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美《新闻周刊》描绘的“中国世纪”

  时间:2005-05-11 15:22    来源:     
 
 

  美国《新闻周刊》5月9日一期以《未来属于中国吗》为总题,用21个版面进行《中国的世纪》的封面报道,多角度地解读中国的崛起。专辑认为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个事实,并且强调中国的崛起不仅是挑战,也是对美国巨大的机会。下面是《新闻周刊》的这一期策划: 

  5月11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向清华师生发表演讲,向听众展示美国《新闻周刊》对中国的报道。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总题 《未来属于中国吗》

  国际问题专家法里德·扎卡里亚5月9日在美国《新闻周刊》撰文说:过去400年,世界上曾经有过全球力量的两次巨大变化。第一次是欧洲的崛起,第二次是美国的崛起,如今中国的崛起,外加印度的崛起和日本持续的影响力,标志着全球力量的第三次巨大变化,即亚洲的崛起。对美国而言,中国的挑战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扎卡里亚认为,从历史上看,当世界一个主要强国面临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国的挑战时,两强之间的关系是很难相处的。双方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将决定它们的未来关系,以及将影响到世界和平。

  扎卡里亚指出:当今世界爆发一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核威慑、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全球化等因素都大大降低了这种可能性。但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下,一场为争夺全球权力和影响的竞争正在悄悄展开。应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呢?美国别无它选,只有准备迎接挑战,即重新把重点放在迄今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科学技术—上。 

   这篇题为《未来属于中国吗?》的长篇论著,要点如下:

  美国缘何对中国充满想象力 
 
  美国人崇尚美的东西,却会对一些大的东西产生困惑。美国人喜欢具有规模的东西,尤其喜欢具有超大规模的东西。这就是为何中国能够使美国人充满想象力的原因所在。中国的规模使美国黯然失色,其13亿人口是美国的4倍。中国曾经是一个大国,但十分贫穷。不过所有这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曾经如此具有魅力的规模和人口现在开始呈现不祥之兆。美国人现在想弄清楚,“中国威胁”是否会带来噩梦,是否是一种切切实实的威胁。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煤炭、钢材和水泥的最大生产国,能源的第二大消费国,石油的第三大进口国。过去1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1600%,而美国对华出口则增长了415%。增长速度最为惊人的地方当推上海。15年前,位于沪东的浦东还是欠开发的农村地区。如今,它已经成为上海的金融区,其规模是伦敦新金融区的8倍。

  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被称作“世界工厂”。如今这一称号非中国莫属。中国的崛起已不再是预言,而是一个事实了。它已经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型经济体,而且还是世界上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居第二的国家了。它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一支军队(250万人),军费开支在世界上排名第四,而且每年都以10%以上的幅度增长。不论它是否会在经济上超越美国——在我看来还显得非常遥远,它现在都是世界舞台上一支新的强大力量。

  中国的经济增长给世界——尤其是给美国——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巨大好处。据摩根士丹利公司的一份报告说,过去10年,廉价的中国商品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另外,中国与其它亚洲国家一起购买美国国债,因而使得美国人及其政府能够不断借款消费,进而使得世界经济得以持续增长。

  中国的发展会给西方留下“永久裂痕”

  大约在17世纪前后,欧洲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最具创新精神和最雄心勃勃的地区。第二次是美国的崛起,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当时成为了世界上惟一的最强大国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事务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其它地区都是西方列强施展抱负和争夺利益的地方。如今中国的崛起,外加印度的崛起和日本持续的影响力,标志着全球力量的第三次巨大变化,即亚洲的崛起。

  大国并非一天之内产生的。当今的大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200年来一直基本保持着目前的状况。新大国的到来通常会引发紧张气氛,即使不是动乱,因为它总是试图适应老的秩序,或者为了自身目的而打乱这种秩序。请想象一下20世纪初德国和日本崛起后的情况。

