以入殖此地。然而除了美浓外,在甲仙、六龟也有部分从高树迁徙来此的客家人。在客家文化里,客家人刻苦耐劳的美德,一直为众人所称颂与流传,而客家的民俗工艺以及传统的客家山歌,更是最具代表的客家文化。
平埔族文化
台湾原住民民族在清朝以汉化与否为基准,被分为“熟蕃”与“生蕃”两类,“熟蕃”即为平埔族,他们多半居住于山麓或滨海的平地。平埔族人主要以农耕、狩猎为主,平埔各族的风俗语言都相当的汉化,而目前在燕巢、田寮、内门、甲仙、六龟等地,都还有相当数量的隐性平埔族人,另外在内门、甲仙、六龟等地还保有公廨信仰。
邹族文化
在台湾十三族原住民中,邹族可说是少数民族,总人口约六千余人,又分南邹、北邹,目前分布于高雄县那玛夏乡、桃源乡的为南邹四社群,操沙阿鲁阿语,简仔雾群分布在高雄县那玛夏乡,操卡那布语。邹族早期以山地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兼以狩猎、捕鱼及饲养家畜,农作物以小米、旱稻和甘薯为主。在传统工艺方面,制陶及纺织均为女性工作,至于藤竹编篮等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鲁凯族文化
人口目前分布于茂林乡,称为下三社鲁凯族,和其它原住民一样,鲁凯族亦经过多次迁徙,现已分为茂林、万山、多纳三个村,然而三村的鲁凯族语言都不相同,与屏东雾台乡的鲁凯族语言也不相同,其社会制度采严格的贵族阶级。鲁凯族过去多以小米和芋头为主食,现饮食皆已汉化,在祭典方面,以丰年祭最具代表。传统工艺有陶器、编织,而石板屋则是鲁凯族最具特色的建筑。
布农族文化
人口主要分布于那玛夏、桃源乡,是台湾原住民族中居住地海拔最高的一族,由于重视米粮及农耕,其农事祭仪也特别繁复,因而发明出自己的行事历和原始字画,是台湾原住民唯一拥有文字雏形的种族,在艺术方面则以享誉国际的“拔兮瀑布”祈祷小米丰收歌,也就是布农族的“八部合音”歌唱最具代表。祭典方面以打耳祭为最盛大,其意义在庆丰收,求吉祥,而每个月所举办的祭典分为狩猎、农事和生命礼仪三大类。
排湾族文化
是居住于台湾南部的原住民,在高雄县人口分布于那玛夏乡和茂林乡,居民都是由屏东一带迁居而来。排湾族的社会分为贵族与平民阶级,贵族与平民之间严禁通婚。排湾族主食以竽类为主,蕃薯、小米、米等为副食品。五年祭是排湾族最盛大的祖灵祭,每五年举办一次,由各贵族联合举行。在传统工艺方面以木雕、陶壶、刺绣、石板屋为最著名。
眷村文化
于一九四九年随国民党迁台的外省移民,其中大部分为军人和军眷,来台后,当局为了感念这些战士,特授予这些退除役官兵“荣誉国民”的荣衔(简称荣民)。目前荣民的居住地多集中于军事设施附近的小区,统称为眷村,而在高雄县主要分布于凤山,冈山及大寮一带,由于居民都为军人及军眷,早期的生活也都由政府照顾,与外界互动较少,所以小区的同构型很高,团结性也很强,而小区所经营的生活型态也都为自给自足的方式,与竹篱芭外的社会文化有很大的区隔,为台湾特有的族群文化之一,称之为眷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