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本网副总编就宋楚瑜清华演讲专访台湾问题专家(实录)

  时间:2005-05-11 13:45    来源:     
 
 

  
              点击视频            

  刘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重大和基础课题研究中心主任。发表作品有《民进党执政状况研究》、《国民党在台50年》、《从"执政"到下野》、《蒋介石大传》、《蒋经国全传》等。

 宋楚瑜清华演讲及本网副总编专访台湾问题专家视频、图文

  本网副总编吴彤: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中国台湾网,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的台湾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的刘红教授,来就宋楚瑜刚才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接受我们的专访。同时,我们也开辟了网上的互动,希望大家就有关的问题和大家关心、感兴趣的议题通过文字转发给我们。欢迎刘红教授,请刘红教授向大家讲几句话?

  刘红:各位朋友,我也是第一次担任这个角色,所以不知道回答的大家满意不满意,我们一起来讨论吧。

  本网副总编吴彤: 在我们今天专家访谈在线直播的过程当中,新浪网也将进行全程的文字和UC直播。刚才宋楚瑜主席在清华大学进行了演讲,我们都看到了,这个演讲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应该说清华大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它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就在这个讲台上,刚才宋楚瑜发表讲话的讲台上,曾经有多位政坛显要、学术大师在这上面发表他们的演讲。包括我们最近知道的美国总统布什,前总统克林顿,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还有许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天宋楚瑜先生也站在这个讲台上,来发表他的演讲,对我们来说,这也是很恰当的。应该说是完全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种传统的礼仪和方式,这个方式我们觉得还是很恰当,很好的。

  实际上清华大学本身就“生产”了许许多多的名人和大师。在宋楚瑜一行他们踏上大陆开始,就已经无时无刻体现到清华人的无处不在。比如说他刚才在演讲当中说到了朱自清,朱自清先生曾写下了许多著名的散文名篇,是那么地抒情和难忘。比如,在他游览的南京秦淮河,朱自清写下了他的散文名篇《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他刚离开的南京,朱自清著名的散文《背影》就是在那里有感而发描述了中华民族父子情深的那样一种感情;今天他踏上的清华园,在清华园里面我们知道那里面有他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

  在开场白之后,请教刘红教授第一个问题,宋楚瑜在他演讲第一部分讲到了,台湾经济的奇迹,讲到了台湾的经济建设,我想就这个话题请刘教授为我们谈一谈台湾的经济建设。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刘红 :应该来讲,台湾在经济上确实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我们都去过台湾,那么我们从飞机以后,以及从北到南在岛上的时候,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台湾的经济。可以说台湾从日本强占下收回祖国以后,当时的台湾因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撤退前的破坏,台湾经济可以说是千疮百孔,无论是工业、农业要跟它的正常年代比的话,都衰退了很多。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从回归祖国的那一日起,可以说大陆就开始全力以赴支持台湾经济的恢复建设了。当然我们知道,台湾经济在那几年的恢复过程中,正好碰上了大陆的内战,到1949年10月以后,国民党上层一批经济要员到了台湾,这时候又给台湾经济带来了困难,原来600万人口的台湾地区,现在增加了200万人口。在当时台湾处于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台湾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现在进入了经济的起飞阶段,我们谈台湾问题,要谈台湾经济起飞的原因:

  一个是国民党上层集团到台湾的时候,把当时他们所控制和掌握的,储备的黄金、银元和美钞都搬到了台湾,并把在大陆能够拿到的各种战略物资、生产物资、生活资料都搬到了台湾。当时有人回忆,他们是一斤面粉、一纸张都要运走,就在上海战役的时候,蒋军指挥之下运走的物资应该有1500船,他在大陆最后运走的黄金、白银、美钞和各种物资,应该说是他经济起飞的一个物质基础。
 
