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刘震涛:台胞投资保护法 促进两岸经贸发展

时间:2010-01-19 17:00   来源:中国网

摄影:中国网 胡迪

  2008年1月3日下午,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教授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解析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与走向。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现在两岸之间的经贸重点集中在哪些方面?

  [刘震涛]:我们的重点还是在投资和贸易上,而且主要集中在加工业上,就是制造业。这两方面之间现在看来还是有不平衡。所谓不平衡,第一就是贸易上不平衡。我们的逆差很大,他的顺差很大,这是第一个。还有,我们不能够去台湾投资,他可以到我们这里来投资,所以无法双向,完全是单向的。第三,有一点间接的情况。目前两岸还没有三通,没有直航,货物还是要从香港等地方再去台湾,就增加了成本。为什么说发展前景好,如果这些障碍驱逐的话,那么两岸之间的经贸交流会越来越发展。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估计。

  [主持人]:现在还存在着一些障碍,我们也希望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会越来越多。我们在这方面有没有做一些努力,或者一些积极的举措来推进两岸的经贸发展?

  [刘震涛]: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因为一开始,台商的投资是从蒋经国先生1987年11月2日宣布台湾同胞可以到大陆探亲,伴随着探亲的浪潮,很多的投资机会就来了,就开始投资。我们首先就提出一个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若干规定,这个规定从法律上保护了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合法性。之后在80年代末,当时整个大陆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基础设施条件不够,交通不方便。现在看到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当时一般的马路都不是太平坦的,飞机只有几个大城市才有。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设立了台商投资区,在福建专门做台商投资的目的,就是在几平方公里里面把基础设施做的很好,那么你到这里来投资一个速度比较快,另一个很安全,再一个物流各方面都很通畅。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措施,当时台商很快就适应当地的情况。

  以后,我们对于台商的保护在1994年全国人大批准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到了1999年,我们出现了一个实施细则,就是对台商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两岸之间正常的对立状态,没有办法签订一个相互投资的保护协议,所以我们单方面的宣布,而且有了具体的法律对这方面的保护,所以台商是安心的。

  另外,我们采取政经分离。就是台湾当局不管你怎么样叫嚣、阻挠,我们不管,只要台商到大陆来,我们就欢迎。所以整个大陆都在做招商引资,有的地方还做文化节。什么原因?国内老百姓对台商非常欢迎,这样就形成一个和谐的气氛,所以让台商到了什么地方就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像这些方面都是为台商创造了条件。

  归结起来讲,一个是法制,法律上的保障。第二,就是在审批方面给了很多的照顾。台商我们是比照外资的审批办法,但是我们又提出了同等优先审批办法,又跟其他的外商有所区别。区别在哪里呢?就是在同等的情况下,我优先照顾台商。当然现在WTO的原则上是一视同仁,但是在WTO之前,我们是按照这个原则来做。所以使得一批在投资领域当中属于限制型,或者是属于审批的比较严格的那些项目都能够得到,比如说电厂、水泥厂、汽车等,在这样一些产业在这样的政策下,在1996年相继的在大陆开始落户,比一般的外资要早一些。如果说采取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对台商的投资是很有帮助的。

  [主持人]:那对于台商来说取得的效果怎么样呢?

  [刘震涛]:我们从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提出要解放思想,然后就开始想办法怎么把台商引进来,把他能够安顿下来,所以提出一个“亲商、富商、安商”的目标。“亲商”就是对台商的亲近感,就是要以人为本,你需要什么投资我帮你引进来,让你落户。“富商”就是你到我这里投资,我给你创造条件。比如说贷款问题,当时贷款没有指标,国务院专门成立一个台商贷款的额度,让人民银行自己下达,保证了给台支持融资的规模。所以我们在2003年这一年累计的投资总数超过1万家,是2002年之前总和还多。这就是效果。

  另外一个效果,由于台湾这几年的经济的发展是得益于大陆的贸易顺差。据我们的统计和我们做数量分析的结果看,这些贸易的顺差能够为台湾劳工就业增加了40多万。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好处,因为这些台商进来以后,对于我们外贸出口是一个很大帮助,因为他们都是外商型的。2004年我们国家外贸出口的排名100大,前10名中间有5名是台湾的,对于我们外贸影响很大,对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比如说昆山,他投一个项目就是上百亿美金,所以说整个地方的发展是很快的。另外对带动企业的管理水平都有帮助。这一点效果很明显。

编辑:杨丽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