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在全球化进程中推动两岸经贸发展(论文提纲)
 
 
  来源:      日期:2004-07-29 15:15

 


  2001年岁末,中国大陆和台湾先后正式成为WTO(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至此,WTO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框架内形成了中国“一国四席”的格局——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共同具有WTO的成员身份,从而为两岸四地的经济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003年6月底《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的签署,和2004年1月1日起的实施,是内地、香港以独立关税区身份达成的、既符合自由贸易区一般理论要求,又具有成员间特殊安排性质的临时协议。在亚太地区一体化趋势加快的形势下,中国四方一体化进程前进了一步。

  区域一体化的浪潮,成为东亚经济向前发展的动力,然而两岸的政治僵局,却正在阻挠两岸人民从这一重大地区性历史进程中获益。经过20多年的改革,目前大陆经济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以及两种资源为基础的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成功实现了结束短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大陆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成为大陆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在这种国际背景和国内环境下,从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更高的视野考虑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就显得更加必要。

  一、WTO与中国“四方一体化”

  中国“四方一体化”的概念,也被宽泛地称为 “华人经济联盟。指的是在WTO框架下,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实现“经济一体化”,建立某种类似“大国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根据WTO“一体化例外”的精神,在WTO框架下的中国四成员方的一体化是可行的,即四方作为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其内部的待遇可不给予其它非该组织的WTO成员。

  “一体化”构想的主要内容:1“通过相互协调与统一”,加强两岸四地的联合,以增强各经济体的国际竞争能力;2、将“妨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将诸如两岸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纳入区域合作中,为成员间的经贸协商创造条件;3、“创造最适宜的经济结构”,化解潜在冲突,在完成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共同繁荣,促进统一事业。

  二、当前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困难 

  在“四方一体化”前景的预期下,加入WTO以来两岸在投资、贸易以及R&D的联合研发等方面取得两重大进展。但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实现“四方一体化”的过程又是复杂而困难的。从目前情况看,自由贸易区或共同市场等构想暂不适合两岸四地的现实环境,实践中,CEPA的“临时协议”模式,在四成员间也还不具备普遍意义。如何通过适当的民间方式,进行相互沟通,规划全球体制下未来两岸包括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重大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三、在全球化进程中推动两岸经贸的发展

  传统的一体关系一般是在主权国家之间建立,而中国四成员方本来就是一国。因此,两岸经贸关系的机制化不适合采用国际通用的经济一体化模式。在不具备充分条件的情况下,是否采用“海峡两岸经济区”、“大中华经济联盟”、“中国经济共同体“等类似名称,率先实现两岸若干城市或地区间的次区域解决合作,采取哪些适当的合作形式作为协调两岸经贸与经济全球化关系之间的过渡性手段,是目前两岸以及世界华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两岸全面经贸合作内容的展开:
  
  1、农业;

  2、制造业;

  3、服务业;


  四、结论

  两岸经济已经部分融入全球化,两岸共同发展,有助于增强两岸经济在亚洲、甚至在世界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增强中国四成员防御经济风险和经济波动的能力。中国四方一题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两岸在严重的政治僵局下仍保持经贸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在国家统一,民族上做出的努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对世界上其他后进经济体的经济转型发展道路的选择,都具有突出的积极意义。

  (作者:周忠菲博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两岸四地中心副主任;编辑:海航)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