  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上没有再发生过大国间的冲突。但是,一旦发生这种冲突,我们眼下所担心的所有问题,如恐怖主义、伊拉克问题和朝鲜问题等,都将显得微不足道了。它意味着军备竞赛、边界争端,或许还有其它更严重的事情。即使不存在这种可怕的情况,中国的崛起也使国际形势复杂化了。请看一下美欧之间的关系,伊拉克问题仅仅是它们之间的短暂问题。围绕着中国崛起所产生的不同态度可能会给西方联盟留下永久的裂痕。

  毋庸置疑,对美国而言,中国的挑战无疑是最大的挑战。从历史上看,当世界一个主要强国面临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国的挑战时,两强之间的关系是很难相处的。尽管双方都不愿公开承认这点,但中国和美国都因此而忧心忡忡,而且都在未雨绸缪。这样说并非意味着要爆发战争或发生冲突,而仅仅是为了指出,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出现紧张。双方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将决定它们的未来关系,以及将影响到世界和平。

  中国的历史性成就赢得了全球声誉

  当历史学家回顾20世纪的后几十年时,他们可能指出1979年是一个分水岭。那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无异于这个超级大国自掘坟墓。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措施是在一次最不可能的会议上提出来的,那就是1978年12月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正式开会前的一次工作小组会议上,共产党新领导人邓小平发表了讲话,这次讲话成为当代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讲话。邓小平敦促中央将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上,让事实而非意识形态引导中国的前进道路。从此,中国走上了一条务实而非意识形态的现代化道路。

  结果是惊人的。20多年以来,中国每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9%左右,这是在有记录的历史中一个大国经历的最快发展速度。与此同时,中国使3亿人脱离了贫困,并使中国人的平均收入翻了两番。迄今为止,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爆发灾难性的社会骚乱的情况下发生的。中国领导集体因取得这一历史性的成就而赢得了声誉。

  不过也有许多人抨击中国的经济道路。他们认为数字纯属捏造,腐败猖獗,银行摇摇欲坠,地区冲突随时有可能爆发,贫富差距已拉大到极为危险的地步,情况已到了紧要关头。十年来他们的预测一直是:“这不可能持续下去,中国将要崩溃,它不可能维持如此快的发展速度。”迄今为止,上述预言一条也没有变为现实。虽然中国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它拥有任何一个第三世界国家都梦想的东西,那就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中国政府规划和管理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值得称赞。请考虑一下常常被拿来与中国比较的印度。从微观方面来看,许多印度公司远比中国公司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它们是真正的私营企业,能有效地利用资本,并能与世界上最好的企业竞争。而中国公司通常是部分国有制的,它们或得到资助或享受特权,能轻易获得外资,因而在利用外资时不讲效率,而且许多公司只在国内市场销售其产品,无法与全球最高水平的企业竞争。但在宏观方面,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方面远远超出印度政府。

  印度官员总是指出中国官员不必担心选民问题。印度政府的一位资深成员说:“我们不得不做许多从长远来看愚蠢的事情,但政治家在短期内需要选票。中国则可以作长期打算。”

  中国着眼于发展的重大外交举措

  在中国发展的前十年(20世纪80年代),增长战略就是它的总体战略。今天,韬光养晦策略仍影响着中国的言行。除了所有与台湾有关的问题,中国目前的重大外交举措主要是经济需要的产物。眼下,这意味着马不停蹄地寻找石油及其他商品的供应源。

  但形势在发生变化。乔舒亚·库珀·雷默对中国高层官员和著名学者进行了大量采访以后,撰写了一篇题为《北京共识》的文章。文章描绘了一幅有关北京新外交政策的迷人图画。他写道:“与拥有大量武器、对其他世界观难以容忍的美国式超级大国不同,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以自身模式的榜样作用、自身经济体系的影响力和对国家主权的坚决捍卫为基础的。”

  中国的发展战略与日本截然不同。日本只是针对少数几个市场,集中发展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同时保持国内市场的封闭,而中国向外国投资和贸易敞开了大门。结果,许多国家都对中国市场形成了依赖。从美国到德国,再到日本,对华出口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是不可缺少的贸易伙伴。

