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台湾经济回归“中国经济圈”的必然规律,以及在回归过程中,由于客观经济规律和主观政治因素所导致的台湾“产业空洞化”和“经济边缘化”问题,并探讨了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遏制“台独”政治路线,推动“中国市场一体化”和“中国货币统一化”,并最终为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奠定基础。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启示
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地理、文化、血缘等纽带的联系下,其经济发展历来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信息相关,国力强盛,则台湾对祖国大陆的经济依附程度加大,向心力增强;国力衰弱,则台湾对祖国大陆的经济依附程度减低,向心力减弱。近代以来,台湾经济在中、日、美、中经济圈内的移动,就是这种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回归。
台湾经济发展长期依附于祖国大陆。由于满清政府的衰落和腐败无能,日本统治台湾后,以暴力手段逐渐阻断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在“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殖民经济政策下,两岸贸易量急剧萎缩,而台湾与日本贸易量大幅增加,台湾经济成为日本经济的附庸,并被纳入日本的经济体系。二战胜利后,虽然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但由于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导致国力进一步衰弱,不得不加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内战失败后国民党残余势力撤守台湾,在经济上完全依赖美国的扶持,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反而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完全断绝。
随着祖国大陆“十年动乱”的结束和世界“冷战时代”的终结,祖国大陆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轨道,国力迅速得到了恢复与增强。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率先提出了两岸“三通”的政策主张,极大地缓和了两岸关系。1987年,台湾当局“终止戡乱”,有限度地开放两岸人员和经济往来,两岸之间的经济交往逐渐恢复。在政治的禁令松动后,台湾经济发展的重心不可逆转地脱离美国,向历史回归,向祖国大陆靠拢,逐渐恢复了其作为中国经济体系一部分的历史地位。
据统计资料显示,到2003年,台湾对美国的出口比重从1984年的48%降到18%,下降了30%,而且对美出口连续三年呈现负增长。而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1至11月,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贸易总额达到了522.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30%,并首次超过台湾与美国的贸易总额。
据台湾统计,2003年,台湾与祖国大陆和香港的贸易总达到624.7亿美元,其中对大陆及香港的出额为497.9亿美元,进口为126.8亿美元,顺差为371.1亿美元。台湾对香港和大陆的出口比重达到了34.5%,超过了台湾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2003年台湾经济增长3.15%,其中2.59%来自外贸净需求,即祖国大陆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若无对祖国大陆的出口,台湾经济增长将不到1%。台湾经济重回“中国经济圈”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
台湾经济虽然重归“中国经济圈”,但由于两岸分离已久,经济制度的差异和政治路线的冲突,在两岸经济秩序重新调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许多潜伏的危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由于客观经济规律和主观政治因素所导致的台湾“产业空洞化”和“经济边缘化”。
所谓的“产业空洞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海外投资迅速增加,导致内部制造业的生产比重及核心经济地位下降,吸收就业的能力减弱,总体经济竞争实力下滑。
上世纪60至70年代,台湾经济曾有一个高度发展的时期,80年代以后,由于岛内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投资环境不佳,台湾企业对外投资开始大量增加,成为全球资本输出最重要的地区之一,一度排名全球第七位。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资本输出市场,约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制造业的投资比重更高。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海外制造基地与加工中心。据台湾“经济部”2003年5月调查,台商对外制造业投资中,对大陆的投资占78%,预计2004年将超过80%。台湾资讯硬件企业在大陆的生产比重也从2002年的47.5%上升到63%。尤其台湾的传统产业迅速向大陆和东南亚等地转移,台湾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制造业的产值比例于90年代初降至30%以下,整个工业的产值比例也于2003年首次降至30%以下。台湾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也继传统产业之后不断外移。由于企业外移,投资减少,失业率不断攀升,台湾经济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目前台湾GDP与人均GDP仅相当于90年代中期的水平。台湾出现“产业空洞化”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
与台湾“产业空洞化”的现实相比,台湾经济更大的困境来自潜在的“经济边缘化”的威胁。所谓台湾“经济边缘化”是指在当今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浪潮中,台湾由于政治障碍而无法加入相关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或组织,从而成为区域化合作浪潮中的“孤儿”。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出现了三大自由贸易区块,即美洲自由贸易区,欧洲经济共同体以及亚洲的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南亚自由贸易区。在亚太地区,新加坡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于2004年1月1日生效;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签署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同时于1月1日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启动“提早收获计划”率先于1月1日起实施农产品关税调降;韩国与新加坡已开展自由贸易协定的商讨,日本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正开展自由贸易的双边交涉,中国、日本、韩国开展经济合作研究计划;南亚自由贸易区步伐加快,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七国领导人已共同签署“南亚自由贸易协定框架公约”决议2006年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在五至十年内将现行3%左右的关税降到5%以下,并希望最终建设成类似于欧盟的统一大市场。
上述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共同特点是,相互减免关税,提供优惠,提供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而尚未加入区域合作机制的台湾地区则无法享受到优惠,不利于其差别出口,无法实现更大范围的经济合作。这正是台湾经济“边缘化”的困境和危机所在。
