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深圳未来试验什么?

时间:2010-08-30 08:2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未来特区之‘特’不在于拥有多少优惠政策,而在于继续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

  “无论是研究改革,还是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我以为,作为特区的深圳都是必修的一课。”见到范恒山,是在他位于国家发改委的办公室里,面积不大的一间屋子堆满了各种文件和书籍。1988年进入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后,范恒山就一直从事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专项方案的研究制定和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方面的工作。

  2003年进入新组建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后,范恒山先后担任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的司长和地区经济司的司长,分别负责推进改革开放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正是基于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对经济改革与地区发展都有许多独到系统的见解。

  但他仍然强调自己只是“略知一二”。不过,谈到深圳,他的激情溢于言表。在很多关键时期,他就深圳改革发展都发表过一些重要意见,而在实践方面,他也受命做过很多推进深圳改革发展的工作。在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瞭望》新闻周刊专访了这位一直关心深圳发展的知名专家,以期待他能帮助我们厘清未来深圳的发展思路。

  特区还应继续保留

  《瞭望》:回望过去的三十年,深圳作为特区,究竟“特”在何处?

  范恒山:深圳特区之“特”,我以为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拥有特殊的权利;二是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正是国家给予了一些特殊政策,使得深圳这样的特区能够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把握实际的需要,把握国际化的潮流,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努力开拓和创新,推动了体制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探索中取得了特殊的成就。

  一方面,它通过探索,逐渐摸索出一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道路,率先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架;另一个方面,它推动了我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比较封闭的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促进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的形成。而正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带来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国家从比较贫穷向初步富裕的转变。

  可以说,深圳特区对全国的改革开放而言,起到了试验和示范的作用。而从国际角度看,还起到了宣传和展示作用。

  《瞭望》: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深圳特区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得益于国家所给予的特殊权利和政策?

  范恒山:从一定的角度看,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没有国家给予特殊权利和优惠政策,很多探索无法展开,深圳就会跟其他地方一样,不会产生特别的业绩,也不会对全国作出特殊贡献。但不要忘记,深圳人是身体力行者,国家给了权利和政策,还要依赖特区的能动与创造。

  因此,深圳人执著探索,不畏艰难,大胆开拓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深圳的发展还有其他许多因素的作用,例如全国各地的支持,这不仅包括全国各地许多人才涌到深圳,为深圳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作贡献,也包括面临困难时,全国人民的声援与支持。

  《瞭望》:深圳的改革先锋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的许多做法后来都被推广至全国。这是深圳的骄傲,但恰恰也是深圳的困境——当“深圳模式”成为“中国模式”后,还有必要保留这样一个“特区”吗?

  范恒山: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从浅层到深层,从局部探索试验到全面展开,特区在政策方面所能得到的优惠、其所拥有的先行先试的权利空间越来越少,这实际上也是我们选择特区先行先试的必然结果。在今天的环境下,特区可以做的,其他地区都可以做。可以说,特区之“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三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条件与基础。

  但另一个方面,改革开放过程还在走向深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成,建设现代化的任务仍很繁重,有许多矛盾和难题需要攻克。固然其他地区和深圳一样都具有了自主探索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权利,但其中仍有一个基础、经验、能力、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差异问题。

  同样的权利不等于拥有同样的基础和同样的能力。在这样的状况下,深圳特区仍然有作为特区存在的价值。深圳可以利用良好的体制机制基础,利用娴熟的市场经济操作技巧,同时也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等优势,在解决全国共同面临的难题面前,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继续发挥率先探索、率先解决难题的试验田、示范区作用。

  主动用好先行先试权利

  《瞭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深圳特区如果还要继续存在,那么将以什么为依靠呢?

  范恒山:虽然特区还应继续保留,但“特”的含义将会发生变化。这个“特”,肯定将不再是国家给予特殊政策,我甚至以为,它也不应该再依赖国家赋予的特殊权利,而应是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自觉地开拓创新。即所谓以特别之为,走特色之道,为自己开辟发展天地,为全国树立光辉典范。

  道理很简单,在整体上已经全面改革开放的情况下,国家不能再厚此薄彼,仅仅给予特区优惠政策和特殊的权利。何况,在如今的政策环境下,国家所能给予的优惠政策的空间也已经很小了。而且,依靠优惠政策所取得的成就,往往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瞭望》:但是全国目前有类似先行先试权利的地区好像也不少?

