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志愿者董宽民将磨好的剪刀交给居民。近日,唐山市老年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组织老年志愿者为居民义务理发、磨剪刀。该市现有注册老年志愿者19448人。 闫军摄
这里是中国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场空前的大地震过后,一大批志愿者通过扶孤助残行动,走上了终身从事志愿服务之路;这是一座“留住雷锋的城市”—— 从1990年起,坚持20余年的“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活动,让数以十万计的“当代雷锋”遍布城乡;这是一座感恩的城市—— 以“帮一点”、13位“抗冰雪”农民义士为代表的普通人,深怀对党、对解放军、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感恩之情,倾力支援汶川、玉树抗震救灾……“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这样一座英雄之城、雷锋之城、感恩之城、爱心之城建成全国最文明的城市之一!”自198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开展以来,唐山市走过了23年不平凡的创建历程。历届唐山市委、市政府目标一致,不懈努力,不断进取,终于成就了属于全市人民的光荣与梦想。
12月20日,在中央文明委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唐山成为我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殊荣的城市。
感恩无疆,爱是创造文明的根本力量
35年前,曾有西方人预言:“唐山从地球上消失了”。然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军民的大力支援下,她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一片废墟上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唐山来讲,有着特殊的意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白石说:“这座曾被西方预言从地球上消失的城市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进一步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唐山人永远不会忘记,灾难来临之时,邻里之间匍匐相救;全国人民八方驰援,爱心潮涌。
大难过后,把爱心回馈给更多的人,成为劫后重生的唐山人最朴素的愿望。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严重冰冻灾害,宋志永等13位唐山农民千里驰援,谱写了一曲感动13亿中国人的动人篇章;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一支支医疗队、救援队、物资由唐山发往灾区,一次又一次完美诠释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箴言。
依托“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一唐山独有的城市人文资源,唐山市把凝练城市精神,聚集人文力量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把城市的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升华,凝练、形成了以“感恩、博爱、开放、超越”为核心的新唐山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