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高层动态 | 要  闻 | 文件决议 | 本网特稿 | 会议进程 | 代表风采 | 代表声音
理论解读 | 辉煌成就 | 海峡之声 | 媒体评论 | 现场报道 | 图片新闻 | 党建巡礼 | 共建和谐 | 两岸党际交流回顾
字号:
访6次参加党代会的韩培信代表

  时间:2007-10-18 10:09    来源:新华社     
 
    “全面小康不能满足于‘平均小康’”――访6次参加党代会的韩培信代表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我参加了6次,一次比一次高兴。”韩培信代表是出席党的十七大的“高龄代表”之一,86岁的他与党“同龄”,现在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之所以让韩培信感到高兴,是因为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富民成效显著,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我完全赞成党的十七大报告”。

  “我是孤儿出身,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曾长期担任江苏省主要领导职务的韩培信,言谈间掩饰不住对党的真心感激,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真切关注,以及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真诚关心。他对如何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充满信心,并就如何更好地实现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全面小康要落实到每一户,因为平均数往往不能完整反映基层面貌”

  十七大报告郑重宣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蓝图已经绘就。“小康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呢?这就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对达到全面小康的指标进行量化及分解细化。现在省、市、县一般所报数据都是平均数。平均数可以看出这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升降趋势,但往往会掩盖薄弱、困难甚至‘后进’的一面,还不能说完整地反映基层面貌,不能满足于‘平均小康’。”韩培信分析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韩培信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仅仅以县为单位检测达到小康的水平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大多数”,应一直到每一个家庭,实现“全民小康”。因为即使是一些比较富裕的县、市,也还可能存在贫困乡、贫困村,更不用说贫困户。“往往是一个地方只要有一个百万元户,就顶得上几百个贫困户;一个县若有几个大企业、好企业,一个乡有几个富裕村,一个村有几个富裕户,这个县、乡、村的平均值就上去了。实际上,有些乡、村还差得很远,一些家庭还很贫困。”

  为此,韩培信建议,应通过纵向剖析,把具体指标分解到乡、村,直到居民户,弄清基层真实进程,才能找准弱点、难点,实施分类指导,有效组织攻坚。

  “建议把脱贫致富人数作为小康考核、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韩培信动情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要特别重视改善民生,维护好、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利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因为虽然从现实看人民生活比较安定,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城市下岗工人,城乡都有一些无人赡养的孤独老人和无人抚养的孤儿。他们中间有些人居无屋、病缺医、学难上,生活还很困难。”

  韩培信呼吁各级地方领导干部要十分重视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要像抓经济那样用大力气去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对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救助。“要让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惠,权益得到维护,正义得到伸张。”

  “确保农民增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韩培信说,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提出,“三农”状况如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农业本身是“弱质产业”,既承受自然风险,又承受市场风险,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重视提高农民收入和保护耕地。“确保农民增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下大力气提高农民收入”。

  在确保农民增收之外,韩培信认为必须十分重视保护耕地。

  对于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韩培信忧心忡忡:“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农村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如果听任耕地减少,势必严重削弱农业生产、造成大量失地农民,引起社会不安定。”

  “我们必须瞻前顾后,着眼于可持续协调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切实实把好耕地这一关。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检查征而未用的耕地,把废地和可以利用的土地利用起来,千方百计扩大耕地面积。”韩培信建议。
 
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