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张铭清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推动两岸的经贸及各方面的交流是我们一贯的立场,不会有台商投资受影响,但要说明的是,对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我们是不欢迎的。他指的这些人,就是所谓的“绿色”台商(民进党及岛内其他“台独”团体的代表颜色基本是绿色)。
台商是近10年来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
从公开资料来看,自1987年以来,有3万多家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了约6万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600多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超过300亿美元,占台湾全岛对外投资的40%以上。近20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累计超过1500亿美元,占同期台湾对外贸易顺差的80%以上。据台湾外汇部门统计,自1993年开始办理来自大陆的间接汇款业务以来,业务量以平均每年54.8%的速度递增,截至2002年底,从大陆向台湾的汇款已达5572.3亿美元。
可以看出,台商在两岸经贸交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近10年来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台湾外汇持续增加的主要渠道。大陆成为很多台商在全球布局时的重要选点,他们大多以台湾为主要研发和重要部件生产中心,而以大陆为组装地,在台湾接订单从大陆出货,利用大陆相对廉价的土地、厂房、劳动力、原材料以及优惠政策等降低成本,赚取可观的利润。
国台办经济局的一位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说,绝大多数台商是热爱祖国、专心经济的,大陆非常欢迎他们来做生意、投项目,并继续给他们优惠政策。但是,也确实有少数人拿着从大陆赚的钱支持“台独”,大陆早就表示过,不欢迎这样的“台商”。
大陆市场使奇美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
谈起“绿色”台商,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许文龙。他的奇美集团在大陆发了大财,但同时他又是台湾企业界公认的“独派大佬”。在2000年和2004年的台湾“大选”中,他不遗余力地公开支持陈水扁。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04年全球10亿美元富豪榜上,台湾有10人上榜,许文龙排在第六。目前,奇美集团主要经营的领域有两个:石化和电子。
在台湾石化领域,许文龙的奇美集团与王永庆的台塑集团不分伯仲,其拳头产品ABS是一种生产电脑、家用电器及通讯产品外壳的原料。奇美的ABS年产量居世界第一,许文龙因此被吹捧为“世界ABS大王”。他自己也表示:若不是到大陆投资设厂,奇美根本无法做到今天的规模。目前,许文龙在广东省和江苏镇江都建有化工厂。同时,奇美集团还计划在上海和宁波设厂,向大陆销售其电子产品。
许文龙一直公开支持李登辉和陈水扁搞“台独”
但是,如此得益于大陆广阔市场和低廉成本的许文龙却露骨地说:“大陆有点像台湾的经济殖民地,去大陆投资,只是企业求生存的办法之一,和爱不爱台湾一点关系也没有。”他平时不愿意说普通话,而是喜欢用台湾地方话或日语与人交流。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许文龙不喜欢与官员打交道,却和李登辉交往甚密。共同的“台独”追求使两人相见恨晚,李登辉聘请他担任“国策顾问”。
除了支持“台独”政治势力外,许文龙还大肆宣扬“台独”思想,宣称“郑成功无非是持武器的侵略者,他强占了原住民的土地”。更无耻的是,为了替日本人写的《台湾论》一书辩护,许文龙竟称:“台籍慰安妇并非被迫从军,而是自愿且享有尊严。”岛内各界十分愤慨,纷纷谴责他是“民族败类”。
在2000年“大选”的关键时刻,许文龙公开表示,只有陈水扁才是真正可以执行“李登辉路线”的人,对陈水扁捞取本土票源发挥了一定作用。“当选”后的陈水扁自然“知恩图报”,先是借回乡之便亲自拜访了他,之后又聘他任“总统府资政”。两人关系之密切,由此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许文龙一直是民进党的“幕后金主”,对此,他也从不讳言。2001年12月30日,具有强烈亲陈水扁色彩的“财团法人台湾智库”在台北市正式成立,许文龙是主要捐助人。该智库的基金会金额目前估计有6000万元新台币。在今年的台湾“大选”中,许文龙和陈水扁更是沆瀣一气。“3·19”枪击事件”中,陈水扁中枪后舍近求远,直奔奇美医院,就是因为那是许文龙的“地盘”。门一关,“自己人”什么事都好办。
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在大陆投资非常不利,5月12日,许文龙从奇美实业董事长职位上退下,副董事长廖锦祥接任。此外,他还准备在6月15日召开股东会后卸去奇美电子董事长一职。虽然奇美宣称许文龙早就想退休,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他玩的花招而已,为的是避免奇美在大陆的发展计划遭遇麻烦,许文龙仍是奇美的老板。事实上,既支持“台独”,又想在两岸经贸往来中大捞好处的“绿色”台商经常使用一些隐蔽手法,自己躲在幕后,找个代理人出面,就是常使的一招。
多数台商理解大陆的表态
对于大陆不欢迎“绿色”台商的表态,多数台商表示理解。北京一位台商说:“我们在一起议论过这件事。大陆应该这么做。我让你到我这儿来赚钱,你反过来做对不起我的事,这种事谁答应?既然是做生意,专心赚钱就好,政治的事少介入。”
也有一些拥护一个中国原则的台商表示,对像许文龙这样的人,大陆早就该有所表示,甚至有所行动了。上海一位做餐饮的台商说:“一面在大陆挣钱,一面支持‘台独’,这样太没道理了。”(程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