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高层动态 | 要  闻 | 文件决议 | 本网特稿 | 会议进程 | 代表风采 | 代表声音
理论解读 | 辉煌成就 | 海峡之声 | 媒体评论 | 现场报道 | 图片新闻 | 党建巡礼 | 共建和谐 | 两岸党际交流回顾
字号: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时间:2007-10-15 14:54    来源:人民网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提出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专家学者们以此为重大课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基本内涵

  这一科学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达到人类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同时强调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这样才能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不断前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通往高度和谐的未来社会的现实道路,但要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进行很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这一科学论断,准确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党是在总结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这个科学论断的,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内涵,也为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社会和谐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特征。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同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这一科学论断,反映了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求。在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后,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仍然是发展。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发展逐步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因此,促进社会和谐与实现科学发展,二者密切联系,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这一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科学论断进一步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个重要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扩展到“四位一体”。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党的文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一般都采取“三位一体”的表述,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采取了“四位一体”的表述,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这一科学论断,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我们党最初主要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结合上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后来,又逐步剔除了并不属于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东西,如计划经济等。邓小平同志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重大进展。随后,江泽民同志又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引进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范畴,丰富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这个科学论断,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从而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不断创新的生动体现。

  (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办公室提供)

 
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