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六月三十日电 题:“香港回归十年 最大感慨是中央政策的正确”
——访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
中新社记者 柴燕菲 童静宜
弹指一瞬间,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十年。这十年,香港一路走来,历经风雨。
作为前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并曾兼任新闻发言人的张浚生先生,自一九八五年七月起,在香港工作达十三年之久,几乎历经了香港回归的全过程,为香港平稳过渡及顺利回归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他即将赴香港参加回归十周年庆典的前夕,记者专访了他。
“最大感慨是中央政策的正确”
对于香港回归的前十年和后十年,张浚生先生感触良深。他告诉记者:“香港回归十年,最大的感慨就是中央政策的正确。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的融合与合作越来越紧密,也使香港越来越繁荣。人们对香港前途的疑虑在减少。”
张浚生说:“我去香港的时候是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后,当时有一部分人对中英联合声明是支持的,也有一部分人心存疑虑。这种疑虑一方面来自于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疑虑,另一方面来自于对内地与香港经济巨大差距产生的担忧。”
张浚生回忆说:“当时相当一部分香港人对‘一国两制’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有一部分人对‘一国’的认同也不是很强,这跟香港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由于殖民统治淡化民族和国家的观念是有关系的。香港回归祖国后,许许多多的事实让香港人加深了对国家的认同感,我看到过有数据说现在大约有八成的香港人对国家认同。这种认同感的提高,跟内地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内地经济发展减少港人对回归疑虑
年逾七旬的张浚生回忆说:“我还记得一九八六年带一个香港新闻代表团到上海,当时到上海比较晚,从虹桥机场出来,看见上海灯光很黑,路也不好,心里很酸很难受。要知道上海是中国内地最繁荣的城市,可跟香港的差距这么大,当时我眼泪就掉下来;一九九一年,我再到上海,当时我是带大亚湾核电站安全咨询委员会的人到秦山核电站考察,他们提出能不能到浦东去转一圈,当时刚宣布开发上海浦东。我看到上海已开始发展了,灯光也不像原来那么黑了,当时感觉就好多了;到一九九八年去上海时,只见新开发的浦东到处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跟香港没什么差别。这种差距的缩小本身就使香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感提高了,同时更会减少港人对回归的疑虑,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香港的明天会更好
虽然又回到了杭州的西子湖畔,现担任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和浙江省经济咨询委员会主任等职,但张浚生忘不了香港,并为香港取得的进步感到鼓舞。他说:“香港经济得到复苏,香港能保持稳定繁荣,离不开港人的拼搏精神,离不开香港已有的条件和优势,更离不开内地风雨同舟般的支持。”
他举例说,二00三年六月,中央政府回应特区政府的提议,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香港企业界对香港经济的信心,而且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迅速回升;香港遭遇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为了保护港币地位不受影响,中央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特别是后来开放的‘自由行’,为香港的经济复苏贡献很大......
在采访中,张浚生先生不止一次地对记者说,随着内地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会越来越紧密,互补会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服务业方面的合作,前景应该很大,因为香港服务业占其经济总量的近百分之九十。“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坚信香港和内地的差距会越来越小,香港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