  第二,国民党上层在去台湾的时候,在带走的200多万人中间,有30万人才,各种各样的人才,包括高级知识分子,包括很多技术工人,包括很多工商业者。台湾他们现在也讲,不能小看过去那一批工商业者,因为他们去了台湾以后,只要有资金有市场他们马上就能生产。我们要看到,带去的人才对台湾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说到人才,还要特别点一下,当时去了60万的军事人员,这60万的军事人员就成了当时台湾国民党经济建设的主力。别看他们是军人出身,年龄大了就退伍了,他们在国民党方面的组织之下,从事最艰苦的基础建设,一直到现在还发挥着的巨大作用,对台湾影响很大的。台湾穿越大山小山的6条横贯公路,都是这些退伍老兵建的,这是人才。

  第三个应该要看到,台湾经济之所以这么快发展,是因为有美国的援助,美国从50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1969年,每年都有固定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这个应该成为台湾经济发展起来的重要的外援之一。

  第四个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两岸同胞的创造性的劳动。一个是国民党上层集团从大陆带去的200多万各种各样的人才,另外还有在岛内的当时600多万的劳动者。他们共同以他们的智慧,创造性的劳动,创造了台湾经济。

  我觉得要谈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因的话,恐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说在台湾,国民党方面到台湾的前40年间,他们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策,可以说他们从政治上、政策上给台湾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证。

  我们看在这前40年间,台湾经济决策失误的很少,从最早的经济恢复,慢慢的来料加工,大进大出,然后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整个决策过程失误的很少。我看台湾经济的发展起码有这几点原因。
 
  再讲到台湾经济,它在这几个基础上发展比较快,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也就是说到蒋经国先生病故,1988年的时候,台湾的人均国民产值超过了1000美元。我要解释两点,第一点就在李登辉的12年,台湾的经济继续保持上升的状态,但是我们要看到当时的李登辉,他们把主要的决策精力放在搞“台独”、放在挑衅两岸关系和恶化两岸关系上,可以说在李登辉的后期,在政治为经济服务上,在保证台湾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上面,要跟前面蒋家父子的40年来比的话,这个差距就很大了。
 
  最近5年,前3年进入衰退阶段,近两年台湾经济在低速缓慢恢复阶段。这两年来,台湾当局推行的执政路线,他们推行的经济政策、福利政策,大陆政策都没有为台湾经济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可以说,就这几年来讲,台湾的经济,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是属于很好的阶段。

  本网副总编吴彤:刘教授果然是名不虚传,对台湾经济的了解,包括这些数据的来龙去脉都掌握的非常清楚,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我再补充两点,第一,台湾当初实际上它经济发展的黄金的阶段是在蒋经国先生的领导之下,然后又抓住了世界产品的换代的趋势,本身是一个海岛型的经济,既没有资源,又没有能源,就搞外向型的经济,搞了大量的来料出口加工,在那几年当中,他的经济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十几的增长,成为了亚洲的四小龙之一。

  顺便我再说一句,当蒋经国领导的台湾人民正在用中国人的那种拼搏精神发奋图强拼经济的时候,“台独”分子在搞什么呢?他们搞“党外运动”,制造岛内不安定等等,实际上,当时对台湾的经济实际上起到了一点不安定的作用。这是要说明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觉得必须说明,台湾经济奇迹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台湾两千多万人民用自己的亲情劳动和自己的智慧去打拼换来的。而对于台湾经济的发展和台湾经济的成功,我们大陆的同胞同样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因为他们也是中国人,他们的成绩也是中国的成绩,他们也会感到骄傲,就像上海的经济一样,这是两岸人民共同的骄傲。

  网友:您如何看待宋楚瑜先生说的“台湾意识”?

