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民族源流及概况

时间:2009-07-22 13:03   来源:中国网

  维吾尔族

 

  分布区域:新疆的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阿克苏三地区。

  人口:维吾尔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人口882.35万人(2003年),占新疆总人口的45.62%。

  语言: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

  历史:“维吾尔”含有“团结”、“联合”的意思。历史上曾有“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的音译。

  维吾尔族的历史悠久,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5世纪称铁勒。唐初称“回纥”。贞元4年改称“回鹘”。公元840年,黠戛斯出兵攻灭回鹘汗国,大部分人西迁至西域,逐步由游牧过渡到定居的农业,同时融合了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围的于田、疏勒、龟兹等古国的土著居民和两汉以来移居西域的汉族,还有以后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至13世纪初,已形成近代的“畏兀儿”,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维吾尔民族。

  生产方式:维吾尔人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人从事商业、畜牧业和手工业。

  饮食:维吾尔人以面粉、大米为主食,日常食品有馕、奶茶、薄皮包子等。

  文化:维吾尔族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如《突厥语词典》、《福乐智慧》和大量的古代文献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多姿多彩的歌舞和众多的乐器,使维吾尔人成为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有叼羊、达瓦孜、秋千、摔跤等。在民间还举行一种包含歌舞、说唱、诗歌朗诵等项内容的麦西莱甫活动。

  节日:维吾尔族的节日主要有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等。

  宗教:维吾尔族古代曾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袄教(拜火教)和佛教,从公元10世纪初起初步改信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

  

  分布区域: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博尔塔拉、昌吉和乌鲁木齐等地。

  人口:2003年新疆哈萨克族人口为135.21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6.99%。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

  历史:哈萨克族源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的乌孙、隋唐时期的突厥、葛逻禄,12世纪至13世纪的乃蛮、克烈、钦察等部。“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17世纪前期,哈萨克部落以地缘关系分成了三个玉兹: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   

  生产方式:哈萨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饮食:哈萨克牧民的饮食主要是肉和乳制品。乳制品很丰富,主要有酥油、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酸奶子等。他们喜欢用大块肉做抓肉、纳仁,也吃抓饭、馕和包尔萨克(油炸发面果)。哈萨克人待客十分热情,来了高贵的客人要杀马驹,表达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

  文化:哈萨克族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传统,被称为说唱诗人的“阿肯”,是草原上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思路敏捷,随编随唱。在哈萨克人的“阿吾勒”(牧民集居的地方),还常常举行“阿肯弹唱会”,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哈萨克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也丰富多彩,有赛马、叼羊、姑娘追、马背上角力等。

  节日: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诺鲁孜节和肉孜节。哈萨克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法。把“诺鲁孜节”视为辞旧迎新的节日,家家户户要吃用肉、奶疙瘩、大麦、小米等做成的诺鲁孜饭。

  宗教:哈萨克人信仰伊斯兰教。

  服饰:哈萨克男子冬季穿羊皮或其它名贵兽皮的皮衣、皮裤,裤角和皮衣上绣有花纹,十分别致。冬季头戴狐狸皮帽,腰间系镶有装饰品的牛皮带。妇女喜欢穿多样多彩的连衣裙,披坎肩,头戴花头巾。姑娘头戴“塔合亚”帽,帽上插有猫头鹰羽毛。婚后妇女戴不同图案的“开米塞克”(头饰)。

  婚俗:哈萨克人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过去也存在一夫多妻的现象。哈萨克人的婚礼十分热闹。在举行婚礼前,要进行说亲、订亲、送彩礼和出嫁、迎亲等程序。每个程序都有歌声相伴。人们用歌声进行祝福和表达自己的感情。

  房屋建筑:牧区哈萨克人一般居住毡房。

  回族
 

 

