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血泪之殇,亲人哀恸,悲情一幕,国人揪心。心惊胆颤的场景震撼着我们,触目惊心的数字震撼着我们,而此次地震所体现出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深深震撼着我们乃至全球华夏子孙,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冒着余震,亲临震中灾区指挥抢救受伤群众;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在给灾区孩子上课时写下“多难兴邦”,我们中许多人排着长队为灾区伤员献血,排着长队为灾区捐款,就算熬红了眼也守在电视机前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展;我们为灾难深重的震区人民而落泪;我们为解放军战士们奋不顾身而自豪,我们为海外华人踊跃捐赠而鼓掌,我们凝聚爱心,共克时艰,我们震撼着世界。我们血脉相连血浓于水,我们仿佛全都回到了华夏始祖的膝下。
最让我们感动与感激的却是一个普通的台湾同胞,他的名字叫唐俊卿,5.12地震发生后,80岁高龄的唐俊卿老先生第一时间捐出善款10万元,拟寄回故乡广安,当他数次拨通电话并核实故乡并无大碍,而故乡还在帮助重灾区抗震救灾和实施灾后重建时,唐老先生便将此款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这已是他第十一次为故乡捐款,支持故乡建设。
唐俊卿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恒升镇,与我们敬爱的小平同志的故居相隔不远,小学毕业后的他曾学过3年军医,后加入国民党军队,并考上军医学院,1949年4月随国民党部队到达台湾。1973年6月退役后,唐老先生在台北一家地方医院长期从医,履行着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唐老先生日夜思念着故乡,尤其是在他退休之后,怀乡之情日笃。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唐老先生立即提出申请,获准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回到故乡四川广安。这里的山山水水,是那样的陌生而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是那样的久违而亲切,看到故乡正在如火如荼的大搞建设,唐老先生好想再年轻二十年,好亲自参加建设故乡,年事已高的他把心愿告诉了温良贤淑的老伴,得到了老伴的理解与支持,他们把辛苦节俭攒下来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支持故乡建设,以下是他为故乡捐款的一些情况:
1987年,为改造故乡狭窄破烂的街道捐资10万元;
1988年,为故乡扩建中学教学用房捐资10万元;
1989年,为故乡建卫生院门诊大楼捐资15万元;
1993年,为故乡购置幼儿园活动器材捐资5万元;
为故乡教师进修学校添置图书资料、电脑等教学设备捐资2万元;
1995年,在故乡设立教育助学奖励基金捐资8万元;
1998年,为故乡建乡村小学一个捐资10万元;
1999年,为故乡改善老年大学教学条件捐资28万元;
2002年,分别为故乡政协之友联谊会和文学创作协会捐资0.5万元;
2005年,唐先生积极动员好友熊广谋先生(已故)捐资22.4万元为故乡改造乡村小学一座;
2006年,为故乡再建教学楼一幢捐资23万元;
受唐老先生的影响,唐老先生的女儿唐倩,投资100万元人民币改建故乡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唐老先生的大女婿许嵃嶝,投资200万人民币与故乡乡镇企业局合办金山实业有限公司。均有力的支持了故乡的建设发展。
没有必要去合计唐老先生总共为故乡捐了多少钱,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产生的不能合计的支持作用,重要的是他捐款的背景和动机让人敬佩。唐先生在台湾并不是什么富翁,而是典型的工薪阶层,他为故乡建设捐助的资金完全是靠自己和妻子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据与唐先生私交甚深的广安区老年大学校长张基福介绍,10年前,唐先生在向老年大学捐助时,身上穿的还是他结婚时买的西装,唐先生的妻子没有工作,生活也全靠唐老先生的工资维持。捐赠一百余万元对一位富翁来说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对工薪阶层来说就难能可贵了,诚如唐老先生自己所说的那样,“家乡所欲,常在我心!”正是因为对故乡和故乡的父老乡亲怀着深深的感情,对故乡的发展建设常挂在心头,才让他甘愿在生活中勤俭节约,而为故乡捐助时却能一掷千金,如此义举怎能不让人深深感动?
他的浓浓爱乡之情也在其他台胞中广为流传并产生影响:台胞欧阳炘在临终前嘱托妻子为故乡捐款200万作为爱乡基金,其子欧居凡、遗孀贺月明多次为故乡捐款捐物累计近百万,不愿透露姓名的王先生捐款68万建希望小学一座,台湾顶新集团捐款80万建希望小学一座……
2008年7月,唐俊卿老先生再次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乡四川广安,走到他捐款过的老年大学,走进他执意坚持不命名为“俊卿楼”而命名为“爱心楼”的学校大楼,看到故乡的老年朋友们举办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幸福地生活着,唐老先生不住的点头;走进他捐建的希望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的听课,唐老先生终于会心地笑了。
负责接待唐老先生的同志,亲眼看见唐老先生向饭店退掉好几个比较贵一点的菜,当面聆听唐老先生讲他在台湾自己种菜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感动于台胞唐老先生,已是八旬高龄还自己种菜,节衣缩食,为汶川地震捐款却一掷千金,更感动于他支持故乡建设的执着,数十年如一日……难道我们不需要再有一点激动,再付诸一些行动?唐老先生的精神,算是隔着海峡,对于所有关心祖国、支持故乡建设的台湾同胞们,最好的感恩感激方式。(四川省广安区台办、四川省台办宣传处供稿)
2009年5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