  本网副总编吴彤 : 我说一下宋楚瑜先生讲的这个“台湾意识”,他说不要把“台湾意识”和“台独”划上等号,“台湾意识”是在长时期的,历史脉络中自然形成的认同台湾人根底的情感,“台独”是把台湾跟大陆割裂的一种企图。请刘教授谈谈看法。

  刘红 :大陆从来没有把“台湾意识”和“台独”等同起来,应该非常明确地强调“台湾意识”和“台独”的原则不同,本质不同,我非常同意宋楚瑜先生和刚才吴总编,关于“台湾意识”的说明。
 
  我觉得“台湾意识”是很正常的一种东西,这一次宋楚瑜先生先回了湖南老家——长沙湘潭,才来的北京,他回湖南的时候,我也去了湖南卫视,湖南也有湖南意识,他们对湖湘文化非常地推崇。我不知道吴总编贵府是哪儿?

  本网副总编吴彤 : 天津。

  刘红: 你回到天津肯定有天津意识,我老家是江苏,我回到江苏也是,那样的风俗环境,还有方言,就造成了很正常的一种意识。我想“台湾意识”它出现,它作为福建对面的一个岛群的话,产生一种想法和意识是很正常的。

  如果我们先谈了一个地方意识产生的普遍性的原因,从矛盾的普遍性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们也可以看到“台湾意识”还是有它的特殊性的。从这种“台湾意识”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到:
 
  首先,台湾本身是一个移民社会。我们看,在最早的时候,台湾当然跟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最近有关部门要推出一个共同的家园,关于台湾问题的一个图片展览,里面有一幅图片非常好,就讲了两岸之间的地理位置的变迁,一看这个图片就非常地清楚,什么时候台湾和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的运动,台湾海峡产生了就产生了台湾,在它还连在一起的时候,那里就有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在那里生活了。那么这400多年前,大量的福建、泉州和漳州,广东的潮州,福建和广东这三个州的民众他们大量地移居台湾,拿我们现在的话,这叫移民社会。事实上台湾今天的民众,分成四大块叫外省、闽南、客家、高山族或者是“原住民”的。当两岸连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大陆来的移民集中在一起,他们在那里建设下去,发展起来了,他们肯定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意识,这是他们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第二,它的特殊的经历。移民,尤其是广东、福建移民到了台湾以后,他们的创业是非常艰苦的。在大陆的支持下,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到清朝中期的时候,台湾很快发展起来了。在发展起来以后,我们知道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一直对中国台湾有侵略的野心,所以他们挑起了甲午战争,通过战争强迫中国清朝政府割让台湾,也就是说台湾又在外国殖民的统治下痛苦生活了50年。再往前讲的话,在它开发的早期,有过荷兰人的统治38年,有过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地区统治21年,这些外族入侵的历史也对台湾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说到“台湾意识”,我们也应该承认另外一个现实,确实是国民党上层在1949年10月到了台湾地区以后,他们在政治上,在政策上推行了一些过激的措施,或者说拿这个话来讲,叫歧视,就是在政治上限制了很多台湾同胞的权益,这样的话“台湾意识”就越来越强。“台湾意识”它的内涵主要是台湾要发展,台湾在发展的过程中,台湾优先,要保证台湾同胞的利益。这些大陆都是非常同情和非常支持的,这个也算属于正当的要求,也是台湾特殊的社会、特殊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以后,产生的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
 
  所以大陆在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推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八项主张”,“四点意见”为核心的对台方针政策,它的重点就是尊重台湾同胞的愿望,它的核心就是确保最后的和平统一,本身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就是建立在尊重台湾同胞要发展、要和平、要安定、要发展的民意基础上的。
 
  当然我们要看到确确实实台湾意识到今天为止已经被“台独”分子所利用,这个我们也要看到,李登辉12年和民进党执政这5年来,他们的很多实质“台独”的主张,渐进“台独”的主张,包括下一步有人在暗中推动的“法理台独”,都是借着“台湾意识”和“台湾民意”这个口号推出来的,这个招牌,这个口号推出来的。

