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闽都”新局 建有“福”之州:福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纪实

时间:2011-12-21 14:07   来源:新华社

  10年前,在福州二环内还能听到机器轰鸣的噪音,现在工业已逐渐淡出主城区;5年前,在福州购物逛街首选人挤人的东街口,现在则会直奔住宿、购物、娱乐一站式消费的万达广场;2年前,在福州出行概念只有公交车和出租车两种选择,现在地铁1、2号线陆续开建,内河“水上公交”也即将登场……

  福州变大了、变繁华了、变方便了——这是近年来福州老百姓的切身感受。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这个“山、河、湖、海”一应俱全的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正由“有福之州”向富强之城、文明之城、美丽之城齐头并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福州大都市区

  走进福州的中心城区,一幢幢商务楼、金融大厦、写字楼拔地而起,蔚为壮观。除了代表城市建设的现代性,这些高楼大厦还是“楼宇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城中黄金地块的鼓楼区,一幢普通的写字楼一年产生的税收竟能过亿元。福州市近年来着力推进产业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日渐红火的“楼宇经济”即是其中亮点之一。

  近年来,曾经记载福州产业特征的城区老路段如“化工路”、“工业路”等已名不副实。根据规划,福州中心城区工业布局则按照“三环两带一走廊”进行调整,明确“二环以内”,工业基本撤离,建成以服务业为主的商业金融中心;“二环与三环之间”,主要发展都市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先进制造业;“三环以外”,主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福州工业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各大支柱产业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并逐步由电子行业“一业独大”的局面,发展形成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纤、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五大产业共同支撑,石油化工、新材料与能源、生物医药加快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商贸、旅游、文化产业、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优化为9.0∶44.9∶46.1。

  福州经济总量年年有新跨越,发展质量年年上新台阶。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2008年、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地区生产总值仍保持了13%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123亿元;2011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

  随着海西建设的深度推进,福州也面临着发展腹地不足、产业转移转型加剧、带动效应无法充分释放等格局性问题。为此,在福建省的统筹协调下,福州与上下相邻的宁德市、莆田市“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战略被提出,三地“同城化”发展摆上议事日程。

  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杨益民表示,构建福州大都市区,推进“福莆宁”同城化发展,是一件三方共赢的好事,必将产生1+1+1>3的效果。同时对于加快推进海西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民生优先 促进社会和谐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生水平是对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考量。

  6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能享受就医、送餐等一系列服务。这是福州市推出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非常方便,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年近70岁的老人郑景俊说。

  据福州市民政局介绍,2008年,福州市出台政策,在城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街道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点,现已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每当夜幕降临,福州各大公园里总能听到一阵阵欢快的歌声,这就是当地久负盛名的“激情广场”大家唱。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激情广场”大家唱已成为福州群众性文艺活动的经典场景。

  近年来,福州的财政支出结构日益优化,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这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福州市新增财力、公共资源、工作力量倾斜的重点。据福州市财政局介绍,今年上半年,福州市财政民生支出达92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63%。

  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福州市在本身财力不是太雄厚的基础上争取上马地铁项目。目前地铁1号线建设正如火如荼,地铁2号线也在筹建之中。

  “城里的学校既整洁又美观,还可以天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在晋安区一所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小叶说。从2007年起,福州市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2010年底,在福州打工多年的许明新搬进了东山新苑三期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据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介绍,福州市今年将继续加强保障房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建设计划达全省总量的40%。

  在医疗方面,福州市的城区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达到全覆盖,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康复医疗。福州市的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近98%,财政补助标准也逐年提高。

  “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按照这一目标,福州市在民生保障方面加大投入、加量工作,使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编辑:王怡然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