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汪道涵借书(2010-11-24)

时间:2010-12-24 12:23   来源:新民晚报

  我的单位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原址在永嘉路692号,有汪道涵同志的办公室,他每周来一两次,我们都亲切地称他汪老,他很谦虚、和蔼、慈祥。2001年的一天,我外出一回到单位大堂,值班的同志就对我说:“有人给你捎来两捆书被汪老看到了,汪老知道书是你写的,要向你借两本书。”我嗔怪地说:“嘿!你怎么不抽出两本送给汪老,还要借什么!”“不!汪老说一定要向你借。”值班同志说。
  
  我在马鞍山工作时出版过几部中日题材的长篇小说,其中《翰墨情缘》《异国未了情》部分书放在朋友处,搬家时没有来得及带来上海,朋友用便车捎来放在单位大堂的一个角落里。汪老走进大堂一眼就看到两捆书,好奇地走过去看看书名与作者的名字,当他发现作者名字是我时,感到意外,便对值班同志说:“能不能借我两本。”值班同志本想抽出两本给他,他思忖了一下摇摇头,一定要向我借。
  
  第二天我拿出两本书签好字,赠送给汪老。想不到汪老翻阅我书后要约我见面聊天。在单位小会议室里,就我们两人,汪老对我赠书再次表示感谢。他知道我是从事中日文化交流的,问了最近开展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又叫我谈谈对目前中日关系的看法。我向他汇报后他含蓄地笑笑说:“看来你交往的朋友大多是对中国友好的,是日本的左翼,也要交日本的右翼朋友啊!”我听了一愣,似乎不可理解,一般与日本右翼交朋友是忌讳的,也不敢沾边。后来我想汪老讲这番话也许是有道理的,不妨试试。我遵循汪老的教诲,在对日交流中对接触的右翼人士,不躲让,不回避,友好相待,试验了还真有效果,有的右翼人士改变了对华态度,对我友好。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琢磨着汪老的教诲。其实人是可以改变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践证明是做人的工作行之有效的。汪老说出一般人不敢说的话,一般人想不出的做法,正是他的高明、伟大。汪老胸怀坦荡,思维敏捷,观察问题高瞻远瞩,之所以这样,是与他多年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分不开的。
  
  汪老的嗜好是读书。上世纪80年代,我随马鞍山市领导去过他的家,家中摆满书橱,就好像图书馆,使我惊叹不已。他藏书不是装饰,而是每本书必翻阅,他看书还有独特的方法,既快又能汲取书中的精华。在我们单位原址的大会议室,每星期新华书店要送书来让单位选购,汪老知道了必来,翻阅着一册册新书,有的看了爱不释手,过了中午12时午饭也顾不上吃,直到夫人来电话催他回去才依依不舍离开。汪老喜欢读书对我们也有很大影响,从领导到一般人员,许多人都喜欢读书。
  
  为了纪念与缅怀汪老,汪老生前的书收集集中在我们单位位于幸福路66号的新办公大楼二楼图书馆,江泽民同志题字“道涵藏书”。那一册册经道涵同志翻阅的图书,曾经陪伴他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和难忘岁月,给他带来快乐、欣慰,也给他带来睿智、渊博、卓见,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做出了贡献。看到这一册册的不寻常的书,会使人对汪老肃然起敬,不尽的缅怀,他爱读书的风范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王怡然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