  所以我们要看到,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来分析和对待“台湾意识”的话,很容易被“台独”分子和“台独”势力所利用。当然了解一点对台湾同胞来讲也放心,尽管有“台独”分子在利用“台湾意识”,利用“台湾意识”来推进“台独”,但是大陆对这一个问题,对他们之间的不同和界限是非常清楚的。

  我们看这一次连战和宋楚瑜先生来以后,他们都在一些场合强调了一个“台湾意识”和“台独”意识不同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他们两位先生在观点事实上,我个人认为是很准确的。那么大陆也是在这样做的,从来就没有把“台湾意识”和“台独”划上等号,对它们的本质、原则区别一直是非常清晰的。正是因为考虑到了“台湾意识”的存在,正是因为考虑到“台湾意识”跟“台独”的不同。所以你看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推出的对台政策来看的话,非常明确,就是要保护台湾同胞的利益,要保持两岸的共同发展。就像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只要有利于台湾同胞的,只要有利于两岸交流的,只要有利于台海和两岸地区和平和统一的大陆都愿意去做,这一点就把“台湾意识”和“台独”意识之间的不同清清楚楚划分出来了。
 
  本网副总编吴彤 : 我在实际交往当中,在和台湾民众的实际交往当中,我曾经接触过一部分台湾的“原住民”同胞,他们的“台湾意识”很强烈,但他们的这种意识不能和“台独”划等号,是完全不可以的。刘教授刚才讲到了这些年来台湾的“台独”分子利用“台湾意识”,利用这个本土意识来对抗中华民族的意识,来对抗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然后挑拨族群,造成了岛内动荡不安,这也是岛内的“台独”势力得以延续的这么一个原因。应该说连宋两位主席他们都有“台湾意识”,他们同时到大陆来寻根,他们在皇帝陵前,在千年的古柏前证明了都是炎黄子孙,这并不排斥他们具有“台湾意识”。因此我们说在“台湾意识”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是能够把它辨别得很清楚。宋楚瑜先生讲到的这个我们觉得也是很正确的。
 
  网友:谈谈两岸清华大学近些年的交往?

  本网副总编吴彤 : 在这里我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在台湾的新竹也有一个“清华大学”,名字完全一样,这个“清华大学”就是我们刘教授刚才讲的,当年蒋介石从大陆带一批人过去,其中有30万知识分子和一些工商界的精英,带过去的教育精英,他们就在台湾重建了新竹的“清华大学”。
 
  刘红 : 应该说就是清华大学的人。

  本网副总编吴彤 : 对,这些年来他们进行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和来往,比如说在清华大学经营和管理学院每年都有来自新竹清华和台湾中山大学的知名人士来往、讲学和开展研究。比如说台湾有一位大学教授,还利用学术的休假期间到清华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在2002年9月,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与新竹清华的科技管理学院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书,打开了两个学院合作的局面。另外90年代举行了两岸三地管理教育讨论会,2004年举行的才智未来两岸三地台湾经济和两岸经济发展论坛,都在台湾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清华大学法学院还成功地举办了两岸的模拟友谊赛等等。

  台湾清华大学前任的校长也以台湾清华校友理事长的身份在2000年4月下旬回到北京参加了清华大学90周年的校庆活动,这个事情很有意义,是两岸的清华大学第一次共同举办校庆活动。其实合作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再讲一个趣事,台湾有一个清华,大陆有一个清华,在美国一位学术界的学生就发生了这么一个趣事,他错把写给台湾的一位教授的信寄到了北京的清华,通过这件事情,外国人对中国有两个清华大学搞不清楚,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两岸的清华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是一家人。两岸的清华实际上也是海峡两岸教育界的一种缩影。
 
  网友:宋楚瑜在演讲当中讲到,“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同时也讲了“台独”并不是亲民党和台湾应该有的选项。这个请刘教授谈谈看法?

