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伦与高婉倩夫妻情深,图为两人牵手去看演唱会。
华灯初上,热闹的夜晚才刚开始,朱立伦头戴鸭舌帽与胶框眼镜,带着太太到西门町真善美戏院,想看芬兰电影“冰火情敌”;他熟门熟路地带着太太钻小巷,但还是在杨记玉米冰被一位眼尖阿姨认出,阿姨抓着朱立伦聊天,朱太太见怪不怪,隐身人群默默等待。
路上谁跌倒 都关朱立伦的事
“总要有点自己的时间嘛!”朱立伦非常重视办事效率;但“牺牲家人我不能接受,民众也不应期待政治人物是廿四小时seven-eleven。”
联合报报道,每周至少回家吃饭两次,假日常开车带妻小游山玩水,每年一定全家外出。马英九曾万分羡慕朱立伦如今还能享受驾车乐趣,马说起上次驾车出游已经是十几年前,朱笑亏马:“中兴寓所那么大,你可以带周美青在院子里绕圈圈开啊!”
县长查勤 没人敢混
这么重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是因为朱立伦其他时间都全心投入县政。周六一早,他赶到大溪仁和国小剪彩,顺道与地方人士交换意见,迅速解决疑难杂症,被官员视为“最强悍的民进党县议员”蓝胜民,有说有笑送朱立伦上车;朱立伦执政的桃园,府会和谐,蓝绿融洽。
“到后慈湖”,一上车朱立伦临时改变行程,要视察两蒋园区工程,幕僚一阵手忙脚乱。他上任不久,常无预警出现在各派出所、卫生所、户政事务所,跟民众聊天,公务员都知道“县长随时会来借厕所”,没人敢打混,从此桃园县年年得服务品质奖。
后慈湖风光明媚,是蒋中正生前最喜欢的地方,但现在硬体工程如火如荼进行,用的是扩大内需预算。朱立伦在堆积的钢架与建材快步行走,一面解释他的“行动管理”哲学:“我其实不是查勤,只是想看看大家有什么需要。”
行程满档 不忘家人
虽然行程紧凑,但朱立伦还是绕到头寮“梅鹤山庄”,他的外婆家。九十三岁的阿嬷看到金孙,忙不迭拿了橘子、饼干要“喂食”,深怕金孙忙过头没吃饭,朱立伦知道一定推不掉,索性打开一包饼干,像小朋友吃给阿嬷看,一面吃一面匆匆起身,要赶下一个行程。
阿嬷亦步亦趋跟着金孙出门,朱立伦弯腰搂着阿嬷:“要照顾身体喔!”让阿嬷见一面,短短五分钟也好。
外婆家虽然长期投身党外运动,但大厅挂着一幅古老的国父画像,朱立伦说,外公在日据时代就很心仪国父主张,但舅舅林熺达会投入反对运动,是因为不满白色恐怖,“他们成为反对党,是因为对民主的向往。”从小跟着舅舅到议会走动的朱立伦,很能用同理心思考民进党的处境。
中午用餐时间也不能浪费,朱立伦与观光行销处长陈国君讨论后慈湖的工程进度,就像两个老朋友轻松聊天,偶尔还会互亏吐槽。许多民众想合照,被打断用餐的朱立伦没有一丝不耐,站起来摆好POSE,露出招牌梨涡。
桃园县长朱立伦跑行程很有效率,迅速解决疑难杂症。一群小学生包围他,谢谢县长帮他们盖图书馆与棒球场。
县民小事 他的大事
用餐后朱立伦连赶两场红白帖,座车奔驰在乡间小道,车上放的是周杰伦的“魔杰座”,他对星光一班三班、歌坛A咖B咖,都能如数家珍;他说,民众其实未必关心政治上的纷纷扰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是县长真正重要的大事,“路上有民众跌倒,都是你的事情”。
他举例,过去桃园县到处可见违规的小广告,但现在都看不到了,因为他用“铁腕”;以前乱贴广告破坏环境,只罚六千元,建商都编预算支应罚锾,广告照贴;现在只要被抓到,连使用执照都会被县府扣住,“这不叫杀鸡儆猴,是斩草除根!”
