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两岸经贸论坛综述:为两岸和平繁荣贡献心力(2006)

  时间:2007-09-14 14:06    来源:人民日报     
 
 
     4月15日下午4时,北京饭店大宴会厅,在热烈喜庆的气氛中,在与会者雷鸣般的掌声中,两岸经贸论坛落下帷幕。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了凝聚与会者智慧和共识的《共同建议》。中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和通报的大陆方面进一步采取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大陆的善意和诚意,获得了热烈反响。

  两岸经贸 互惠互利

  去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并与胡锦涛总书记举行会谈,双方达成五项共同愿景,举办两岸经贸论坛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论坛原计划于去年12月在台北举办,但由于台湾当局的故意阻挠,大陆经贸代表团未能赴台,以致两岸经贸论坛未能在台北举办。今年3月,经双方商定,两岸经贸论坛4月14日和15日在北京举行。

  两天来,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围绕“两岸经贸交流与直接通航”这个主题,就“在全球化浪潮下,两岸经贸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两岸直航对产业发展策略、企业全球布局的影响”、“两岸观光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两岸金融交流与两岸经贸发展”五项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研讨过程中,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家对加强两岸经贸交流,加快两岸优势互补,实现两岸直接通航,促进两岸共同繁荣,有着共同的体认。

  台湾著名经济学家、台湾大学前校长孙震表示,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增长快速,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台湾如顺应市场形势,消除投资大陆与两岸贸易的障碍,发展对大陆的投资与贸易关系,最能从大陆的快速发展中得到利益。大陆亦可经由台湾拓展贸易关系,获得源源不绝的技术进步。孙震说,台湾如自我设限,为两岸经贸增加成本与不便,将使欲以台湾为基地、拓展包括大陆在内的东亚地区事业的投资却步,亦将使大陆台商被迫形成自给自足体系或另作布局,最终舍弃在台湾的母体。大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两岸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两岸是同一民族,有共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在同样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取得的成就和所犯的错误都会很类似。如果我们能够借鉴台湾在提升产业素质、改善对外开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就能少付很多学费。大陆要实施“十一五”规划,如果有台湾企业或朋友一同参与进来,会使“十一五”规划落实得更好。吴敬琏说,如果大陆产业顺利升级,也将为台湾同胞在大陆这个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家园中进一步大显身手创造更大的空间,提供更好的条件。

  直接通航 民之所望

  不断扩大的台湾农产品销售,需要最便捷的交通保障;面临激烈竞争的台资企业,亟待直航的支撑;盼望振兴旅游经济的台湾观光业者,正对直接通航翘首以待……15日上午,两岸直航专题研讨,掀起了论坛高潮,短短两个小时,有18位学者、业者争先恐后,就两岸直航对台湾产业发展策略、企业全球布局的影响登台发言。台上妙语连珠,台下鼓掌呼应。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林祖嘉指出,两岸直航每年可节省310亿元新台币成本。直航有利于台湾吸引外资、台商合理布局两岸、扩大台湾服务业发展机会,也有利于台湾融入区域经济。来自高雄的“立委”侯彩凤则表示,直航是南台湾人民期盼已久的事情,高雄有小港机场,有优良深水港,是台湾重要的工业区,两岸直航将带动台湾南部的经济发展。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祥说,两岸同胞心灵越相通,两岸的距离就越短。他呼吁两岸尽快建立定期航班和包机定期化、常态化,加快两岸航空业者合作步伐。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华晓红认为,“三通”已不存在“研究需要”,而是如何实行,台湾当局以类似“公权力”之类的借口,拖延两岸“三通”进程,实在没有意义。在智慧与激情的碰撞中,大家认为,扩大两岸经济交流,早日实现“三通”,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应当以民为本、为民谋利,把有利于两岸同胞福祉的事情办好。

  成果丰富 反响热烈

  15日下午论坛闭幕式上,中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和通报的大陆方面进一步采取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获得了与会者热烈的反响。新党“立委”雷倩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她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15项政策措施再次说明大陆对台湾同胞的诚意和善意。尤其是大陆承认台湾学历,对台湾学生参与大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也给他们的人生规划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潘锡堂对记者说,15项政策措施非常务实,也容易操作,一定能够嘉惠台湾民众。

  两岸经贸论坛的举行,也受到岛内舆论的积极评价。台湾《联合报》14日发表文章指出,连战一行不仅人数众多,且成员都极具代表性,尤其是岛内大型企业都派代表出席,用行动支持本次两岸经贸论坛。文章说,由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当前陷入“政冷经热”,迟迟无法恢复协商,更无法解决两岸经贸中的一些问题。透过两岸经贸论坛沟通,不失为务实之策。文章说,这次两岸经贸论坛舞台大,国共两党参与,再加上两岸工商界及各界人士共同参加,将汇聚的民意用在多项经贸开放措施上,既争取民意,也使得各项开放政策更具合理性。

  《中国时报》15日发表社论指出,两岸经贸论坛至少有几个现象相信执政当局不会低估:第一,国民党透过两岸经贸对话所打开的双赢论述空间,以及所获得的民意支持度,已经不是绿营的“卖台说”或“红帽子”所能阻挠了;第二,大企业已经摆明了开始选边站。这次出席两岸经贸论坛的50余家大企业,有许多负责人已经不再避讳而选择亲自出席,他们的产值加在一起已经接近台湾总产值的五成,换言之,不论扁当局未来要对这些大企业怎么积极管理,已经挡不住他们西进布局的步伐了;第三,随着国共经贸对话的次第展开,若干措施的推进已经逐渐不再理会台湾行政部门的政策拦阻,直接绕过政治而行了。当越来越多的两岸经贸互动绕过行政部门而自行运作,行政部门将会发现,他们不仅无从积极管理,而且将在两岸互动的过程中快速被边缘化,他们所最怕碰到的“去政府化”现象,恐怕将真的成为现实。

  台湾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莲福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台湾人民要求安居乐业、生活稳定,厌倦政治动员,民心希望以温和理性取代激情对抗。两岸经贸论坛是释放善意的平台,是理性的平台,台湾民间是给予积极评价的。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王高成对记者说,加强两岸经贸交流,缓和两岸关系,是台湾民心所向,要对两岸经贸实行保守管理是不得人心的。台湾执政团队13日迫不及待地出招,先给自己做危机解除,此举印证了一个问题,即两岸经贸论坛已经产生了冲击力。如果这一论坛持续办下去,还会产生机制性效应,建立了这一对话平台后,将为大陆提供宣示对台政策的管道,对缓和关系、增加互信有积极作用。王高成以肯定的口吻说:“加强两岸经贸交流,是大势所趋,反对者就会四处碰壁。”

  今天坐而论,明天起而行。两岸经贸论坛成果的实践,对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推动两岸同胞携手合作,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关系,实现两岸共同繁荣,促进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人民网记者 吴亚明 孙立极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李艳波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