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钟表大王"李秀恒:和深圳特区一起发展壮大

时间:2010-08-30 08:58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很难想象30年前,深圳还完全在计划经济的体系之下;而现在,她和香港自由贸易的程度不相伯仲。”

  香港“钟表大王”李秀恒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谈起深圳特区30年的发展,赞叹不已。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租金和工资水平上涨,工业面对经营成本高企的困境,而适逢内地改革开放,为香港工业提供了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让他们得以继续发展壮大。

  “当初很不想去内地投资,但无可奈所,当时香港请人难,而工厂大厦的租金和商业大厦差不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秀恒加入了第一波到深圳特区投资建厂的港商之列。

  “深圳、深圳,入到去,心都震!”李秀恒说,这是当时香港人对深圳的大体印象,既陌生又恐惧。

  1982年,李秀恒开始与深圳方面洽谈将工厂内迁,经过两年多筹备,李秀恒位于深圳坪山的工厂于1984年开始动工建设。

  李秀恒说,虽然地方政府对于港资企业在深圳特区投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所有的要求都尽可能予以满足,“只要你提得出、写得下的,他们就差不多都能帮你做到”,但当地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厂房的建设一开始就并不容易。

  李秀恒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工厂是建在耕地上,没有大路可以直达工地,所有的设备都要放在手推车上面,经过田基地,一部部地运进去。

  “建厂房首先要把发电机装好,要搬发电机,有了发电机,又要搬油渣、汽油,因为没有电什么也做不到。”他说,这与现在到内地投资,公路、水电设施齐备的情况分别很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初无可奈何下的产业转移,却令内地为港资企业提供了庞大的发展机会。他说,“内地有很便宜的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资源,我们可以每年将工厂扩大。”

  深圳毗邻香港,作为内地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几乎所有省份都在深圳设有公司和办事处,李秀恒说,这对其公司的业务发展极为有利。

  “这对我来说很方便,那时交通、资讯不发达,不可能各地跑,而很多省份均在深圳设点,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各地的业务往来都可以在深圳谈,我们白天上去谈,晚上返回香港。”李秀恒说。

  借着深圳这块跳板,李秀恒昔日在香港的小规模“山寨”厂,今天已发展成为年营业额逾10亿港元的金宝国际集团,业务除了成表制造及钟表零件贸易外,更扩展至电子、运输、金融及房地产等领域。

  根据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份有关香港制造业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香港从事制造业的厂商,从一间资本少和员工少的小厂,内迁后迅速发展成为在内地拥有成百上千员工的生产基地,同时在香港又设有财会、供销和设计研究部门的“前店后厂”式企业,仅在珠三角就有2万至3万间。

  20多年来,李秀恒的公司和深圳特区乃至整个内地经济一起发展壮大。他说,深圳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地进步。“天天都有转变,所以我很难说出她具体哪一阶段突然出现了特别的变化。”

  要说起感受最深的,李秀恒说是内地的办事效率和人的观念的改变。他表示,以前珠三角港资企业会聘用很多香港管理人员北上,随着时间转变,港资企业甚至已经实现了香港人“零管理”。“除了内地管理人员的意识慢慢提升,公司内部也形成良好的系统,只要跟从就行了。”

  在李秀恒看来,深圳之所以成功,得益于举全国之力带动深圳的发展。他认为,只靠深圳自身去带动深圳的发展是徒劳的,正是由于全国的贸易,所有省份公司的产品、技术、资源,都拿到深圳,因而带动了深圳经济的崛起。

  他说:“今时今日你不会觉得是怎样一回事,但是回想起30年前,再看今日,你不敢想象,深圳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记者 苏晓 张雅诗) 

编辑:冯江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