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的玉树,以惊人的毅力挺立,以惊人的速度重生。24小时内,灾区交通、通信基本恢复;48小时内,通电问题基本解决,数万受灾群众住进帐篷;72小时内,成功营救1.7万余人,1000多名重伤员转移到外地医院接受治疗;一周之内,3万多顶帐篷、近6万件棉大衣、18万床棉被、800吨食品等救援物资迅速运抵玉树,及时分发给受灾群众。夜以继日的生死救援展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让人感动、令人惊叹。
高效有力的组织动员,协调联动的应急救援,离不开科学精神、科技成果的支撑。国土资源部紧急调集航遥飞机,以最快速度获取灾区图片。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测图系统,投入救灾行动。中央气象台推出“公路交通天气实况图”,服务抗震救灾。中国国际救援队用生命探测仪,搜寻废墟下的幸存者。第二炮兵拿出精心研制的专利制氧设备,抢救危重灾民。《高原病防护须知》、《抗震救灾自助手册》、《灾后传染病防控须知》,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在抗震救灾的同时,加强卫生防疫、加强生态保护、加强草原鼠害防治……这场人类迄今为止在如此高海拔地区进行的最大规模地震救援,始终贯穿科学救援的理念,处处凸显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
更令人欣慰的是,汶川地震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已经转化为科学的救援制度、救援行动。心理救援与生命救援、物质救援同步进行;及时公布地震灾情,主动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来源、数量、种类和去向;审计机关提前介入,主动跟进,对救灾款物的募集使用环节跟踪审计,交出一份明白账、廉洁账、放心账……玉树的救援抢险和灾后重建,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当前,抗震救灾仍在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玉树地震灾区地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生态重点保护区、高原高寒地区,适宜施工时间短,运输建材物资难度大,恢复重建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继续弘扬科学精神,全面分析玉树地震灾区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把受灾居民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的设施建设摆在重建的优先位置;坚持科学规划,着眼长远发展,制订环保、安全、实用、省地的重建规划。
让我们将科学精神、科学制度、科学方法贯穿始终,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推动玉树震区灾后重建的科学发展。(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