  刘红 : 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个说的是“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我们看“台独”,应该来讲,它也算历史悠久,在台湾(上个世纪)回归祖国的时候,就开始在一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怂恿之下起来了。“台独”在台湾问题出现的前40年里面,一直处于非法状态,主要活动地点一开始(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是在日本,后来就向美国和欧洲蔓延。

  那么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李登辉开始在台湾地区执政以后,他是怂恿和扶持“台独”。李登辉12年应该说是“台独”急剧蔓延的时期,“台独”从违法变成了合法,李登辉一方面直接扶持“台独”力量,另一方面又利用它控制着权利,极力打击和反对“台独”的力量。所以说在“台独”和反“台独”的力量对比就发生了变化。我们知道到2000年3月18号选举的时候,李登辉一方面把反对“台独”的国民党这一边变成了制造动荡、制造分裂,使得国民党一分为二。另一方面由暗中资助陈水扁。在这种不正常力量的对比下,在2000年3月18号,坚持“台独”党纲的民进党上台,“台独”经过几十年蔓延之后,变成了台湾的执政势力。
 
  但是我们要看到,“台独”在台湾地区的执政并没有给台湾带来任何好处,或者说这4年多的执政更加证明了“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首先我们看,这5年来,“台独”民进党方面,在李登辉和台联党这些极端“台独”势力的支持下,坚持“台独”挂帅,坚持“台独”意识自治,恶化两岸关系,引起了岛内社会、经济、民心的混乱,岛内政争不断,使得岛内缺少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和稳定的条件。可以说这5年来“台独”的执政给台湾社会和台湾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是执政的现实。“台独”执政以后,具体的执政成果说明,“台独”就等于是动乱,“台独”等于就是死路一条。

  第二,“台独”你要搞下去和走下去的话,是在制造更大的危害。我们说你先是全面利用行政权力全面推进“台独”,渐进“台独”。我们知道从2003年5月20号以后(“台独”势力)又提出了“公投台独”,接下来在法理“台独”上走得越来越快,把主要执政的重点放到了如何落实“一边一国论”上面,这样的话,事实上就是在制造要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重大事变,这就意味着战争——“台独”就是战争,分裂没有稳定。所以你“台独”势力,“台独”分子,你如果按照你的“台独”时间表走下去的话,实质上就是把整个台湾社会推向灾难之中。当然了你这样走下去的话,你“台独”肯定是死路一条,给台湾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所以无论是从它的历史发展过程看,还是同它的执政以来的执政具体的实践成果看,还是从“台独”下一步分裂中国的目标看,对它来讲都是走不通的一条死路。

  我觉得连战先生和宋楚瑜先生事实上都对“台独”是一条死路提出了严正的警告,他们这种警告事实上也是根据两岸关系的现状,两岸实力的对比,尤其是岛内的民意的呼声,岛内的主流民意提出来的。可以说是比较务实和积极的分析和看待两岸关系,和岛内政局的结果。

  至于宋楚瑜先生讲,亲民党从来没有把“台独”作为他们自己的政治上的选项,没有作为他们政治上奋斗的目标。我觉得这一点亲民党是做的不错的,可以说这四年多来,泛蓝军包括国民党、亲民党还有新党,特别是更广大的反对“台独”的民众,他们一直是坚持在反对“台独”的第一线。

  如果说亲民党的话,亲民党4年多来,积极支持也配合了泛蓝军的反对“台独”的任何一场战役,可以说这4年多来,只要“台独”分子提出什么“台独”主张的话,只要有什么“台独”行为的话,亲民党和国民党,和台湾的绝大多数都能站出来披露、批判和斗争。

  本网副总编吴彤 : 我们认为这是亲民党可以和中国共产党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昨天我们注意到,胡锦涛总书记在莫斯科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因为他在莫斯科出席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同时还关注着亲民党代表团来大陆访问。他提到了一个是赞成一个中国,认同“92共识”,反对“台独”,这三点就是亲民党能够和中国共产党进行交流的基础。那么就是说赞成什么,认同什么,反对什么,这事实上也是党内政党的一个试金石,在这些问题上是含糊不得的,我们也看到了亲民党从成立以来,在这些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鲜明,确实是一个岛内反“台独”的坚定的政党。

  现在我们在进行视频UC直播和文字直播的过程中,有很多网友都纷纷向我们提出了问题,这些问题用一句BBS上常用的话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网友:我们是不是可以提一些今天演讲之外的问题?

