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突出的劳动关系矛盾和职工群众更加迫切的维权需要,工会十四大以来,全国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强化宏观参与,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打造工会工作品牌,积极为广大职工和农民工办实事好事,取得了明显成效。
——源头参与取得新进展。各级工会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及时反映职工的意愿和呼声,提出建议和主张。2003年以来,先后参与了《社会保险法》、《企业工资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等的制定和修改,参与政府促进就业等政策的制定,许多意见都得到采纳,从源头上保障了职工群众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利益。积极开展对就业再就业、治理工资拖欠、关闭破产和改制重组企业职工安置等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努力促进职工各项合法权益的落实。
——促进就业再就业取得新成效。各级工会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以“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为重点对象,以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为重点内容,先后实施了“3年3个150万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和“工会5.1促进就业行动”,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5年底,已经成功介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5.3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23.9万人次,安置和扶持220.2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全国各级工会系统小额信贷余额达到4.2亿元,累计扶持14.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超额完成了原定的工作目标。截至2007年底,工会共建立职业介绍机构2761个,累计成功介绍职工就业708.7万人次,其中下岗失业人员455.4万人次;建立职业培训机构2924个,累计培训909.3万人次,其中下岗失业人员588.5万人次,接受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中实现再就业的341.4万人次。三届民营企业招聘周共吸引了26.6万户民营企业参加,202万求职者签订了就业意向协议。
——维护职工收入分配权益取得新成绩。积极参与政府有关工资分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研究制定,推动建立工资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资清欠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解决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目前,多数省份基本解决了国有企业工资历史拖欠问题。推动建立工资保证准备金和欠薪报告制度,目前有27个省份在特定行业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一些省市建立了欠薪报告制度。全总在参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的研究中提出,要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目前各省份都建立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制度。全总与有关部门就促使企业合理提高普通职工工资水平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总结和推广上海、江苏、天津等地经验,积极推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建立。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迈上新台阶。各级工会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送温暖活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金秋助学活动已经成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工会工作品牌。从2003年到2007年,全国各级工会通过自筹资金、政府拨款、职工和社会捐助等形式累计筹集送温暖资金129.4亿元,走访慰问了53.2万家(次)困难企业和2610.6万户(次)困难职工家庭。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目前全国工会共建立地市级以上帮扶中心371家,县级帮扶中心2604家,100%的地级城市和92%的县级城镇已建立帮扶中心,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覆盖全国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网络基本形成。目前全国各级帮扶中心累计筹集帮扶资金42亿元,帮扶困难职工2090.2万人次,建立了扶贫超市353家、爱心医院或药店631家,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已经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拾遗补缺的作用。金秋助学活动深入开展,各级工会整合内外资源,丰富助学形式,筹款数额大幅上升,资助人数显著增加,3年来共筹集资金15.7亿元,帮助169.7万多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上学梦。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取得新突破。各级工会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努力为农民工办好事实事,在全社会叫响做实“农民工有困难、要维权找工会”。积极参与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制定,推动政府制定有关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法规。全总制定了《关于推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十项工作机制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建立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总结了信阳“源头入会、属地管理,联合互动、双向维权”的经验,推广了“一次入会、务工享用、持证转移、进出登记、全国通用”的农民工会籍管理制度,目前已有50多个城市建立了农民工城际间维权协作机制。积极协助政府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截至2007年7月底,全国累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433.2亿元。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设专门的农民工帮扶窗口,为农民工提供办理入会、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法律维权、应急生活救助等一条龙服务。广泛开展为农民工送温暖、送文化、送清凉、送健康、送安全等活动。全总拨出1000万元专款在全国建立了200多个流动电影放映队,成立了31所农民工业余学校,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企业和工地建立农民工文化工作服务站(室),组织文艺小分队下基层为农民工服务,对1000万人次的农民工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培训。将农民工纳入“两节”送温暖和金秋助学活动的重点对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仅2007年元旦春节期间就走访慰问了农民工165.7万人,发放慰问款物合计2.5亿元,2006年和2007年共帮助25.9万名困难农民工子女解决了就学问题。推动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筹集慰问资金1.4亿元,开展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防暑平安度夏活动。积极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仅2007年春节前就协助有关部门安排农民工专列187辆、包专车65494辆,为农民工购买团体票722.7万张,运送3029.6万农民工平安返回家乡,为农民工争取返乡经济补贴1.1亿元,受到广大农民工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群众性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果。发动广大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组织网络的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2005年,全总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煤炭系统启动了特聘兼职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工作,目前全国24个产煤省份已有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约8万人。广泛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卫生监督检查活动,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2007年有20万家企业、7000万职工参加了竞赛活动。积极参加重大、特大伤亡事故的处理,健全了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级网络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关爱农民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特别行动”,督促整改安全事故隐患4.2万个。在广大职工中开展红丝带健康行动和禁毒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