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群众观”网下“服务观”

时间:2011-10-26 16:39   来源:新华社

  一条条官微犹如雨后春笋,一份份信任在网上网下传递,一个个心声为了家事国事天下事……

  走过了90年伟大历程的中国共产党,以青春的步伐和年轻的心态直面网络民意的成长。在与网民的互动、沟通、尊重中,执政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延伸到网上,丰富于网上,放大于网上。

  从各地开展的“网络问政”丰富实践不难看出,党政领导干部正在学会与网民打交道,正在适应互联网条件下的工作方式和执政方式之变,正在培养从网上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的习惯,正在尝试着从网民的角度去了解网民。而此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党政干部树立了网上“群众观”。

  网上“群众观”,是感情,也是责任。互联网交织的虚拟空间中,涌动着民意,折射着民情,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努力做到:民意生长到哪里,目光就要关注到哪里,诉求表达到哪里,责任就要体现在哪里。把互联网变成与群众感情的延长线,变成与网民交流的大平台。

  网上“群众观”,是态度,也是共识。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社会里,洋溢着关爱,感知着冷暖,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级服务部门,善于用关爱去回应关爱,习惯用包容去抚慰情绪,自觉用平等去体察悲欢。把网民当作知心的朋友,把网络作为体察民意的窗口。

  网民来自于人民,网络连接着现实,因此,党政干部不仅要有网上“群众观”,还需要有网下“服务观”。

  网下“服务观”,是守信,也是重行。互联网正在成为网民表达意见、反映困难、关注热点的新渠道,站在互联网另一端的党委政府不能仅用“网上来网上去”的方式简单回应,而是要把大量的功夫用到网下,多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民情,多用工作实绩来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多用正确的决策和民主的参与来回应网民的关切。

  网下“服务观”,是互动,也是互助。开门立法,开门决策,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在这一过程中,吸引着网民,感染着网民,依托着网民。而有问必有答,有呼必有应,有难必有帮,这是党委政府与网民之间的信任互动,惟有此,双方始终都能找到“最大公约数”。

  网上“群众观”,网下“服务观”,上上下下在行动、在丰富、在创新;网上“群众观”,网下“服务观”,从局部的萌发到系统性的生长,在扎根、在发展、在向上。(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郭奔胜、詹亦嘉、张丽娜)

编辑:王新妍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