  分布区域:回族在新疆分布较广,主要聚居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及五个回族乡。

  人口:2003年新疆回族人口为86.67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4.48%。

  语言:通用汉语汉文,但仍保留了少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

  历史:新疆回族先民主要是公元13世纪蒙古军西征带回中国的中亚、西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士兵和工匠,被编入“探马赤军”,统称为“回回”。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大批回回军在社的编制下进行农垦。新疆是探马赤军的重要驻防区,因而成为回族的重要垦区。元朝时,在新疆的昌吉、阜康、吉木萨尔、伊犁河流域、喀什噶尔、和田等地都有回回屯田。18世纪中叶后的清朝时期,内地大量回民迁入新疆,形成现在新疆回族的主体。   

  生产方式:新疆回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手工业和商业。

  饮食:以面食为主,主要有拉条子、揪片子、哨子面、油香、花卷、粉汤、蒸肉、馓子等。

  文化:回族的民间口头传说和民间叙事诗十分丰富。民歌有“花儿”、“小调”、“宴席曲”等。

  节日:回族以肉孜节为大节,古尔邦节为小节。

  宗教:回族人都信仰伊斯兰教,但分为大坊和小坊两个教派。大坊是“格底木派”和“虎夫耶”门宦的统称,小坊专指哲合林耶门宦。

  服饰:新疆回族服饰简洁,男子戴圆形平顶小白帽,白衬衣,黑马甲,女子戴盖头或摄口白帽,喜欢用首饰装点。

  婚俗:回族实行一夫一妻制。

  房屋建筑:回族传统住房多为平房,坐南朝北,一门两窗,土坯墙,木构架的平顶屋和坡顶屋。现在不少回族都住上了楼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柯尔克孜族

  

  分布区域: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自治州,还有一部分分散在天山南北,另外还有数万人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富裕县。

  人口:2003年新疆的柯尔克孜族人口为17.37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90%。

  语言: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分南北两种方言。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拼音文字。

  历史:柯尔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称。历史上曾有“鬲昆”、“坚昆”、“纥骨”、“黠戛斯”、“乞儿吉斯”、“吉利吉思”和“布鲁特”之称。

  早在公元前3世纪柯尔克孜族先民就游牧于叶尼塞河地区,隶属匈奴。后一部分向西南迁徙至今天山一带,曾先后为突厥、回纥属部。唐初黠戛斯属薛延陀汗国。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其首领入唐,唐朝在其地设坚昆都督府。840年,击溃回鹘汗国,建黠戛斯汗国。10至18世纪中叶,先后处于喀喇汗王朝(黑汗王朝)、辽、西辽、察合台汗国及其后王统治下。受西辽西迁和13世纪蒙古西征的影响,居叶尼塞河流域诸部向西南迁移。明末清初隶属准噶尔。清朝平定准噶尔之后,部分布鲁特部返回七河流域。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融入了周围一些其他部落成分,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和形成。   

  生产方式:柯尔克孜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活在平原地带的柯尔克孜族也经营农业。

  饮食:主要为牛羊肉和奶制品,辅以面食,喜欢喝奶茶。

  文化:柯尔克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著名的长篇史诗《玛纳斯》成为我国的三大史诗之一。妇女善刺绣和编织,其多姿多彩的壁挂最为出名。

  节日: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宗教:柯尔克孜族信仰伊斯兰教,居住在塔城地区额敏县的一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和萨满教。

  服饰:男性喜欢戴白毡帽(卡尔帕克),穿马靴和袷袢;女子穿连衣裙,上身套色彩鲜艳的坎肩。

  婚俗:柯尔克孜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直系亲属五至七代禁止通婚。订亲时,男方要给女方送以“九”为吉祥数的聘礼,如九头牲畜或九件财物。婚礼热烈隆重也较繁琐。

  房屋建筑:生活在牧区的柯尔克孜族一般住毡房,农区的住土木结构的平房。  

  蒙古族

  

  分布区域:新疆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和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人口:2003年新疆蒙古族人口为16.69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86%。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卫拉方言。用“托忒”蒙古文,目前推广全国通用的胡都木蒙古文,两种蒙古文并用。

