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震后四年访灾区

时间:2012-05-03 14:49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图为:都江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花农正在整理花卉。 记者 曾莉 摄

  日历即将翻到2012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已过去近4年。

  4月下旬,本报记者随全国百家党报采访团踏访地震重灾区,见证灾区人的新生活。

  废墟上兴起农家乐

  青山巍巍,碧水淙淙。河畔的小村里,几十户农家小院,青瓦白墙、木栏花窗。路边大石头上刻着3个红色大字:枣树村。

  进村头一家是村民李玉明家,两层小楼大门的牌匾上写着“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是李玉明3年前书写的标语,显得有点旧了。但主人一家的勤劳,让标语精神没有褪色。

  地震后,李玉明失去了家园。一年不到,李玉明就靠自己的努力搬进了新房,并成为村里第一个办起“农家乐”的人。现在,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枣树村坐落于青川县大山深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青壮年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妇孺苦守着几分贫瘠的山地。地震后,这里的村民喊出“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感动全国。“如今枣树村成了聚宝盆。”村党支部书记罗义碧说,震前枣树村主要靠传统产业,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震后,村里借助宁波的援建,开展产业重建。开发三星级农家乐3家,茶园1027亩,已有400余亩进入盛产期,年出栏土鸡5万余只,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

  在农业基地拿工资

  都江堰崇义镇大桥村,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温室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打理花卉。“这些花是名贵品种,销往全国各地!”刘大嫂正在熟练地为绿油油的种苗浇水。园区建成后,她就成了这个现代农业基地的“农业工人”,每月按时领工资。

  她告诉记者,以前,老公在外打零工,她在家种地,生活拮据。地震震垮了她家的小院,一年多后住进了有自来水和天然气的新小区,还来到园区工作。“我在这里学到了先进的农技知识,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一倍,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都江堰市有关人士介绍,该示范园区是都江堰市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综合工程项目的一个缩影。整个项目涉及12个乡镇,建设花卉、蔬菜、猕猴桃等特色产业示范带,发展现代农业,受益人口19万余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4%。

  这么好的家,要守好了

  都江堰市向峨乡鹿池新村,楼房林立,花园、绿地、小区道路干净整洁。

  门卫室外,坐着几个戴着袖章的老太太。她们都是鹿池村村民,是自愿为新村义务值勤的“物管”,负责打扫卫生,修剪枝叶,查看小区情况。


  65岁的祁老太太是白天时段的巡防员之一。她说,地震让村民们无家可归,村里人都很绝望。2009年6月,原鹿池村500多名村民,从山里迁进风景如画的集中安置点鹿池社区,开始了新生活。

  但是,社区的治安问题随之产生。由于当地派出所仅有8名民警,一个人要负责几个社区,巡防难度大。为了守护好新家,村民代表大会召开,投票表决社区巡防方案:建治安巡逻队,每户出人义务巡逻。

  村民们说,能逃过地震一劫,从山里住进楼房,这个新家一定要自己守住。村里211户共排了30个班,每班4人,每班由一名村干部带队执勤巡逻。

  “这么好的家,我们一定要守好了。”

编辑:杨丽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