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牙孜和他家500年的葡萄树
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新疆吐鲁番盆地一个晴朗的夏日,万里无云,骄阳似火,绵延百公里的火焰山这天中午的地表温度是49℃,但在火焰山西侧一条9公里长、1公里宽的峡谷葡萄沟里,却充满了醉人的绿意。
盘腿坐在葡萄乡达甫散盖村尼牙孜·热克甫家院子里的炕上,吃着香喷喷的烤馕和好几种叫不出名字的葡萄,你不由得羡慕起这种安宁富足的生活来。这是葡萄沟里的一户家访旅游点。宽敞的院子里三面都是炕,炕桌上摆满了果品小吃,院顶的木架上爬满了葡萄藤,把院子遮得严严实实,你一点也感不到外边太阳的火辣。53岁的尼牙孜·热克甫告诉记者,他家有两亩地,每年可产500公斤葡萄,收入1万元,去年投入4.5万元装修了房子和两个院子,开始搞起家访旅游来,这样去年的收入就增加到3万元,今年到8月份,收入已经达到3万元。家访旅游向游客提供饭菜、小吃,每人收费30元,每天可接待30到100人。全葡萄沟的家访点有两三百家,本村有100多家,像他家这样上规模的有15家。回想起上个世纪60年代,一年挣四五百工分,仅够吃饱肚子的生活,尼牙孜·热克甫挥了挥手,笑了起来:“还是这些年党的政策好啊!”他特别提到农村税费改革后,他家少交了100多元税费。尼牙孜·热克甫兴致勃勃地带记者去他家地里看那棵生长了500年的葡萄树,仍然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他说,在葡萄沟里,像这样生长了500到800年的葡萄树还有不少。
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各级政府也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吐鲁番地区干燥少雨,日照充足,光热资源十分丰富,特别适合生产反季节蔬菜,吐鲁番市农业局就在全市推广起了设施农业,2004年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1.05万亩,今年还要新增面积1万亩。政府投资修路、打井、筑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还减免土地使用费用,提供50%贷款支持,加强对温室建设的技术指导,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参与设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吐鲁番市城南八九公里,有一处亚尔乡设施农业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蔬菜温室大棚,让人感觉来到了内地农村。这些大棚早春茬以辣椒为主栽品种,还种植西红柿、茄子、黄瓜、西甜瓜等,秋冬茬以芹菜为主,还有油白菜、生菜、油麦菜、韩国萝卜等耐低温蔬菜。据农业局长袁进轩介绍,1亩温室大棚蔬菜的收益等于5亩葡萄的收益、等于30亩一般作物的收益。今年上半年,设施蔬菜总产量达1.8万吨,销售额5400万元,平均亩效益在1.2万元以上。
游牧民的定居生活
在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沿着217国道东行17公里,路南有一个哈萨克牧民定居村――沙尔库木村。一条水渠环绕着村子,渠水在静静地流淌。在一户牧民的房子外面,一位妇女正在灶台用干牛粪烧水,一旁的小凳上摊开了两本16开彩印图书,应该是哈萨克文的小学课本,只认得其中一本书封面的四个汉字“思想品德”。房后有一块15亩的苜蓿地,割倒的紫花苜蓿摊放在地里,一头小牛正卧在田边打盹儿。这位妇女叫努尔金,今年36岁,丈夫巴吾尔汗去田里干活还没有回来,她家里有三个孩子,两个正在上学。她家有两间房子,100亩地,养了100只羊,6头牛。以前努尔金家以游牧为生,现在已经习惯了定居生活。
努尔金的定居生活受益于一个代号“2817”的项目。世界粮食计划署第“2817”号项目是以粮食援助新疆在阿勒泰地区发展牧草生产的项目。由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助小麦10.32万吨,赠送牛肉干50吨(1991年中期评估后追加粮援5352吨),自治区(含地县)投入配套资金4050万元。1988年1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要求用5年时间在阿勒泰地区1市3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福海县、富蕴县)建成灌排渠系、条田、林带、道路配套的人工草料地2.81万公顷、防护林4520公顷,实现哈萨克牧民定居半定居,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相结合的牧区经济模式。1995年6月,“2817”项目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验收。
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祖祖辈辈延续着每年从冬牧场到春秋草场再到夏牧场循环往复的游牧生活,最长的游牧路途达430公里,这种靠天养畜的生活方式,难于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生活条件艰苦,也不利于子女求学,生病就医。阿勒泰地区行署专员毛肯说,政府鼓励牧民定居,既是为了退牧还草、恢复草原生态,也是为了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为了吸引牧民定居,阿勒泰地区除了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外,还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给每户提供50亩草场,对定居盖房每户补助5000元或1万块红砖、2吨水泥。到2004年底,全地区4个项目区共完成牧民定居半定居2.26万户,定居率达到84.3%。布尔津县项目区牧民的人均收入由1987年定居前的399.84元提高到2004年的3831元。
从布尔津县到阿勒泰市的路上,你会看到路边有一片片空置的房屋和牲口棚圈,这是那些半定居牧民的住房,他们夏季外出游牧,冬季才回来居住。冬季定居,既免受寒冷迁徙之苦,还便于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