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以疏代堵,化解“信息堰塞湖”

时间:2008-06-16 16:05   来源:--中新网

  6月10日下午,唐家山堰塞湖洪水平稳通过绵阳。四川绵阳市上千市民站在涪江两岸河堤,争相观看下泄洪水。地震后近一个月,这盆悬在绵阳市民头上的堰塞湖洪水开始泄了,终于让市民放下心。 中新社发 成和平 摄

  美国《侨报》6月15日发表该报评论员文章说,一个危机的发生,往往会伴随着产生次生危机。若次生危机处理不当,其危害不亚于主危机。危机处理,贵在风险释放,而不是让其形成新的堵塞。而风险释放之道,在于疏导,而疏导策略背后,就是自信心,对自身局势掌控能力的信心,尤其是对人民的信心。即使有堵塞形成,也会及时化解。这就是堰塞湖给我们的启示。

  文章摘录如下:

  四川汶川大地震,将一个多数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词汇,变成大众耳熟能详的字眼,那就是“堰塞湖”。

  堰塞湖, 是由地震、火山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中国人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堰塞湖, 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堰塞湖之灾,是地震产生的次生灾难,但其危害不亚于,甚至超过主灾难。

  历史上,在本次发生地震的四川境内,就曾发生两次因地震堰塞湖溃坝而导致大洪水的情况,而这两次堰塞湖溃堤造成的损失,都远远超过了由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 史料记载,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南发生7.5级地震。大渡河沿岸发生巨大山崩,壅河流造成断流10天。6月11日,大渡河溃决,高数十丈的水汹涌而下,河沟回水数十里。乐山、宜宾、泸州沿江一带人民漂没者10万众,大渡河溃决下游,近一个世纪都人烟稀少,荒凉萧瑟。

  1933年8月25日,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县迭溪城发生7.5级大地震,死亡6800余人,地震后45天,江水骤涨,迭溪堰塞湖溃决,洪水高达70米,将沿岸大部分村镇席卷而去,夺去了2万余人的生命。

  汶川地震,近9万人死亡、失踪。 国人痛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一个更险恶的灾难在酝酿、形成之中。地震后形成了34处堰塞湖。其中,被列为1号风险的唐家山堰塞湖, 蓄水超过1亿立方米,成为随时溃坝的巨大“悬湖”。当年康定大地震和迭溪大地震均发生在人烟稀少处,而汶川大地震震级更高,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库容更大、威胁的人口更多。数十万民众,才刚逃过地震之劫,又有成为鱼鳖之危。 好在上下一心,军民奋战,一边疏散民众、一边爆破障碍、挖渠泻流。终于在6月10日,泻流过半,唐家山堰塞湖风险得到释放,洪水过绵阳而无一伤亡。

  可见,堰塞湖之害,在于“堵”。而破解之道,在于“疏”。 这和“大禹治水”的道理,同出一理。

  今年,中国历经劫波。从年初的雪灾、3.14的拉萨事件、手口足疫情,更不用说地震, 将一个操办奥运的喜事之年,生生变成大灾之年。然而,我们注意到,在几次灾难中,都有或大或小的“堰塞湖”在形成,不仅在自然界,在社会界,也同样存在。

  以“3?14”拉萨事件为例, 本来, 事情的性质很简单,就是发生一起以“藏独”为诉求, 针对平民的暴力骚乱事件。但是当局在新闻处理上采取了“堵”的手法, 只有官方媒体的统一口径报道,结果新闻公信力大失,形成了一个“信息堰塞湖”。一时间, 西方舆情汹涌,奥运圣火遭到围追堵截, 奥运面临抵制威胁,其危害被放大了不知多少。好在后来采取了大量疏导的手段,如邀请海外记者采访, 重开与达赖代表谈判。加上海内外华人显示出万众一心, 维护正义的决心, 才使得情势逆转。

  在地震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局的新闻处理手法有了很大的改善,如允许国内外记者公开采访报道,各种渠道、媒介的地震新闻如排山倒海,没有形成新的“信息堰塞湖”。这不仅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的新闻封锁形成对照,而且与邻近的缅甸风灾、甚至与3月份的拉萨事件处理形成鲜明对照。

  本次新闻开放,至少有四大功效:一、动员救灾:全中国人、全球华人,乃至世界各国,被动员参与了一次声势空前的救灾抗震活动;二、减少谣言:信息的及时传播、澄清,使得谣言的流传减少到了最低;三、新闻监督:信息的公开,使得贪腐、渎职等行为及时曝光,及时纠正。四、弘扬正气: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博爱精神在传播中得到光大、升华。“汶川挺住,中国加油”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试想, 如果没有这些变化, 让“信息堰塞湖”在地震后生成,不仅救灾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中国不知要付出多少政治和社会的代价,其危害不会低于地震本身。

  一个危机的发生,往往会伴随着产生次生危机。若次生危机处理不当, 其危害不亚于主危机。危机处理, 贵在风险释放, 而不是让其形成新的堵塞。而风险释放之道, 在于疏导, 而疏导策略背后,就是自信心, 对自身局势掌控能力的信心,尤其是对人民的信心。即使有堵塞形成,也会及时化解。这就是堰塞湖给我们的启示。(萧冬)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