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5月9日电(记者 杨三军、曹妍)2008年5月12日,一场震惊中外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让四川地震灾区农房毁损严重,上千万人无家可归,加之余震等因素,四川共有145万余户农房需要重建。
2010年5月8日,来自四川省政府的最新统计显示,全省原核定需重建的126.3万户农村永久性住房,去年底已全部完成;因余震等因素新增的19.6万户重建农房已完工99%。
在汶川地震两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四川地震灾区145万余户农房基本完成重建。这就是中国速度,也是灾后重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最有力证明。
“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这是一名普通网友对灾后重建的评价。这句话也被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引用到了全省灾后重建现场会的讲话中。
如今,在汶川、在青川、在北川,所到之处,那曾经是一片废墟的大地上、山野间,一栋栋、一排排各具特色的崭新农房,像青草一样顽强地“生长”出来,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足以让任何一位重访灾区的人有时空错位之感。
更为重要的是,四川灾区的农房重建不是简单的原样恢复,而是在农村建设中首次大面积引入规划指导,适度超前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论是抗震设防标准等硬件设施,还是风貌、品位等软件环境,都较之震前犹如脱胎换骨般的大幅提升。
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中滩堡村,曾经被大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而如今,一个融合藏羌民族特色与欧洲风情的旅游小镇已初具规模。保罗?安德鲁、贝聿铭、吴良镛……许多世界级建筑大师这里都有设计作品;橡胶隔震支座、阻尼消能减震器、轻钢结构……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在这里得到集中应用。
按照重建设计规划,在不久的将来,映秀将不再仅仅因是震中而闻名,而是会建成一个抗震技术博物馆和防震减灾示范区而享誉世界。“地震后很多村民都在议论,这里还能不能住人。后来,看到来了多位设计专家,房子都是按照8级地震设防建造的,而且修得这么漂亮,现在赶我走我都不愿离开。”村民唐怀亮笑着说。
走进都江堰市大观镇茶坪村村民何建根的二层小楼,客厅内宽敞明亮,沙发、液晶电视、冰箱等家当一应俱全。“我家原来住在山上,生活很不方便,后来地震把房子也震垮了。”何建根说,“房子重建时正赶上市里搞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我把山上的宅基地交给集体,政府统一规划,采用统规联建的方式,在山下公路边建了这所房子。”
茶坪村村委会主任刘明福告诉记者,原来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配套很不好搞,现在大家集中居住,水泥路修好了,水、电、气、宽带和有线电视光纤都接进来了,村里设了有垃圾桶,比原来整洁多了,村中心马上还要建一个小健身广场。“城里有的东西,我们这儿都有了。现在的茶坪比地震前起码进步了20年。”
四川灾区群众绝不会忘记,不论是地震之初,还是灾后恢复重建中,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深入灾区视察指导重建工作,国家科学制定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出台了包括农房重建补助等一系列支持重建的政策措施,大大增强了灾区群众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动力。
四川灾区群众会永远铭记,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倾力支持,特别是18个对口援建省(市)的援建者千里迢迢来到四川,视灾区为故乡,视灾区群众为亲人,给予灾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支持,将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管理模式,在灾区推广传递、培植生长。
四川灾区群众也没有在大灾面前怨天尤人,而是把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关心与支持,化为无穷动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两幅出自青川县枣树村、在灾区广为流传的标语,生动展现了灾区群众永不向命运低头的自强精神与冲天豪情。
在青川县白家乡佛山村,村民樊秀琳和丈夫在外辛苦打工十余年,好不容易建起一栋楼房,然而,新房才住了一年零五天便被大地震摇垮了,只剩下一堆瓦砾和3万多元欠款。记者在地震后不久采访樊秀琳时,她总是叹气,反复说“什么都没有了……”
然而,记者最近到佛山村采访时,全村的农房重建早在去年11月便结束了,一栋栋新房子在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在樊秀琳家新修的二层小楼里,她一边忙着给孩子做饭,一边笑着说:“过去那些事儿就不提了。现在我和老公都在附近打工,一个月能收入3000多块钱,建房的借款用不了两三年就能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