  2004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都对亚洲国家进行了访问。几周后,我来到这一地区。令我吃惊的是,几乎所有我接触到的人都认为胡锦涛的访问比布什的访问要成功得多。马来西亚作家卡里姆·拉斯兰解释说:“布什只知道谈论恐怖主义,他以同一个视角看待所有人。是的,我们也为恐怖主义忧虑,但坦率地说,这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还面临其他许多问题。我们要重整经济,我们不知道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我们还在努力解决健康、社会和环境问题。胡锦涛谈到了所有这些话题,他谈论了我们关心的事,而不是仅仅谈论他自己关心的事。”从印度尼西亚到巴西,中国正在结交新朋友。

  有一群美国人——主要是新保守派和五角大楼的官员——一直在宣扬中国威胁论。他们主要从军事角度谈论中国威胁,常常胡乱夸大中国的实力。但事实并不支持他们的说法。毫无疑问,中国在扩充军力,中国的军费预算每年增长10%或更多。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军费开支显得微不足道,它最多相当于五角大楼年预算的10%。

  中国威胁或中国挑战不会以我们熟悉的苏联形式(即拼命争取在军事方面与美国并驾齐驱)出现。中国可能成为雷默所说的“不对称超级大国”,它会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和政治技巧去实现目标。雷默写道:“中国的目标不是冲突,而是避免冲突。有效地处理局势,让结果必然对中国有利,这才是战略上的真正成功。这种思想源自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家孙子。”

  全球权力和影响的竞争正在悄悄展开

  如何应对中国呢?你可做的事情只有准备迎接挑战。对美国人来说,这意味着重新把重点放在迄今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科学技术——上。美国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全球排名中的名次急剧下降。美国的研究机构中大都是外国学生和外国移民,但现在他们中正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出国或返回国内。如果不对这些领域给予新的重视,美国将会发现自己难以产生中坚力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而他们却是先进工业经济的基础。中国和印度已经培养的工程师要多于美国。五年后,中国培养出来的博士人数将超过美国。

  对美国政府来说,搭乘免费车的日子可能正在结束。美国政府一直实行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因为它知道外国政府和人民会向它提供大量的贷款。但是,这种贷款是有代价的。当中国拥有巨额美元储备时,它也拥有了破坏美国经济的力量。如果中国那样做的话,对中国造成的损害肯定会大于美国,但是,如果美国能够不易受到这种可能性的打击,那岂不是更好?在国内实行负责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在国外能有更大的行动自由。

  在对外政策方面,如果中国逐步扩大其经济关系,稳扎稳打,逐渐扩大其势力范围,以期耗尽美国的耐心和耐力,那又怎么办?

  现在爆发一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核威慑、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全球化等都是降低这种可能性的因素。但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下,也许一场软战争正在进行中,一场为争夺全球权力和影响的竞争正在悄悄展开。美中两国将有时互为朋友,有时又互为对手,双方在一个领域互相合作,在另外一个领域又互相竞争。

  美刊描绘的“中国世纪” 
 
  美国《新闻周刊》5月9日一期以《未来属于中国吗》为总题,用21个版面进行《中国的世纪》的封面报道,多角度地解读中国的崛起。专辑认为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个事实,并且强调中国的崛起不仅是挑战,也是对美国巨大的机会。下面摘发其中4篇文章:    


  汽车:中国年轻人“想突破限制”

  袁军喜欢把脚踩在油门上。他戴着玫瑰色眼镜,身穿棕黄色飞行员马甲,一手扶着丰田陆地巡洋舰的方向盘,一手握着车载无线电通讯系统的麦克风。路边的风景十分怡人: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其间点缀着灰瓦石墙的房屋。但袁军无暇欣赏,他忙着向身后的SUV越野车队———有北京吉普的大切诺基,有五十铃的竞技者,有日产的帕拉丁————播报路况。自1991年购买第一辆车以来,袁军已驾车行驶了60万公里以上,包括几次前往西藏、老挝和印度的长途跋涉。他领略了无限风光,但印象最深的是内心的震撼。他说:“城市里的一切都是一成不变的————一成不变的工作,一成不变的人,一成不变的经历。而在路上,一切都是新的。” 

