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台商林文定:辞官归田海南种咖啡

  时间:2009-12-30 19: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林文定

 

林文定

 

  在海南澄迈县初见林文定先生,令人有点意外。他55岁年纪,头发已半白。不过他面目敦厚,笑容可掬,举止温良谦恭,知道我们要来,提前在厨房里煮起了咖啡。

  香醇的咖啡香味溢了出来。他端着一个黑色咖啡壶走来,给每人倒上一杯,说:“这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咖啡品种‘阿拉比卡’,一定要趁热喝。可以先喝几口原味的,如果觉得苦,再加糖或者奶。”

  弃政务农,从海南开始

  谈起阿拉比卡,谈起咖啡,林文定完全是专家了。很难想象7年前,他没种过一分地,坐在办公室,出入有专车,系民进党早期的活跃人士之一,台南县副县长。

  “搞了30多年政治,不满50岁就官至12职等,前途大好,很多人好奇,问我为什么要退下来,跑到海南种咖啡。”林文定气定神闲地转动手中的杯子,一切归零后的他,说起当初的选择,仿佛已是别人的人生。

  2002年,深感不适应台湾官场的林文定决定弃官从商。做什么呢?他最后决定种世界上最好的咖啡“阿拉比卡”。他开始自学咖啡种植技术,寻找适合种植阿拉比卡咖啡的宝地。

  “最适合栽咖啡的土壤,是有足够湿气与水分且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火山土,这种土壤全世界都比较少有,在大陆仅有海南才有。”林文定说,其实他对海南并不陌生,在台南县政府工作时,当地就有农民到海南来投资农业,回去后都说海南农业是台湾农业的翻版。

  2002年1月,恰逢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发表“欢迎民进党党员以合适的身份来大陆考察、投资”的讲话,林文定坚定了到大陆走走看看的决心。海南就这样进入了他的下半生。

  屡陷逆境,坚信人定胜天

  48岁的林文定偕妻子到海南考察,曾在澄迈县城的一家小宾馆住了两个多月,坐着三轮车到处寻找适合的土地,终于在澄迈的大丰农场找到了满意的土地。

  这是一块450多亩的红土地,他们面对的是荆棘丛生的荒坡,与人齐高的茅草,没水没电,甚至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万事开头难, “完全都是自己一手做起来的,挽起裤腿和工人一起除草、整地、育苗、种植。”回忆起创业,林文定笑称为“拓荒”。

  3年很快过去,咖啡树苗长势旺盛,即将迎来第一次收成。谁知2005年9月一场强台风“达维”,让林文定遭受创业以来第一次重大损失。他记得,那天和妻子冒着暴风骤雨冲到地里,发现3.4万棵树苗没有一棵是站着的,两人在风雨中抱头痛哭。

  接着又一个3年过去了。2008年,第二次收成即将来临时,南方冰雪灾害再次波及,正值花期的咖啡树苗被冻伤,变黑,收成零落。

  说实话,连续受挫让林文定有点想不开:“总觉得老天对我不好。不过后来想开了,我这个人意志力很强,老天爷打不倒我,人定胜天。”送走了过去的所有不顺,林文定振奋精神,终于在今年迎来了期待中的丰收季节。

  用心一点,再用心一点

  要说林文定的咖啡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两个字:“用心”。

  咖啡豆要经过鲜豆、生豆、烘焙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经过严格筛选。在林文定手中,从鲜豆变成生豆,大概就要淘汰掉1/4。首先泡在水里,把浮起来的瑕疵豆捞掉,这样就去掉了1/10,等水分晒干后脱壳,按大小再分为一级豆、二级豆。

  林文定的咖啡只选用一级豆。最近,在海口质检局的连续4次检测中,他的咖啡豆里含咖啡因仅0.8%,而国际标准是1%-2%,本地标准则为3%-4%。“为什么能达到这么高的标准,我想可能是因为每一步我都坚持用心一点,再用心一点。”林文定说。

  用心的林文定坚信,只要自己好好做,就会做出自己的品牌。事实上,早在咖啡树种下之前,他就注册了两个品牌,一个是“古色咖啡”,英文叫“GOODSIR”;一个是“强那咖啡”,“China”的音译。

  从这两个品牌可以看出林文定的雄心。近年来,全世界咖啡市场的最大潜力已转移到中国大陆。但大陆可以种植咖啡的地方很少,主要集中在云南和海南。云南的咖啡规模较大,有几百万亩,可是云南咖啡都变成了美国的雀巢、麦斯威尔,在国内外的咖啡厅里看不到云南咖啡的标志。

  林文定的雄心就是把自己的品牌“古色咖啡”推广到大陆各地以及海外市场。目前,他正在海口筹建自己的第一家旗舰店,以后随着加盟店陆续增加,他准备建设自己的烘焙加工基地,真正实现从种植到加工制作咖啡一条龙的生产模式。他还将在上海做一个以咖啡为主题的休闲农场,让喜欢喝咖啡的都市人能亲身体验咖啡种植的乐趣,深刻感受咖啡文化的美妙。

 
编辑:杨笑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