回到县府,朱立伦“站”在桌子前面批公文,手伸得长长:“这样批刚刚好,椅子好硬”,但绝不承认有老花眼。县长办公室整面墙都是书柜,抽屉里也满满是书,他看书又多又快:“看书求新知,才能解决新的问题。”
当副主席 多看少言
朱立伦在桃园独当一面,在台北却算是党中央的新生,虽然贵为国民党副主席,但也要迁就党内论资排辈的文化。中常会时,朱立伦不常发言,仔细观察权力核心的运作模式,在中山会报也都是党主席吴伯雄要他表示意见,他才说出看法。
桃园县环保局长苏俊宾出任“行政院”“新闻局长”,是“朱团队”的入阁先锋,日前苏的婚宴上冠盖云集,马萧刘王全部到齐。朱立伦致词时说,虽然是苏俊宾娶媳妇,但他的心情像是嫁女儿;“这里永远是俊宾的娘家,希望未来婆家也能对俊宾好。”
迟早将晋身权力核心,子弟兵先打响第一炮,朱立伦对马刘的喊话,似乎也道尽了自己的复杂心情。
三个转折点 从政“多重偶然”
走上从政这条路,不是必然,而是偶然。妈妈家族算是政治世家,但我是外孙,不是内孙;爸爸当过三届县议员,但我在家里是次子,不是长子;岳父当过省议员、台南县长与“立委”,但我是女婿,不是儿子。所以我的从政,是多重偶然组成的。
不过,我从小就对公众事务有兴趣,比较鸡婆,以前也想过从政,但“想过”不代表“会”,毕竟学的是商,不是学法政,虽然常当班长、同学会长,但我对党务、社团一向没那么认真。
37岁选“立委” 挣扎良久
选“立委”是我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当年对做教授的我来说,这是很大的挑战。但岳父跟爸爸都主张我选“立委”,认为这是机会点,因为废省,“立委”从一百六十五席变成两百二十五席,他们认为学术上已有一定基础,我为什么不出来试试看?
岳父对我参选影响很大,他认为从政对男生是很好的历练、快速的成长,在学界的象牙塔里,无法真正了解这个社会,有个磨练比较好;岳父建议我试试,我也抱着尝试的心理。
不过,我太太讨厌从政这条路,她不喜欢,完全没料到我一从政,就是选“立委”。最后她答应我参选的原因,是认为国民党不太可能提名我,我也不太可能当选,与其因为她反对而造成我一辈子遗憾,不如让我试试看,自己“知难而退”。
我当时确实很挣扎,很晚才下定决心,再加上候选人超级多,光是现任“立委”、国代、省议员就超过应选名额,所以选举过程非常辛苦。在这种情况下异军突起,当选后走财经路线,做专业财经“立委”。
40岁选县长 破釜沉舟
选县长是我人生第二个转折点,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本来当“立委”,只要从学校借调,随时可回学校;但选县市长一定得辞教职,破釜沉舟才行。
对于参选县长,我太太非常反对,但我岳父说动了我。岳父说,他一生从政,最有价值的几年就是当县长,“县长可以积很多功德”,修桥、铺路、盖学校、做建设、帮助贫困弱势;有一天年纪大回过头来,会觉得很有意义。
我现在想,如果当时不是因为政党轮替,我就是标准的一届“立委”,之后回学校当教授,也许有机会当政务官,但不会选县长。
二○○一年的国民党有点像现在的民进党,失去中央政权,必须派重兵下乡竞选,当时有七位重量级人士想参选桃园县长,根本轮不到我,但国民党主席连战力排众议坚持提名我。在这件事上,连主席影响很大,马英九影响也很大,要不是马英九用好形象、高学历打败了民进党的明日之星陈水扁,国民党不会知道可以用年轻的一代,突破传统。
这次马英九、党主席吴伯雄希望两位县市长担任国民党副主席,这是对县市长很大肯定,表示地方的重要性,也是我第三个转折点。希望透过这次机会,多帮国民党发掘人才,培养新一代的国民党。