  求变精神是美国的一贯作风———追求新的体验、开拓新的领域、探索绝处逢生之道乃至在上班路上同交通拥堵斗智斗勇。现在中国也充满了这种精神。十年前,普通美国人每天开车约一个小时,而中国只有1040万辆汽车,几乎全都属于政府部门和公司企业。如今这个数字已超过2300万。2003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骤增82%,去年尽管政府为缓解经济过热现象而控制银行放贷,但汽车保有量仍然增加了11%。持有驾照的中国人数量超过4000万,2003年瑞士咨询公司CBC进行的调查显示,40%的中国家庭有购车计划。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称:“汽车给了人们追求自由的机会,为他们敞开了一片私人空间。” 

  旅途中可以饱览中国的风土人情。今年3月初,《新闻周刊》记者随袁军和极地越野四驱俱乐部成员在农村地区颠簸了三天。我们从成都出发来到汉藏混居的康定小城,然后继续前行,来到海拔2.5万英尺的贡嘎山基地。一行十二辆SUV越野车三十多人走了700英里路,途经无数专为在路上奔波的人服务的饭馆、酒吧和妓院。车队经过一个小村庄时,戴红领巾的学生们排着队在路边观看,袁军感叹道:“中国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确如此。” 

  袁军有钱有闲,因为他在1990年辞去了国有企业技师工作,自己开了一家贸易公司。

  现在他拥有一家鞋厂,养着六辆汽车(包括他的陆地巡洋舰)和一套四居室房子。他的旅途收获颇丰:在云南和西藏结识的女友,在拉萨得到的佛教绘画,还有更加广博的胸怀。他说:“从小到大,老师都跟我们说西藏文化很落后。但现在我明白了,信仰是他们的生命。” 

  北京斥巨资为人们出行创造便利。中国的公路总里程仅次于美国,政府今年1月宣布在今后25年内投资2000亿美元再增加约两倍。据估计,中国的公路总里程将在2020年左右超过美国。

  有时候,中国似乎人人都想变得更好、更大、更快。袁军说:“我们被压抑得太久,现在想突破限制。”几个小时后,陆地巡洋舰开进一片雪地,他系紧绳子把其它越野车全部拖上陡坡———车轮在雪地里打滑了。他欢呼着,用车辙在雪地里划出一个“8”字。及时行乐是他这一代人特有的生活态度,用他的话说,“我们在事事受到严格管束的世界里长大,现在终于自由了。” 

  企业:中国企业家中的杰克·韦尔奇 (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前总裁)

  使人感到屈辱的是这家公司的传统。在中国家电制造企业海尔公司,工人们每天上班前都要在厂房的空地上排好队伍。管理人员会点名叫出那个前一天犯错最多———比如说,没有拧紧冰箱上的一个螺丝,干活速度太慢或者在组装过程中划伤了冰箱门———的工人。然后,这个“罪人”会走到地面印有一些巨大绿色脚印的地方,面对同伴,接受持续好几分钟的训话。 

  当总部设在海滨城市青岛的海尔集团在千里之外的南卡罗来纳州卡姆登开设新厂时,管理人员们认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们应该使用同样的方法。美国工人非常愤慨,拒绝向这种令人尴尬的仪式低头。中国老板们屈服了,并且最终把这一插曲视为他们在创立世界名牌的努力中遇到的又一个教训。海尔公司董事会主席张瑞敏说:“现在,政府也在注意创立中国自己的名牌。这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对中国公司来说,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我们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 

  北京希望,在2010年之前,中国能在福布斯500强中占有至少50席。去年有15家中国公司榜上有名,但中国依然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喻户晓的名牌。许多人认为,海尔(它的发音在英文中意味着“更高”)能率先实现突破。

  海尔公司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总厂,在20世纪80年代初,其债务高达1000万美元。如今,海尔已是世界五大家电制造企业之一,拥有3万名员工,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首席执行官张瑞敏1984年加盟该公司时年仅35岁。张瑞敏是杰克·韦尔奇的忠实崇拜者,同时也是一名影响力巨大的共产党员。他的月薪只有大约800美元,去年获得的奖金刚刚超过3000美元。 