三、台湾经济困境的根源
台湾经济的困境有着复杂的根源,既有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有台湾当局政治路线方面的主观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为的主观因素大于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
从表面看,台湾“产业空洞化”的直接原因是对外资本输出和产业外移,而造成这样结果的有两个主要因素,其一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既它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自然经济现象,企业和资本寻求最大利润,必然会到投资环境优越,生产成本低廉的地区投资。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和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下降,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越是经济现代化,制造业的比例越低。其二是深层次的政治因素,即由于台湾地区内部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投资环境恶化,企业效益下滑,资本或企业为规避风险而外移。
台湾位于远东至北美、远东至欧洲重要的战略枢纽,具有发展经济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国民党当局曾在美国的支持下,于1995年提出了“以大陆为腹地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的战略构想,并以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为实现这一经济战略的先决条件。“亚太营运中心”的规划比较符合台湾的经济发展客观条件,对促进两岸经贸关系有积极意义,因此这一构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祖国大陆的默许和支持,并在1997年4月19日,成功地开通了福州、厦门到高雄“境外航运中心”的两岸货运海上试点直航,至今营运良好。
然而,决心与祖国大陆为敌的李登辉担心两岸经济贸易密切不利于其推动“台独”路线,提出了要“重新检讨以大陆为腹地建设台湾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进而提出“戒急用忍”,为发展两岸经济联系设置障碍。陈水扁上台后,完全放弃了“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而以“全球运筹中心”取而代之,提出“深耕台湾,布局全球”的新战略,顽固阻挠两岸“三通”,无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以及大陆市场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拒绝建立两岸及港澳之间的经济合作机制,反而争取与美国、日本建立自由贸易区,使台湾经济融入美、日经济体系,并达到遏制台湾经济“中国化”的目的,同时还谋求以主权国家的地位与祖国大陆一起参与“10+1”或“10+3”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大陆和其他成员国的抵制。
台湾当局推行“台独”路线的结果导致岛内政局不稳,社会矛盾激化,“三通”遥遥无期,外商对台投资减少,跨国大企业纷纷将“大中华区总部”撤离台湾,移往中国大陆,甚至拥有对台航线的五家欧洲航空公司的四家也宣布终止和与台湾之间的直飞航线。事实证明,台湾“经济边缘化”的根源正是台湾当局的“台独”路线,在台湾当局遏制岛内经济文化“中国化”的战略下,台湾经济的区位优势正在消失,台湾“经济边缘化”的危机在加深,“台独”有可能变为“台孤”。
四、台湾经济摆脱困境的出路
台湾与祖国大陆唇齿相依,和则两利,分则两害。台湾经济要走出困境,摆脱“空洞化”、“边缘化”的困境和危机,唯一的出路是放弃“台独”路线,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加速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使台湾经济在“中国经济圈”的范围内得到合理的迅速的发展,造福两岸人民。
与此同时,对于大陆方面如何协助台湾经济走出困境,进一步密切两岸贸易关系方面,笔者有以下建议,供与会的两岸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考:
(一)探讨在“一国两制”原则下,建立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中国经济一体化,不使台湾孤立于“中国经济圈”之外。目前祖国大陆已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对密切三地关系,促进港澳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钱其琛副总理在纪念江泽民主席发表“江八点”讲话七周年时,首次提出愿意听取台湾各界关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建议。如果这一设想能够得到台湾当局的积极回应并付诸行动,必将促进两岸经贸关系步入更深、更广的领域,并有可能以产业分工的方式合理解决台湾经济“产业空洞化”问题,促进和保护双向投资,构造“中国统一市场”,提升两岸人民的就业水平。
(二)以适当名义吸收台湾加入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使台湾重回美、日经济体系。经中国政府同意,台湾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的名义加入WTO,依WTO规则,台湾地区有权以上述名义与WTO内的成员协商建立双边或多边的经贸合作机制。2003年,台湾对亚洲出口超过850亿美元,首次超过台湾出口总额的60%以上,亚洲成为台湾出口与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保持这种增长势头,把台湾经济的重心留在亚洲和祖国大陆,有利于两岸经济关系的进一步融合。这样一来,台湾“经济边缘化”的危机将迎刃而解。
(三)在两岸四地经贸合作框架下,开放台湾农副产品进入大陆市场。此举不但有开拓两岸经贸合作新领域的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转变极少来大陆的台湾农民对祖国大陆的观感,促进他们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增强台湾农民对祖国大陆的向心力,瓦解“台独”势力的社会基础,同时加快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向大陆市场转移,进一步提高大陆农业的科技含量,由传统农业向“精致农业”转化,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使大陆的农业由追求产量的传统路线向产量与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
(四)逐步建立“中国经济圈”内部两岸四地的金融合作机制。以其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可以极大地增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这一过程其实早已开始。目前大陆已批准在大陆设立台资的华一银行,另批准台湾彰化银行、华南银行、合作金库银行、中信银行、世华银行、土地银行与第一银行等七家银行在大陆设立了办事处,并批准台湾12家证券公司在大陆设立了17个办事处和代表处,有一些台湾金融企业通过收购香港银行股权和与大陆、香港银行策略联盟的方式进入大陆市场,开展两岸三地的金融业务合作。在此基础上,建议在人民币完全开放自由兑换前,先逐步实现人民币、港币、澳币和新台币有条件地自由兑换,便利两岸四地的投资贸易。在两岸四地的双边贸易中,可以双方流通的货币进行结算。在“中国市场一体化”发展成熟之后,逐步实现“中国货币统一化”。金融业的合作,将使两岸四地构成的“中国经济圈”更具活力和竞争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为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当然,上述建议能否实现的前提是台湾当局能否彻底放弃“台独”分裂路线。如果台湾当局坚持其分裂祖国的顽固立场,则台湾政治无宁日,台湾经济无出路,台湾人民无前途。望台湾人民和台湾当局三思。
(作者:李签,北京台湾经济研究中心执行理事长;编辑:海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