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15日在北京开始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体是指,在增强文化影响力的同时,加强对互联网等媒体的监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迅速成民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中国提出建设 “文化强国”的战略,旨在通过提升软实力增强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要求“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有关“文化体制改革”,中国媒体人士解释为“将市场经济化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加强党的管理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明确区分开来”。
例如在出版和电影制作等领域,为增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进一步推进民营化和市场经济化,这与以往完全归中国共产党宣传机构管理的情形有了很大转变。
【日本《东京新闻》lO月16日报道】题:中国要建成文化强国
决定中共重要施政方针的十七届六中全会15日在北京开幕。全会的主要议题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讨论如何加强中国文化,以抗衡欧美文化。
中国的经济实力升至全球第二,在国际政治和军事方面也蒸蒸日上,但在文化上却被好莱坞电影和流行文化压制,仍处于“文化赤字”状态。六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振兴电影、动漫和图书等文化产业,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中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之举可能还含有一个目的,在未来培育文化的过程中,打造出独特的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民众的爱国情怀,以尽可能阻止欧美文化渗入。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拜金主义和贪污腐败蔓延,中共还试图在伦理道德上提高民众的思想水平。
【新加坡《联合早报》lO月16日报道】题: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幕
中共最高决策机构中央委员会昨天开始在北京举行十七届六中全会。约370名中央委员与中央候补委员将在四天会期里聚焦文化体制改革,力图以此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应对社会道德滑坡危机。
按照公开的议程,六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换言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本次会议的两大主题。
中国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就进入改革开放的历程,但是在文化这个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的领域,其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大约在2000年,中共才开始从产业与市场的角度去考虑文化问题,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产业”在这一年首次写入中央文件。
两年后,中共十六大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拉开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此后几年里,中国政府将大量出版社、文化演出院团、影视制作单位等经营性文化单位从原来的“国家养”模式,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
将众多出版机构、文化院团等文化单位推给市场,这项政策最早推行时被解读为国家财政要“甩包袱”;到了近期,中宣部等文化与意识形态管理部门的动作显示,当局的目标是利用市场机制,培养一批兼具经济效益与竞争力,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企业。
本次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列为议题,说明中共要在推进文化市场化的同时,又保留对意识形态的掌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