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于长洪 唐璐 葛素表)“中国需要330万顶帐篷”“胡锦涛在浙江督促帐篷生产”“‘帐篷城’标志中国救灾努力卓有成效”“中国‘帐篷城市’成为地震杂乱中的绿洲”……在关注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群众如何妥善安置时,“帐篷”成为多家外媒的一个重要“聚焦点”。
尽管从废墟中救出了83988人,汶川地震还是夺去了5万多人的生命,同时造成了近600万间房屋被严重损坏,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早点把帐篷送到震区,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不用露宿街头的“温暖”。
法新社在较早对“帐篷”的报道中说,“中国迅速在空旷的地方搭建了许多帐篷,陆续有人住进来”。新加坡《联合早报》则留意到中国最高决策机构的承诺,即保证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
目前能够提供安全住处的快捷方式——“帐篷”确已成为中国救灾的头等大事。截至22日12时,中国向灾区调运的救灾帐篷共计40.334万顶,但这个数字还远远不够,灾区对帐篷需要的缺口还很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向国际社会呼吁,我们需要330万顶帐篷”,美联社在23日的报道中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浙江考察了两家制造帐篷的公司,他敦促工人加快生产帐篷,以帮助他们那些受灾的同胞兄弟”。
在中国,为灾区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尽可能好地提供帐篷的“冲刺赛”正在全力进行。细心的外媒发现,这些帐篷大多采用钢架结构,有的帐篷还根据四川地区多雨的特点,增加了防风、防雨、防蚊虫的功能。
《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等外媒形象地将帐篷数量较多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称为“帐篷城市”,并力图走进“帐篷生活”。《华盛顿邮报》以“不一致中的有序”为题这样报道绵阳的“帐篷城市”:位于九洲体育馆阶梯下的一个帐篷城市“似乎是自动运作的,是地震杂乱中的绿洲”,虽然他们“睡在跑步机上,睡在拳击场上,睡在挂在新种的小树苗上的塑料防水布下”,但是他们“礼貌、耐心、有秩序,排队得到食物与毛毯”,“很多人淡然面对自己的不幸”,甚至有人“为自己抱怨损失的行为道歉”。
“在什邡,各种红色、白色、蓝色的帐篷绵延几公里,在悲痛和杂乱中却逐渐传来正常生活的气息。”《华盛顿邮报》注意到,“有穿制服的警察在巡逻,但数量很少,居民们说他们没有盗窃、犯罪或者堵厕所的投诉”“有些人穿着别人捐赠的衣服,在水桶里洗内衣。”
“两百顶蓝色的帐篷建在一片开阔地上,中间一些印有‘人民政府’、‘医疗点’、‘保安部’等字样,两顶大帐篷前不断有补给卡车进出,送来瓶装水、饼干、南瓜和菜花”,路透社记者在走访震区帐篷城后,发出了“中国救灾努力卓有成效”的由衷评价。
“帐篷”确已成为中国灾民安置快速有序的一个缩影。
“在一个月内生产90万顶帐篷”,新加坡《联合早报》在报道中国政府的“帐篷”生产计划时不仅关注了“帐篷”的数量,而且加入了“胡锦涛要求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帐篷的同时,也要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叙述。
而“200多名孩子在‘帐篷学校’里高唱国歌”则引起美联社等的注意,“在大片废墟上,临时教室是最早建立起来的建筑”,“官方努力将来自同一所学校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在“帐篷”里上课的孩子们也逐渐找到“回归正常”的感觉。为了不让地震在孩子们心里留下阴影,老师告诉孩子“只是在延长的假期搬到另一个地方”。
灾难使人奋起。尽管目前所需的帐篷全部到位还需时日,但“帐篷”里的人正在相互鼓励着努力寻找正常生活的感觉,正如美联社在“帐篷城市”的一个牌子上发现的一句话,“说出你的需要和感受,并鼓励其他人。不要压抑你的感受……或者焦虑不安。给你自己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