  本网副总编吴彤 : 我在这里抱歉向大家说一下,最好不要离演讲很远,本来时间有限,提的问题有限,如果你提了与今天问题很远的问题,就使得今天的访谈不是太集中了,大家提的问题尽量不要离宋楚瑜先生演讲的问题太远。
 
  下一个问题,宋楚瑜先生在刚才讲的了这么一段话,两岸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就是找出双方最大的公约数,我相信我们有智慧找出两岸最大的公约数。他后面又没有讲说公约数是什么,现在我想请教刘红教授,您认为两岸最大的公约数是什么呢?
 
  刘红 : 我觉得我们先讲两岸关系,今天一些主要的问题,然后我们来看如何解决主要的,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应该说就是基础,解决主要问题的途径和基础应该就是最大的公约数。
 
  应该说两岸关系从目前来看,一个就是它出现了两种方向,一个就是政治上这种僵局一直没有得到缓解,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以后,两岸关系处在交流和交往的阶段,两岸关系发展很快,特别是到1992年11月,当时海峡两岸形成了“92共识”,所以两岸之间的尤其海协和海基会的对话,就有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和政治基础,所以两岸之间的对话一直在正常的进行;那么到1995年6月,李登辉到美国活动,公开挑衅、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以后,两岸关系就进入了政治僵局,到今天一直没有缓解。
 
  所以今天第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缓解两岸关系的政治僵局,江泽民主席的八项主张里面提出的,应该就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进行谈判,也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个四点谈话里面一直强调要增加政治互信,恢复两岸政治协商,这是从政治上来看。

  第二从交流上来看,尽管目前交流已经达到很高的层次,无论是从数字上来看,幅度上来看,领域来看,都已经到了很高的层次了,现在的任务就是如何把两岸交流、交往,建立一个稳定的机制,克服现在交流、交往中,比如说有人设置人为的障碍,政治上的障碍进行限制,有些没有开放,有些政治交流和交往还是片面的这些,比如说“两岸三通”还没有通,这个交流交往要上一个台阶。
 
  看今天的两岸关系,事实上是两种歧视,一种是政治僵局需要缓解,一个是两岸交流需要提高层次。就这两个问题来讲的话,我们说这一次宋楚瑜先生和中国共产党胡锦涛总书记的会谈有什么成果的话,肯定就这些问题要有具体的成果,我们就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他们的“新闻公报”来讲的话,事实上主要内容都是围绕这两个内容来展开的,一个是如何建立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尽早在“92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的谈判;一个是重点是建立两岸的合作机制。

  我们看“新闻公报”的三个共识,五个工作都是围绕这两个机制展开的,这两个机制的重点,或者说吴总编提出的最大公约数,就是“92共识”,就是一个中国。两岸要恢复谈判,要建立和平机制和稳定发展的政治架构,需要在“92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的政治谈判。所以我说“92共识”应该是吴总编提出的,宋楚瑜先生提到的什么是最大公约数,这个是最大公约数,两岸的事务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只要能够做到承认“92共识”,承认两岸事务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我想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包括大家提出连战先生来了,宋楚瑜先生来了,后面谁谁来,谁谁都可以来,只要在“92共识”,实际上就在两岸公约的最大数,找到公约数以后,两岸关系哪个党都可以来,和平统一都可以实现。

  本网副总编吴彤 : 讲的非常好,我觉得两岸最大的公约数只能是“92共识”和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个共识和公约数,以前是不成问题的,只不过这些年,曾经受到了台湾当局的某些人和一些“台独”势力的激烈反对。但是这个公约数如同宋楚瑜所讲的它是一个数学上的一个定理的话,并不因为某些人他们的反对就可以进行改变,公约数永远就是公约数。

  网友:这次宋先生来大陆,给台湾当局和台湾人民有什么大的影响呢?

