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流感疫情慎言“反应过度”

时间:2009-05-20 10: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 新华国际时评:防控流感疫情慎言“反应过度”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面对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世界各国正积极应对。值此危急关头,一些专家接二连三抛出言论,先是指世界卫生组织调高警戒级别为“过度防疫”,后又称中国“错估疫情的严重性”、“反应过度”。在人类对新型流感病毒的严重性没有充分认识之前,大谈防控“过度”不是科学的态度。

  当前,世界面临的是一个从未见过的病毒,人类对此没有可知的免疫力,并且病毒显示了人际传播的危害性。人们不清楚病毒下一步会怎样,它可能灭绝,也可能变异成更严重的病毒。在决策信息不充分且决策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要对病毒防控规模拿捏适度,做到如某些专家所言的“适度回应”难度极大。

  或许,有些决策被事实否定后可以推倒重来,造成一些经济损失。但是对于甲型H1N1流感这种对全人类生命构成威胁的新型病毒,每一步决策都将是不可逆的,一旦失误将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此时,理性的决策自然是多预估风险和威胁,高度警觉积极防控,切忌盲目乐观和轻敌。正所谓“上医治未病”。

  正是基于科学决策的态度,中国自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以来,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警戒级别采取了及时而严格的防控措施:中央决策层在第一时间将流感防治纳入最高议事日程;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加大对国外流感疫情的检测;中央财政拨备专项资金安排充足的资源储备;政府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等。

  采取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不仅基于科学的态度,中国特殊的国情也决定了对包括新型流感在内的任何传染病必须从严防控。中国人口数量和密度大,一些地方医疗条件欠缺,防控能力相对落后,疫情一旦扩散,后果难以估量。防患于未然总胜于事后弥补,更何况中国已经出现了确诊病例。

  此外,作为遭受过非典肆虐的国家,中国对流行病毒的危害有着切肤的体会,对于疫情防控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成功抗击非典后,中国逐步建立起一套抵御流行病疫情的应急防控体系,并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疫情检测网络。中国此次能够及时有力地采取防控措施正是得益于这种日益科学化、规范化的疾病防疫体系。

  作为全球防控流感疫情的重要一环,中国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利己利人,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认为,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防控措施积极有力。该组织驻中国代表韩卓升说,中国的反应是“正确”且“透明”的。这是世卫组织以全人类安危为出发点作出的客观判断。

  疫情仍在蔓延,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不断攀升。总之,在威胁到全人类生命的流感病毒面前,不论是已出现疫情的国家还是疫情尚未发现的国家,不论是富国还是穷国,都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即使这种准备被事实证明是“过度”的,至少人类在病毒面前将因这次“实战演习”而积累更多经验。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