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香港为窗口推进内地金融业国际化
 
 
  来源:      日期:2007-07-02 13:31

 

     香港回归祖国的十年,是香港金融业与内地金融业不断融通的十年,两个地方的金融界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各扬己长,各补己短,在学习与竞争中互有进展。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这十年里,内地金融业借助香港这个窗口和桥梁,国际化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在未来,内地金融业显然更应该借助香港这个“风水宝地”,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理念,进一步发展自己。

     学习香港经验,必须把创新重点从政策创新转向制度创新。内地金融业全面开放、化解开放带来的风险,必须加快创新步伐。在体制创新方面,抓住若干重要环节大胆试验。金融业务创新,包括负债业务创新、资产业务创新和表外业务创新。通过借鉴香港金融体制与业务创新,更新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从单纯金融服务向金融、信息、技术咨询、筹资策划、自信确认等一体化综合服务转化,从而提高境内金融业国际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学习借鉴香港经验,抓紧券商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基金业。应按照证监会统一部署,抓紧券商综合治理,加快问题券商的重组整合,条件成熟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或重组证券公司。促进券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升华经营理念,提高券商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发展私募基金有利于培育多层次机构投资者,有利于证券市场稳定,有利于金融创新。目前,由于私募基金缺乏法律上的明确界定和保障而隐蔽于地下,逃避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成为金融市场潜伏的不稳定因素或风险。应重视资本市场自身发展的力量,规范引导发展私募基金。我们可以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有条件、有步骤地尽快让其合法化、规范化。在继续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的基础上,要着重建设以私募投融资为特色的基金中心。

     保险公司也可借鉴港资的管理技术、资金运用、人才培养等经验,凭借多年形成的品牌信誉、险种特色、营销网络等方面优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开发新险种、开拓新市场上下工夫。例如,随着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寿险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应把握老龄人口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需求,商业医疗保险为社会医疗保险提供补充服务,发展补充性医疗保险。再如,可以开展保险投资特别是寿险投资多元化,逐步扩大到公司债券、公司股票、抵押贷款和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内地金融界要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CEPA框架下,加强与香港金融合作,鼓励金融业拓展海外业务。应在CEPA框架下拓宽合作领域,推进与香港金融业合作不断深化。跟踪落实《关于深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协议》、与中银香港签署的《人民币发行基金中银香港代保管库合作协议书》、以及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分别与澳门金管局签署的《关于金融领域的合作安排》和《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合作意向书》。

     与此同时,内地金融界还应学习香港重视金融业人力资源培养和引进的先进经验。金融业应树立国际通行“人才为本、专家立行”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重要性,建立选人用人新机制,创造金融人才集聚的优良环境。对岗位任职条件、资格进行量化,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金融从业人员队伍。加强与外资金融机构人才交流。利用外资机构雇佣国内从业人员的机会,派遣业务骨干在港资金融机构实际操作中,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拓宽人才选拔范围,在香港广招优秀金融人才,包括保险精算、核保审赔、金融分析、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投资银行、注册财务策划师、IT、财务管理等方面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并在薪酬方面予以充分激励。

     以香港为窗口和桥梁,走金融业国际化发展道路,是内地金融业发展值得重视的一条捷径。因此,有关部门应大力鼓励银行、保险、证券业到海外寻求发展机遇,鼓励具备条件的内地金融机构在CEPA框架下,到香港设立代表处、分行、子公司、合资公司等分支机构,或收购、参股境外金融类机构。以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形式跻身于国际金融市场,了解和掌握世界最先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快金融业与国际接轨步伐。同时利用毗邻香港优势,使香港金融服务业进入内地和境内企业与走出去的桥梁。(刘勘)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