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建 林春来
19日下午,年迈的母亲难得一回来到我在镇上的套房,妻子一再诚心挽留她住一宿,母亲却担心老家的小羊和鸡鸭等牲畜没人看管,我立即往老家挂了一通电话,拜托好心的邻居代为照看。
晚上七点左右,我陪母亲外出,在集镇的街上漫步。季节已进入秋天了,和风习习,夹杂着一丝丝的清凉,有一种惬意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们被靠近十一中校门口前的一阵轻缓音乐声响吸引了,其动感不甚强烈,但节奏分明,适合上了年纪的人们运动筋骨,活筋疏血。
这个场景,在城里居民看来比较寻常,而在农村则是难得一见,可谓新颖新鲜新异。只见场子上纵横摆成四五列,约略四五十为中年妇女,另有三四位小孩子,她们大都是来自周边的村民,还有小部分来自附近中小学教师以及个别单位员工职工。场上的业余成员随着收录机播放的音乐节拍,迈出轻快的步伐,前后左右,小幅度地旋转着,在轻歌曼舞中,玩得不亦乐乎,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场外三三两两站着十来位老年农妇在窃窃私语,几位小朋友在凑着热闹,几位干部模样的人在饶有兴趣地观摩着。
母亲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不放过精彩的瞬间,她边欣赏边羡慕地说:“她们跳得真好,瞧,她们多幸福呀;想不到在我们农村也有这玩意儿。”母亲不时赞叹当今社会变化的快速。
我站在她的身旁,开心地说:“你也可以自主参与其中呀。”母亲摆摆着手,说:“不了,不了,我这一大把年纪了,哪能去凑这个热闹?再说,手脚也不好使了。”“那不叫凑热闹,叫锻炼身体。”,我又文雅地说,“它既可以让身体充满生机活力,又享受生活,愉悦人的身心,一举多得啊。”
村民们的这种别具一格业余生活是别样的风景,点缀着乡村的夜景,凸现现代乡村的生趣与情调在随时代而提升着。我的乡亲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且得到满足后,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这从她们热衷的三十六步的舞姿中可见一斑,得以证明。乡村的三十六步给予村民的远不止乐趣而已,还有更多的东西寓于其中为我所不知。
几十分钟后,音乐声嘎然而止,一时的热闹渐趋平复。曲终并没有人散,而是三五成群,又各自聚集在一起,继续兴致勃勃地切磋着交流着,大家有说有笑的,好不兴奋,个别人还被众星拱月一般的围在中央,不停地比划着指点着,不厌其烦,那一招一式,像模像样的,俨然行家里手,那架势仿佛权威一样,不容挑战。有人点头,有人加班加点加以巩固,有人一对一纠正着。
一位身材娇俏的村民,从场子上下来,气喘吁吁的,额上渗出细小的汗珠。我的母亲靠前探询:“这位阿姨,你这样的跳,累吗?”“累,是累了点,但不碍事的,我很乐意。”她自信爽朗的笑声感染了我。
我看到她们疲惫中快乐的神情,也心驰神往着。我悄然暗地里摸摸自己稍微隆起的小腹,我想,我也该多一个运动项目了,多一个运动选择,我心里头手指头脚趾头浑身上下都痒痒的,极想要来一个翩翩起舞。当然,我是男性,在此场合不宜,这里,男性止步,这儿,毕竟是农村,该有的界限,不可随意逾越。
一位组织者自豪地告诉我:这一活动已持续开展了三个多月,开始之初,仅有十来位追随者,许多人在观望在迟疑中,而目前,队伍正在扩大中,更多的人蠢蠢欲动呢;已渐成气候了,形势可期啊。他又滔滔不绝地说:近来,陆续有人建议在他们社区,也设个点,或成立个小分队什么的,让喜欢运动的村民也快乐地活动起来;我们正有这个打算;他无限向往而又自信地说:“三十六步”的星星之火,即将在我们乡村燎原起来了。
乡村的夜晚不再单调了,村民的日子在时代的节奏中舞动起来,充满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