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在一篇特稿文章中说,三一九枪击案的“新发展”,其实新事证甚少,真正多出来的是“新的政治效应”: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吕秀莲同时发难、内外夹击,目标都对准了陈水扁。这恐怕是陈水扁以“终统”暂时度过三合一败选后的“跛鸭危机”,所难逆料的新变化。
文章说,三一九枪击事件是撕烈蓝绿、激化对立的最大伤口,原本就不能、也不该“罗生门”化;可惜去年三一九周年前夕,检警以陈义雄已死宣布“结案”,犯案枪枝又迟未寻获,解开该案之钥的物理性基础(证据)等于少了最关键的临门一脚,要不各说各话也难。
事证上不足,这个令人惋惜的结果,就造成了政治上乱窜横流的复杂效应。
马英九宣示要重组第二届真调会,就是三一九再度延烧后的第一个新政治效应。因为从政治现实来看,当检方以不起诉陈义雄结案后,去年八月,三一九政治上的“被害人”连战又卸任,对马英九来说,三一九仿佛进入史迹陈列博物馆,变成每年可以凭吊、却毋须大费周章的陈年往事。
但是,陈水扁“终统”触怒了缄默的泛蓝支持者,罢免案与大游行将马英九推上前线;此时三一九再有风吹草动,强大的民意涌现,终于让上任后不谈三一九的马英九改变。
第二个新的政治效应,则浮现在绿营的权力结构。在陈水扁进入第二任即将过半,四大天王摆不平的敏感时机,吕秀莲再次发难,激起的绝不是船过水无痕的淡淡涟漪,而可能是席天卷地的惊涛骇浪。由于吕秀莲是法律定义上唯二的“被害人”之一,她的反应都在人之常情之中;但是吕秀莲拥有“副总统”、二○○八可能人选的身分,她越是不满焦虑、渴求真相,越是对衬出另一被害人陈水扁迥然不同的态度,这不能说没有微妙的政治化学变化。
文章最后说,吕、马不可能互通声气,但他们的动作却有联手夹击的强力效果,减损的只有陈水扁的统治正当性(legitimacy)。未来三一九的火苗不晓得会延烧到何等程度,但陈水扁的“跛鸭”状态,已是不可能终止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