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启动一个多月以来,北京地区发现的输入性确诊病例只有13例,全国确诊病例只有49例。一些网友因此不解:甲型H1N1流感,是不是“狼来了”?
来自地坛医院、北京大学、协和医科大的专家表示,甲型H1N1流感仍属于传染性很强的流行性疾病,全球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达到17000多例,国内确诊病例较少,正说明国内积极、主动的防控措施确实有效,发现一例、及时控制一例。对比之下,目前已经成功延缓了其高峰到来。“现在大家正常生活、学习、工作,没有受甲型H1N1流感较大干扰,正是积极防控的目的所在。”
专家认为,甲型H1N1流感作为流行性传染病,围堵只能减少其传染范围,控制突发的流行爆发。但在全球化交往日益频繁的条件下,并不能阻止输入性病例的出现。同时,由于这种病毒的隐性传染的特点,出现本土性二代病例也不足为奇。防控的关键是防止疫情的爆发流行,削减传染高峰,延缓传播速度。
严防赢得防控时间
和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量确诊病例相比,国内确诊病例要少得多,首都地区全部为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
北大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徐小元教授表示,这意味着一个多月以来的积极防控,为国内、首都赢得了防控时间,成功削平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峰值,阻止了其短时间内大规模集中爆发。“我们的机场防控做得特别好,从第一道关口就防住了,防控的效果非常好。”
徐小元表示,目前防止甲型H1N1流感集中爆发意义十分大。据预计,到10月份的时候,国内储备的特效药达菲将达到1500万人份,这可保证甲型H1N1流感快速、安全治愈。另外,病毒在较长时段里“释放”,即使在大范围内逐步出现患者也不会严重。“长时间内逐渐出现大量患者,最后就和目前的常规季节性流感区别不大了。公众体内也会逐渐产生相应的抗体,减少疾病流行风险。”
易感“脆弱人群”2亿多
协和医科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博导黄建始表示,我国对甲型H1N1流感的积极防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无疑避免了其可能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
黄建始分析,按照包括1918年等历史上流感大流行的经验分析,流感对“脆弱人群”的威胁更大,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威胁病人生命安全。这些“脆弱人群”以5岁以下,55岁以上的人群为主。
“在我国,‘脆弱人群’数量约2亿人,数量十分庞大。其中,仅孕妇就有约5000万人,孕妇正是世卫组织确定的甲型H1N1流感重点保护人群。”黄建始说。
防控工作不能放松
北大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徐小元教授表示,未来防控甲型H1N1流感更可能是转入“持久战”。因此,政府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还不能放松,仍需要像现在一样在前端关口加强防控,在社区、学校、医院加强有力的监测,防止甲型H1N1流感大面积出现。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处于比较放松的常态。
每天千人严阵以待
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邓瑛透露,目前北京每天都有超过1000名专业的疾控人员,在全市各个关口严阵以待甲型H1N1流感;各大医院共设有120个监测哨点。专业疾控人员的工作,可以将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链控制在前段,防止其向下游传播。(记者 童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