管理人际关系 比马英九更高竿
谁是国民党下一个马英九?很多人脑海中闪过朱立伦的身影。马英九跟朱立伦都是留美博士,同样温文儒雅、口齿清晰,同样形象清新、人气高涨;然而近距离观察,马朱二人大有径庭,不但从政轨迹迥异,行事风格也大不相同。
由于父母来自外省、闽南族群,分属国民党、党外阵营,多元的成长背景,让朱立伦对人际关系格外敏锐,能轻松化解互动的尴尬或藩篱;他跟蓝军高层都有深厚交情,与地方人士也能称兄道弟,即便绿营人士也不愿对他口出恶言,这点跟马英九很不一样。
朱立伦弹性而不僵化,常将有形阻碍在无形之中化解,把管理学概念融入生硬的政治场域,善用沟通取得共识;但马英九学法律出身,遇到杂音常不惜硬碰硬,导致同志之间关系紧绷,虽然最后总能靠民意支持强渡关山,但党内裂痕却难以修补。
朱马两人都看出国民党必须年轻化,马英九当党主席时还特别成立青年团,但最后雷声大雨点小,弄得虎头蛇尾;朱立伦知人善用,在桃园打造年轻、开放又有竞争力的“朱团队”,幕僚们勇于任事、无惧于挑战权威,跟“马团队”呈现截然不同的样态。
说起政府困境,朱立伦一针见血,他认为““内阁”胆识不够,速度、正确性也不足”,直言“国民党有时党意跟民意有落差”;虽然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但他选择低调,不愿在党内强出头,一般人根本感觉不出他跳火坑的企图心。
朱立伦无疑是国民党内另一种可以高度期待的典范,有“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实力,这几年在地方上的磨练,累积进军中央的雄厚资本;台湾民主转型告一段落后,经济体质改善是今后最严峻的挑战,朱立伦的财金专长,让他在政治场域中有绝佳的优势和爆发力。
政敌也看好他 “更上层楼”
桃园县长朱立伦学者从政十一年,仇敌不多,朋友倒是满天下;几位友人对朱立伦的共同评价,是“努力、做事有方法、有好的团队”,政敌也看好他更上一层楼。
远见杂志创办人高希均平日不主动与政坛人物来往,但他对朱立伦的评价非常正面。他表示,朱立伦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有愿景,又有方法达成愿景”,然后又能努力不懈、坚持不断,所以才能成为远见县长民调中的“五颗星县长”。
高希均认为朱立伦本身有企图心,再加上好的团队辅助,所以才能政绩卓著;在选举造势场上,朱立伦永远谦卑不自满,懂得自我调侃的幽默;“我愿意公开说,很少人具备朱立伦的条件,我真希望台湾政坛有多几个朱立伦。”
民进党目前在桃园已无“立委”,桃园县党部主委陈志谋说,朱立伦的缺点就是八年县长下来,县民普遍认为没有重大建设;但他也坦承,朱立伦的优点就是聪明、进退有据、善于塑造形象,我看好朱立伦更上层楼,担任“行政院长”。
在桃园县七连霸的国民党“立委”朱凤芝,前后与多届桃园县长共事过,她对朱立伦的评价是“非常聪明、有能力又有方法的人”;她说,朱立伦的政治敏感度很够,“该讲的话会讲,不该讲的话不会讲,这很重要。”
朱凤芝说,朱立伦很懂得用人,例如观光行销处长陈国君、文化局长陈学圣、转任“行政院新闻局长”的环保局长苏俊宾,都是人才,“这些人发挥能力,就彰显了朱立伦的能力”;她指出,朱任内开了很多道路,几十年解决不了的土地征收问题,到朱手上都迎刃而解,“这表示他做事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