  张瑞敏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禁止那些用不惯现代化抽水马桶的工人随地小便。作为一个狂热追求质量的人,张瑞敏曾经拿来一把大锤,命令工人们帮他砸掉哪怕只有一点点小毛病的冰箱。这让一些工人心疼地直流眼泪。

  海尔是中国最先关注客户服务的几家大公司之一。一些感觉敏锐的维修人员注意到,在有能力购买比较讲究的公寓后,顾客会责备那些穿着沾满污泥的鞋子的维修工弄脏了房间的地面。海尔因此命令工人们在进顾客家门时必须穿上鞋套。在一个还不存在客户服务的国家,这就像一个美国电缆修理工捧着供两人享用的茶点出现一样。 

  海尔凭借自身努力扩展海外市场。它首先进入的是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和美国。海尔从1999年开始在这些国家销售使用自己品牌的冰箱。2000年,海尔斥资4000万美元在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区。这有助于它免受倾销的指责,并缓解了指责中国窃取美国工作岗位的政界人士和工会领袖的怒火。2002年,海尔购买了曼哈顿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其美国总部。 

  与许多中国公司不同,海尔没有忽视研发工作。去年,海尔的研发经费占其收入的4%,与美国同行不相上下。海尔甚至根据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支付设计师的工资。每个海尔员工都有一张个人核算表,衡量他每季度对公司的贡献。

   然而,海尔公司面临着很多困难。经过几年努力,它还是没能在美国建立起一个高效的销售网络,它的所有权结构依然很不清晰。公司的一部分资产已在香港和上海股市公开上市。但没有人真正知道余下的部分属于谁。海尔是所谓的“集体”企业。从法律意义上说,工人们拥有海尔公司,但他们不参与分红,无法知道他们到底拥有什么权利。 

  电影:中国电影明星进军好莱坞

  几个月前,26岁的章子怡在参加特柳赖德电影节时,发现自己身边坐着琼·艾伦、艾伦·巴金、劳拉·琳尼和安妮特·贝宁。索尼经典的总裁之一迈克·巴克说:“子怡吃惊得要死。她认为,‘我根本无法与这些大腕女明星相比。’但所有这些大腕明星在电影节上发言时都称她为未来之星。”索尼经典公司发行了章子怡最新的电影《十面埋伏》。虽然大多数美国人尚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记不起她来自哪个国家,但章子怡和中国电影人给美国电影增添了自己的艺术色彩,并使电影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化输出。 

  如果没有中国电影人,就不会有李小龙和李连杰的电影;也不会有《变脸》、《冰风暴》和《霸王别姬》。而最重要的是,观众们就看不到一些最惊险的动作片,其中包括让美国人了解章子怡的电影《卧虎藏龙》。这部由李安导演的电影获得4项奥斯卡大奖,创下了外语片有史以来的最高总收入1.28亿美元。在过去9个月中,中国电影,如《英雄》、《十面埋伏》和最近发行的《功夫》,都创下了很高的票房收入,并且正在美国的2500家放映厅上映。 

  这对力争摆脱香港低成本功夫片的整个中国电影业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兆头。李安导演为《卧虎藏龙》请来的美国编剧詹姆斯·沙姆斯说:“香港电影的发展仍然是健康的,但影响文化发展的动力又转到了上海。事实上,现在你谈‘中国’文化时,已完全是一个多重文化的混合体,例如,在中国公司出资拍摄的韩国电影中有日本的演员。” 巴克认为,对外开放对中国电影和美国观众来说只会带来好处。他说:“它将会使中国电影更加多样化。经过相互影响,中国电影正在成为泛亚洲的电影业。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发生了。”   

  教育:美国学生掀起学汉语热潮

  在得克萨斯州舒格兰的杜勒斯中学,汉语班花名册上的第一个名字是贾森·赵,最后一个名字是凯西·张。在两者之间出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姓名:伊丽莎白·霍夫曼。今年上12年级的霍夫曼从8年级就开始学习汉语。她曾前往南京学习了一个夏天,并打算在今年秋天上大学以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当那些通常选修西班牙语的同龄人问她为什么要学习汉语时,她常常反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学呢?” 

