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之后无大疫”,是在严重自然灾害出现后人们的期望。近年来一些国家发生自然灾害后的情况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类灾后疫情,人类已掌握了防控手段,只要政府与民众通力配合,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就可以构筑起灾后防疫坚实的“防波堤”。
大灾之后防止疫情,在地震、洪水等灾害发生后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灾难中房屋倒塌、人员和牲畜家禽大量死亡,往往容易引起疫病流行。大的自然灾害过后可能出现的疾病主要是水源性疾病,特别是肠道疾病等,也有呼吸道疾病以及虫媒疾病,还有一些人畜共患疾病。
在古代,大灾之后常有重大疫情,原因主要是医疗卫生知识和防控手段极其有限。19世纪开始人类发展了免疫学,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多种疫苗和抗生素研制成功,为人类与病魔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人类防控传染病的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些进步使20世纪末叶以来人类在各种大灾之后的重大疫情暴发越来越少。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公室的专家派希甘说,灾后10天至30天暴发传染病疫情的风险最大。世卫组织认为,自然灾害并不会给灾区带来此前并不存在的疾病,此外,灾后尽管零星病例的发病率升高的风险依然存在,但是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
卫生专家指出,地震后疾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水源污染和水卫生设施受到破坏、儿童接种疫苗等公共卫生服务中断、对蚊子和啮齿动物等病媒生物的常规控制中断等,只要注意保持饮水安全、加强疾病监控系统、强化公共卫生措施,就能预防和控制易流行疾病的传播。
近年来一些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情况也说明,只要对卫生防疫加以重视,措施及时得力,大灾之后的疫病可以控制。2004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受灾各国无一例外地面临疫情暴发的威胁,有些地方还报告有零星的痢疾、麻疹和疟疾等病例,但是由于救灾工作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防疫,反应迅速,这些病例都没有发展成传染病疫情。
不过,灾害对于人群健康的威胁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滞后性,卫生防疫丝毫不能掉以轻心,稍有松懈或迟滞就可能带来恶果。此外,对于受灾民众,除了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之外,积极配合防疫工作才能防范疫情。
灾后防疫,为的是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人们既不应对可能的疾病产生恐慌,也不能麻痹大意,只要及时派遣足够的防疫人员、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加上民众的合作与理解以及卫生知识的普及,就可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波堤”。(新华社记者杨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