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中央重视关怀和深切期待下不断奋进的中国工会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08-10-17 10:28

 
 

  唱响时代新歌,彰显劳动光荣。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及有关中央全会决议,对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都作了深刻的阐述,为开创中国工会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挺立时代潮头、立足国情会情,以责任和忠诚、创新与激情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党和政府与工人阶级心心相连。

  2006年5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期间,专程来到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在考察过程中,总书记与困难职工、农民工亲切交谈,嘘寒问暖。

  2007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了天津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对做好工会工作特别是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总书记先后考察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不仅表达了对困难职工的亲切关怀,而且给全国广大工会干部以巨大的鞭策和鼓舞。而这,只是近年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视关心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个缩影。

  党中央的一项项英明决策,一个个重要指示,无不蕴含着对工人阶级的深情关怀和对工会工作的深切期待,不仅进一步指明了工会工作的方向,而且也为中国工会与时俱进注入了强大动力。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是不变的方向。无论是2003年与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2004年“五一”前夕在南京会见全国劳动模范代表;还是2005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讲话,胡锦涛总书记都始终强调、一再重申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是热切的呼唤。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都要学习劳模忠于党和人民的伟大情怀,要求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在南京会见全国劳动模范代表时,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发挥劳动模范的作用,热情关心劳动模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细致入微地为劳动模范排忧解难。

  高度重视维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合法权益,是坚定的要求。每年“两节”期间,中央领导同志赴基层送温暖,看望慰问困难职工、劳动模范和基层一线的职工,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广大职工的心坎上。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日益突出,工会组织应承担起这一职责,把广大农民工团结在工会组织周围;吴邦国委员长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广泛宣传和深入普及《劳动合同法》知识,使用人单位牢固树立法制观念,自觉依法规范用工行为,让广大劳动者增强法律意识,更好地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温家宝总理先后对贯彻落实女工劳动保护规定、推广浙江温岭工资集体协商经验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做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

  积极支持工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是制度的安排。2003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与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会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要求各级工会坚定不移地拥护党和政府推进改革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全心全意地为职工群众服务,明确指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的努力方向。党中央的重视和关怀,引领着中国工会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重大问题

  新的时代,新的追求。

  2005年7月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四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明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系统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工会走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任务,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重大问题。

  《决议》的通过,意味着中国工会在探索一条既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工会,又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发展道路的征程中,终于实现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理论历史性的飞跃。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置身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战略部署,对发挥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做好工会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继2005年通过《决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工会”和“怎样建设工会”的重大问题后,在2006年12月全总十四届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又提出要立足中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明确了新形势下中国工会“维护什么、怎样维护”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之后,随着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以及“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等的相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实践进一步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也由此进一步完善。

  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工会的领导,坚持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坚持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坚持维护工人阶级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坚持“独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强友谊”的工会对外方针等,这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时代特点的基本内涵,昭示着中国工会的发展方向,并从工会工作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促进工会事业大发展

  今年7月14日,沈阳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员工人人笑逐颜开。这天,该公司劳资双方率先签订了集体合同。此后仅仅两个月里,沃尔玛在华108家建会企业全部进行了集体协商,签订了集体合同。这是中国工会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的一大成果。

  中国工会自十四大以来,在理论创新推动下,不断实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

  组织是基础。为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各级工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组建工会的新路子。推进党工共建,总结推广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市场工会等多种组织形式,截至2008年6月,全国工会基层组织数达170.2万个,覆盖单位355.6万个,全国工会会员总数达2.09亿人,其中农民工会员人数6500万人,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维权是天职。各级工会强化宏观参与,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提升工会维权效能。如今,送温暖活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金秋助学活动已成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工会工作品牌,“农民工有困难、要维权找工会”的口号叫响做实,工会源头维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据统计,目前全国100%的地级城市和91%的县级城镇已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累计筹集帮扶资金42亿元,帮扶困难职工2090.2万人次;截至2007年7月底,全国各级工会协助政府累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433.2亿元;在工会的积极推动下,有27个省市区在特定行业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截至2007年底,工会职业介绍机构累计成功介绍职工就业708.7万人次,工会职业培训机构累计培训909.3万人次。特别是在那些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重大案件面前,如山西洪洞县“黑砖窑”等,工会态度鲜明,并积极进行调查处理,不仅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而且扩大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机制是根本。加强机制建设,为工会履行职能、协调劳动关系提供制度保障,是近年来工会工作的一大亮点。目前,工会与政府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普遍建立,工会参与立法和执法监督的力度在加大。统计显示,目前有28个省市区建立了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或召开了有关会议,全国共建立各级三方机制10702个,仅2007年,各地工会就参与了210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工作……

  在企业层面,随着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率进一步提高,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普遍推行,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扎实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工会法律援助制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网络等不断健全,工会维权有了更有力的制度支持。以集体合同制度为例,截至2008年6月,共签订集体合同109.1万份,覆盖企业183.4万家,覆盖职工1.4亿人,分别比2003年增长62.1%、51.0%和38.6%.

  对外交往,成绩显著。近年来,中国工会不断创新对外工作平台,如自2004年起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并先后举办了“非洲国家工会研讨会”、“阿拉伯国家工会研讨会”、“拉美安第斯国家工会研讨会”、 “东盟国家工会研讨会”、“东欧国家工会研讨会”等,不仅增进了外国工会对中国工会的了解,宣传了中国工会的维权工作和构建民主和谐的国际工会关系的主张,而且团结和凝聚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会力量。

  劳动创造历史,奋斗谱写新篇。站在新的起点上的中国工会,正向更加光明灿烂的目标前进。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