  刘红 : 这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这一次两岸的政党交流的问题,或者说这一次两岸政党的交流会给两岸带来什么样影响的问题。

  这一次宋楚瑜先生紧跟着连战先生来大陆,给台湾当局和台湾人民有很多的启迪,给两岸关系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首先一个,实质上我觉得这一次两拨政党交流的高潮:宋楚瑜先生明天和胡锦涛总书记的会谈,以及在4月29号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先生的会谈,这两次会谈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双方重新再次肯定“92共识”。也就是说给台湾当局也好,给台湾人民也好,给他们的一个重要的启迪就是“92共识”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的基础。
 
  我们知道,“92共识”在1992年11月形成以后,那么在岛内有一部分人是在否定,甚至采取了很多极端的言行来进行否定,但是“92共识”是客观存在。

  这一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和亲民党的交流,等于就是给台湾人民和台湾当局重新再一次肯定了“92共识”,宣传了“92共识”,落实了“92共识”,也就是给台湾同胞看到,只要你在“92共识”的基础上走下去的话,两岸关系就有前途,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再次肯定了“92共识”的存在和它巨大的政治作用。
 
  第二我觉得这一次政党交流也向台湾当局和台湾民众提示了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两岸交流是大势所趋,两岸交流是民意所望。
 
  这个问题本来这26年来,我前面讲过两岸交流发展的很快,可以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不同的领域都进行了,但是我们要确实看到,岛内一些人,李登辉和台联党一直在制造人为的阻碍,干扰两岸交流。比如说谁讲两岸交流,谁到大陆来参观访问,谁有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这批“台独”分子就给他们扣上帽子,是“卖台”,是连共卖台,充当共党的工具。现在国民党和亲民党他们到大陆来进行政党交流,等于就是在岛内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两岸交流的氛围,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两岸交流的条件。也就是说今天你还想要用卖台,还想要用统战阴谋来阻碍两岸交流在岛内已经没有市场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事实上这一次两届正当交流都是就两岸关系中现在最迫切的两大问题,一个是如何建立两岸和平发展、稳定的政治架构;第二个是如何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从我们已经看到的公布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会谈的公报里面已经就如何建立这两大架构提出了三个共识,五项工作。所以我觉得这两个针对目前两岸关系中最重要的两大架构的(共识),如果能够为民进党当局所接受,如果陈水扁他们能够在“92共识”基础上开始启动跟大陆的政治谈判的话,那么这两大架构的谈判的过程和协商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两岸关系和两岸交流的巨大的促进。

  本网副总编吴彤 : 刘红教授刚才讲的非常好,由于时间关系,虽然网上还有很多问题等待着我们的回答,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再延续了,所以今天我们对刘红教授的专访基本上就到这里了。
 
  前几天连战先生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今天宋楚瑜先生又在清华大学也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演讲是一样的激情,一样的精彩,但是我们还有一种期盼,就是期盼有一天,台湾当局的领导人彻底的放弃“台独”,在一中原则和“92共识”的前提下来到祖国大陆进行访问,他来的话,我们希望他能够来到清华进行演讲,如果那一天能够到来的话,我们相信清华的同学也一定会给他一样热烈的掌声,我们的网友也一定会在网上附诗发帖,如果那一天来临的话,我们一定再请刘红教授来到我们这儿接受专访。
 
  刘红 : 很荣幸。

  本网副总编吴彤  : 我们一起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今天请刘红教授谈宋楚瑜先生的清华演讲就到这里结束了,也谢谢新浪网的技术平台,现在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