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国还原为家。”这是一位友人通过电子邮件传来的一句话。抗震救灾的实践,深刻而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唤起了隐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崇高情感。面对一片又一片的废墟,面对死亡、受伤、失踪和被埋的同胞,面对失去父母的孤儿和失去子女的父母,人们一下子成熟了,清醒了——国和家原来是如此融为一体的:国有大难,家无所存。“没有国哪有家”?这个道理讲上一百年、重复一千遍,也不如一次灾难更能说服人。人们放弃了对琐事的计较,忘记了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矛盾,慷慨地向灾区同胞伸出援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车的出车,血库前排起了长队,更有人背起行囊奔赴灾区自发投入抗震救灾的战斗……
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生命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平常人们对此不怎么觉得;但危难时刻,紧要关头,“国”还原为“家”,显出了浓重的底色。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样的氛围里,捐赠与扶助、慈悲与关怀,成为一种心甘情愿、自然而然的行动。
灾难之所以能够让人心凝聚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以无比巨大的威力和极其残酷的代价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相互扶助,相濡以沫,以国为家,凝聚力量。
笔者没有去过汶川、北川,和那里的群众素昧平生,但我们深深地知道,他们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兄弟姊妹、父老乡亲,他们的安危牵动着我们的心。看着那目不忍睹的惨烈现场和一排排死难同胞的遗体,我们的眼泪滚滚而落,看着那些失去亲人的同胞撕心裂肺的痛哭,我们的心也为之颤抖。
在一片片残垣断壁之中,在一堆堆瓦砾废墟之中,救援人员艰苦卓绝的搜寻,部队官兵奋不顾身的抢险,医护人员紧张有序的忙碌,机器的轰鸣,物资的调拨,死伤的悲痛,得救的喜悦,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是如此的悲壮和感人。一位美国网友看到中国灾情的报道后,留言道:“没有混乱,没有抱怨,只有在毁灭性灾难发生之时人和人的互助。”地震发生时正在青城山的一位秘鲁游客,用摄像机拍下了当时的情景,让他感动的,也是镜头中的“人和人的互助”。这种人性的光辉,足以为苦难的灾区、伟大的祖国织起一片蔚蓝而温暖的天空。
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实在是太多了。惟其如此,我们这个从大风大浪中走来的五千年历史之民族,才不会屈服于任何灾难,不会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压倒。这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量,相延不泯,绵延不绝,让中华民族行走五千年,历经艰难曲折而队伍不散。
1923年,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中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祈愿我们的祖国,经历了灾难洗礼的祖国,能够像长江黄河那样,以雄健的精神和不可阻挡的气势,奔流向前,走向未来!(林治波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