  历史:“蒙古”为本民族自称。新疆蒙古族是蒙古族的一个支系,是卫拉特蒙古的后裔。13世纪初蒙古族人随成吉思汗西征来到天山以北。明代蒙古族分为东部鞑靼和漠北瓦刺两大部分。16世纪中叶,漠北瓦刺分为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准噶尔部,清代统称为厄鲁特或卫拉特,驻牧于新疆北部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18世纪中叶清出兵伊犁平定准噶尔上层贵族叛乱,并把当地的厄鲁特人按满洲八旗制度编为厄鲁特营,以后就称“厄鲁特蒙古”。1771年,原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10万余人在渥巴锡率领下东归祖国,现居住在巴音郭楞、和布克赛尔、精河等州县的是他们的主要后裔。1764年和1813年,清朝从张家口以北地区迁来部分察哈尔蒙古族,现在他们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博乐、温泉县。  

  生产方式:新疆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现在部分蒙古族人开始从事农业。

  饮食:以牛羊肉、乳制品和面食为主,并喜欢用牛羊乳制作奶酒,

  文化:《江格尔》是卫拉特蒙古的长篇史诗,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史诗之一,在民间广为流传。乐器以马头琴最为著名,新疆还有两根弦的弹拨乐器“托布术尔”。

  节日:最大的节日是春节。每年开展一次“那达慕”活动。“那达慕”起源于祭敖包。

  宗教:蒙古族最初信仰萨满教,16世纪以后逐渐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但萨满教仍在传统的风俗习惯中留下深刻印迹。

  服饰:传统服装是蒙古袍。

  婚俗: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氏族内部通婚。婚姻要经过提亲、订亲、送聘礼、婚礼等程序,婚后第三天还要举行揭围帐仪式,仪式后的第二天新娘回门。每种仪式都要敬酒、唱歌,十分热烈。

  房屋建筑:牧区蒙古族主要住蒙古包。

  塔吉克族

  
 
 

  分布区域:塔吉克族生活在我国西北边陲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他们是我国高原塔吉克人的一部分,一般称作“色勒库尔塔吉克”。“色勒库尔”是地名,意为“高山之地”或“高原”。他们眼窝深、鼻梁高,肤色浅淡,发色金黄或黑褐,眼睛碧蓝或灰褐,是典型的欧罗巴人种,也是中亚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

  人口:2003年新疆塔吉克人口为4.09万,占新疆总人口的0.21%。

  语言:塔吉克族有自己的口头语言而无文字,他们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塔吉克语中主要有色勒库尔方言和瓦罕方言,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的塔吉克,大部分说色勒库尔方言,少部分说瓦罕方言。现有60%的人通用维吾尔文。

  历史:“塔吉克”意为“王冠”。有人说,他们是王冠上的民族,他们自称是“鹰的传人”,也有“汉日天种”之说。至今,在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公主堡”、“鹰舞和鹰笛”、“达甫”等许多美丽传说。

  古时,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区曾称“蒲犁”、“无雷”、“西夜”、“捐毒”、“依耐”、“德若”、“羯盘陀”等。1913年始建为县,属喀什专区。1950年成立人民政府,1954年9月17日成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生产方式:塔吉克人从事农牧业生产、兼狩猎及副业。大同乡的居民还兼园艺。

  饮食: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主食馕。

  文化:塔吉克人善骑马、能歌善舞,乐器中有三孔鹰笛、热瓦甫、布拉孜阔木和达甫(手鼓)等,鹰舞也是塔吉克人的基本舞蹈。

  节日:有“古尔邦节”、“肖贡巴哈尔节”、“引水节”、“播种节”、“灯节”等。

  宗教:塔吉克人历史上曾信仰过拜火教,公元11世纪下半叶,塔吉克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至今。

  服饰:塔吉克男子穿袷袢,戴“吐玛克”,扎腰巾;女子戴刺绣精美的“库勒塔”帽,穿艳丽的连衣裙。

  婚俗:塔吉克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举行三天,吹鹰笛、打手鼓、跳鹰舞,极为热烈。第三天,“拜德尔汗”(主持婚姻的老人)揭开新娘面纱后,开始新生活。

  房屋建筑:塔吉克人住石木和土木结构的平房,屋内无窗户,有五层木板架起的天窗,屋内还有五根木柱子。塔吉克人称这种传统房子为“蓝盖力”。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