  范恒山:我上面已谈到了,改革开放到今天,各个地方都具备了同等的机会,包括先行先试的权利。当前,改革的进程还远没有结束,现代化的进程也还远没有结束。从现在到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还有比较大的距离。在这一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探索和试验。

  从国家层面看,既可以把某些先行先试的权利继续赋予给特区,但也可以把这种权利赋予给非特区。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实施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和区域规划,针对着一些具备条件的重点地区提出了推进改革与发展的特殊思路和具体要求,在其中也赋予了他们在一些方面先行先试的权利。这些地区中也包括深圳。

  但我想强调的是,深圳需要国家赋予,更需要的是自我担当。深圳要从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出发,自觉承担起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先行先试的重任。同样是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在过去,深圳更多是外部给予的。而在今天,深圳则更要靠内部自觉创造。这是深圳特区“特”性的重要转变,也是特区继续存在的根本价值。

  我要说,深圳继承自己敢于开拓创新的优势,继续承担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使命,不仅是大局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优惠的政策没有了,作为特区要进一步发展,要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更多地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先行先试,去建设富有效率的体制,去开创一条优越于人的发展道路。

  行政体制改革将成为“试验”重点

  《瞭望》:如果在未来,深圳还要做一个试验田的话,您觉得需要“试”些什么?

  范恒山:概括而言,试的领域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可以说是“计划”之中的。迄今为止,我们还只是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是不成熟、不完善的。我们提出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距这个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几乎在涉及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所有方面,我们都还没有改革到位,因此,需要参照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深入探索。

  比如说,我们现在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建设就没有到位,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还是基本上由行政任命的。再比如说,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具普惠性,也没有做到均等化,在操作上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不能做到随着人口的流动实现合理的接续转移。在《珠三角地区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对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对深圳特区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任务,很多都是从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需要出发的。

  第二个方面是“计划”之外的。我们是在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特殊的国情、特殊的要求使我们面临特殊的任务与挑战。而深圳走在前面,就必然先行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深圳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可以围绕这些难题率先进行探索,提供解决的路径与办法,为其他地方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经验、起示范作用。

  这两个方面,一个是按照市场经济的目标框架去完善,一个是基于解决碰到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去探索。可以说一个是目标导引,一个是问题导引,但都是需要有人去先行先试的。这就表明,深圳通过自身进行先行先试仍然是具有很大的空间的。

  《瞭望》:对于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说,行政体制改革越来越重要。过去的三十年,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深圳特区“杀出了一条血路”。那在未来,深圳可不可以在行政体制方面有所作为?

  范恒山:当然可以了,并且我认为深圳应该勇敢地担当起这样的重任和职责。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一定层次,必然要求行政体制作出相应改革。事实上,今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已在多方面受制于行政体制改革。目前,行政体制改革从总体上看,处于滞后状态,很多关键方面亟须向前推进,这在全国是如此,在深圳也是如此。

  早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就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论是从深圳自身的需求看,还是从发挥其对于全国的示范作用看,深圳都有必要把行政体制改革作为今后改革的重点,作为先行先试的重点,走在前面,在建立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制政府方面积极摸索经验。而深圳也有条件做到这一点。

  未来改革要立足于实现“四化”

  《瞭望》:有一种观点表示,今后深圳要从“改革先锋”向未来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城市转变,对此您怎么看?

  范恒山:我不认为这两者之间是递进关系,它们遵从的不是一个参照系,因而不存在着谁向谁转变的问题。深圳下一步的改革开放,究竟应用功于何处,我个人以为可以围绕实现“四化”做文章。

  第一是国际化。这包括经济关系的国际化,即深圳的经济发展要向国际水平看齐,真正融入国际市场,适应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成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包括运行规则的国际化。就是说要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办事,在规制上与国际通行的做法相衔接,而这不仅仅涉及到经济运行规则,也涉及到社会管理规则和政府服务规则。

  第二是一体化。一体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参与全球与区域合作交流的基本途径。所谓一体化,通俗地说就是没有人为阻隔,没有行政壁垒,各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要素流动,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重要方面能协调互动,统筹安排。一体化的核心是协调发展,即实现城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的协调发展。

  第三是均等化。核心是两个方面,一是要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让全体公民都获取相应的公共服务。这既包括教育服务、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视同仁,也包括财政金融等方面服务的同等对待。另一个是要努力实现发展机会的均等化,就是要给所有社会成员在实现发展和获取收益方面提供平等的机会。在这方面,要尽力形成一种类似于彩票买卖的机制——虽然中奖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人,但谁都可以去买,不会对购买者的身份有限制。

  第四是规范化。通俗而简要地说,就是一切依据规则行事,一切都在阳光下操作,对一切管理对象都一视同仁。要通过改革,实现从口头指示管理、行政命令管理、一般会议决策管理、红头文件管理等转变为依靠规制管理、依据法律管理,为社会成员提供一个预知的、透明的、统一的法律制度和环境。

  深圳就是要致力于这四个方面,在这些方面发挥试验田的作用。当然,深圳要努力取得这些方面探索的成功,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你不仅走在先,而且走得好,特区的价值也就真正体现出来了。(记者尚前名 实习生陈璟彦)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冯存健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