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办好海峡两岸经济区 搭建两岸交流新平台
 
 
  来源:      日期:2004-07-29 14:22

 
  不久前,福建省委代书记兼省长卢展工提出了建议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两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规划中的海峡两岸经济区,是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总体目标是,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奋斗,短期内在海峡两岸构筑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从而有效地促进两岸经济与文化的融合;长期则建成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两岸四地经贸合作与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基地。这是一个很有胆识和前瞻性的战略构想。它既立足于全国的发展大局,又符合福建的区位实际,凸显了福建对台的特点和优势,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因此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然而,提出这一新战略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基于将福建经济发展与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和互补,与建立在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相融合来思考的。福建提“海峡两岸”,因为台湾是“海峡东岸”,东西两岸有着特殊的关系。虽然两岸之间有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是客观的现实。无论是从地缘和文化背景,还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可能来看,福建完全有条件在海峡两岸这一区域发展格局中有所作为,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更大的贡献。

  可以相信,海峡两岸经济区办成建好,将有利推动台海两岸的经贸交流合作,并对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发挥重大影响。现仅对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几点浅见:
   
  一、构筑中心城市群,提升西岸经济实力。

  经济区的核心中心是城市,它是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又是向外经济技术交流的重要枢纽。根据正在编制的海峡两岸经济区发展纲要,其核心课题即是构筑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的城市群,这也是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城市发展战略所在。然而居于历史上种种原因,目前福建省内这三个主要城市,规模都比较小,缺乏强势的主导产业,作为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薄弱,难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包括闽台在内的环海峡经济区,去年GDP总值为三千亿美元,超越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城市群,然而福建经济总量仅占环海峡经济区的五分之一而已,如以十三年前计算,则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足见海峡东西两岸的经济实力差距甚大。

  因此,下决心、落重本,将福州、厦门、泉州建成高效率的现代化都市,尤其是厦门市,应挣脱经济总量低、市场腹地小的瓶颈状态,才能作为西岸经济区的龙头,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只有大幅提升西岸经济区在整个环海峡经济区所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才能对东岸经济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也才能使东西两岸经济区有效发挥互补作用。
   
  二、注重改善软环境,藉以吸引本土台胞

  办好海峡两岸经济区,尤其必须重视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切实改进政府办事作风,克服官僚习气,铲除腐败行为,并在全社会营造现代文明风尚,努力创造高素质的、对海峡东岸具磁吸效应的投资环境,以便为闽台经济进一步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福建特别是闽南人,与台湾岛台语系同胞,在人文、历史、地理,经济等领域都有十足渊源,可谓十指连心,血浓于水。八成台湾同胞的祖籍地在福建,而居住东南部地区、占近台湾人口七成的台语系同胞,每到选举便是“台独”势力借以拉拢的主要对象。在这些“本土”同胞中,有不少是中小企业主,财力有限。然而,一衣带水、近在咫尺、具备优良软硬投资环境的福建,无疑将会成为吸引他们到大陆贸易、投资的首选。而亲善这些同语系的台湾同胞,是西岸经济区政府和闽南乡亲责无旁贷的义务,而愈多的“本土”同胞对祖国大陆的认知认同,将有利压缩“台独”势力的空间。
   
  三、试设自由贸易区,适当放宽某些政策

  由于两岸关系目前没有正常化,也未实现全面“三通”,限制了闽台经济合作的深层发展。要展现西岸经济区的优势和吸引力,必需具有大胆设想和权利下放,以及政策的突破,在海峡东西两岸之间,设立自由贸易区的试点,不失是一个好的尝试。

  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其实可以为未来两岸建立紧密贸易关系安排,和建立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机制创造经验。有学者提出,将厦门和金门之间设立自由贸易区试点,或将厦门经济特区转型为自由港区,和台湾正在建立和高雄自由贸易港区对接,通过特殊政策,实现更自由的贸易往来,十分有创意。

  若能够适当放宽某些政策,扩大“小三通”的范围,建立闽台特殊运输航线,以及在台商投资区、保税区、经济特区、加工出口区的基础上,建立带有自由港性质的两岸自由贸易区,并与台湾的加工出口区、科学园区等进行对接,赋予更加多样、灵活,更加适用的功能;同时加强行业交流合作,对特定行业注册互惠安排,大幅度减免关税,共同促进两岸行业之间发展,逐步实现人员和资金自由流动。这些措施的落实,相信对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形成将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四、呼吁海内外乡贤,为经济区出谋划策

  广大海外侨胞具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尤其是海外的闽籍人士乡情更浓,他们也都深切关注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应该进一步组织动员、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侨资本和国内外乡贤在建设西岸经济区担起重要的角色。

  香港有约一百二十万闽籍人士,东南亚有九百多万福建华侨,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福建人有三千四百余万,相当于现在福建全省的人口。海内外的闽籍乡亲,不乏有识有为之士和各种专业人才。特别是港澳和东南亚的闽籍人士,与台湾关系密切,能成为很好的东西两岸交流使者和桥梁。家乡政府和国内有关机构,应将向海外发布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可喜讯息列入议事日程,广为传播,通过各种渠道联络热心乡贤,并制定相关举措,欢迎、吸引世界各地华侨同胞,尤其是华侨闽籍人士,为家乡这一推动台海经济合作新平台的创建,出钱出力,出谋划策,做出有历史意义的贡献。
   
  五、与香港优势互补,促进两岸三地皆赢

  香港和福建的产业具有优势互补和兼容性,港资在福建的实际投入,占该省外资总量的五成,达二百二十多亿美元,相当于港资在国内总投资的十分之一。福建实际利用外资的四百五十九亿美元中,有百分之九十是通过香港进入内地的。在产业结构中,福建薄弱的,恰是香港的强项,譬如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航运中心等,特别是香港独具优势的专业服务,更是福建未来在建设西岸经济区所迫切需要加强的。

  尤其可喜的是,近期闽港领导的会见,双方意识到: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的构想,更加突显了闽港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闽港双方强调联合招商、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发展、金融、贸易、中小企业发展、旅游发展、物流业、人才等八大合作平台,推进闽港两地实质性合作与交流。这八大平台有了实际成效之时,也是西岸经济区办得起色之日。八大平台的运作经验,相信可以为闽台未来建立经济交流合作平台,提供有益的借鉴。

  可以预期,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实施,福建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基地,成为两岸三地经贸合作与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闽台经济合作一旦突破,能使海峡两岸经济区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之一。而两岸经济区的创建,进一步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为祖国和平统一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作者:施子清)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