  随着中国迅速朝超级大国的方向发展,美国的学校负责人和政府官员也开始持有与霍夫曼相同的看法。今年早些时候,来自新泽西州的众议员拉什·霍尔特说:“出于经济、文化和安全原因,我们应该更加熟练地掌握中国的语言和方言。”美国国务院已把汉语定为“至关重要”的语言。 

  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正在增加。在芝加哥的公立学校,选修汉语课程的人数从1999年的500人升到了今年的近3500人,这些学生大多是白种人、非洲裔和拉美裔。到2007年,美国大专院校委员会将推出汉语和意大利语预修课程考试。届时,将有2400所中学开设汉语预修课程,相当于开设意大利语课程的学校数的10倍。

  人们对汉语产生浓厚兴趣,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全国外语教学委员会教育事务主管马蒂·阿博特说:“人们总是在努力分辨,哪种语言会对前途有所帮助。”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和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崛起之后,美国分别掀起了俄语热和日语热。当时,这两种语言的教学经费急剧增加,学习人数也骤然上升。 

  在美国的家庭中,汉语已超过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成为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第三种最为普遍的语言。连小学生的家长也受到感染。朱莉·多布森说:“如果我能够让我的孩子对汉语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具有别人没有的优势。”她的两个孩子分别为8岁和9岁,已开始了系统的汉语学习。

  相关报道

  美《新闻周刊》描绘的“中国世纪”

  中新社纽约五月二日电(记者刘小青)今天上市的最新一期《新闻周刊》推出封面故事:中国的世纪(china's century)。中国著名影星章子怡笑容可掬地出现在封面上,背后衬以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万里长城和上海东方明珠塔。封面还用红色标签注明:特别报道。

  该刊以“未来是否属于中国?”为总题,用了二十一个版面进行了密集报道。该组报道所要阐释的是:中国大陆的崛起已不再是预测,而是事实,一个新的力量正在东方兴起,美国面对这种挑战和机会,应在科技、经济、外交上有长期的因应策略。

  该刊国际版主编撰写的主题文章说:数字表明,中国一切都很大,它有十三亿人口,是世界最大的煤、钢铁和水泥生产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

  文章认为,中国大陆的经济为全世界带来了明显和惊人的利益,特别对于美国是如此。廉价的中国产品,在上个世纪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超过六千亿美元,而更有经济学杂志说,中国的强劲增长,使全世界经济免于萧条。总之,中国激活了世界经济。

  文章分析:过去四百年中,全球强权有两个主要变化,第一是十七世纪欧洲的兴起,第二个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独大,现在中国与印度兴起以及日本的持续发展,代表了亚洲的崛起。

  文章说:邓小平秉持“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原则,中国自邓小平主导、开始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后,成果惊人。连续二十五年经济增长率达百分之九左右,使三亿人免于贫困。中国还借加入WTO,使自身经济和社会进行大规模的自由市场改革,这些成绩,大陆领导层居功至伟。

  在谈到“中国威胁论”时,该文章引用专家的话说:中国的目标不是冲突,而是避免冲突,其技巧是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文章强调:应对中国崛起,自强是美国因应之本。美国应继续专注于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科学与技术,而对于美国政府,则是要执行负责任的国内预算政策,以免于中国大量美元外汇储备可能对美国经济带来的伤害。文章还在外交反制策略上为华府支招。

  这组报道还从商业、教育、电影、汽车文化、宗教、奥运等多个角度解读当今中国。在商业方面,该刊的记者选取了青岛海尔,他们称张瑞敏正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全球的品牌。在教育方面,该刊选取的题材是美国学生中掀起学习中文的热潮。电影话题当然是围绕章子怡展开。北京奥运占据这组报道的两个版面。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