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博澳大利亚政府总代表萨琳德
上海世博会澳大利亚馆主题为“畅想之洲”。澳大利亚馆展示了澳大利亚创建与发展的历程,以及城市特点与宜居风采等内容。就上海世博会的精神遗产等相关问题,人民网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与世博澳大利亚政府总代表萨琳德展开对话。她认为,上海世博会是中澳关系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契机。
问:澳大利亚馆积极参博。上海世博会开幕后,澳大利亚馆是活动最多和最晚闭馆的展馆之一。澳大利亚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萨琳德: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上海世博会参展方众多,竞争将十分激烈,为吸引中国民众,在展馆建设、展示以及接待游客等方面,我们都努力做到最好。我们用心展示独特的个性,使我们的展馆与众不同,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事实证明我们的策略是有效的,中国民众对澳大利亚馆的印象非常好。
问:全球10大宜居城市中澳大利亚独占5席,建设更宜居的城市也是澳大利亚馆传达的重要理念,澳大利亚有哪些城市宜居经验与世界分享?
萨琳德:有人认为这样的成就是一种运气,但澳大利亚城市的宜居其实来源于我们辛勤的努力。我们致力于创造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取得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我们拥有很多细致的规划,不断探索更好的城市发展方式。同时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与各国分享经验。
我们拥有强烈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特别在水处理方面,由于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干燥的国家,在城市用水问题上有许多很好的探索。例如,先进的循环利用技术、完善的用水设施和严格的法律条款等。一方面,居民一旦触犯法律将受到严惩;另一方面,我们还采取鼓励措施,使人们对社区更加负责。
我们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因素。完善基础设施、控制城市规模。这样就可以减少通勤时间,也不必为车辆提供大量的道路,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这些措施很多年前就已经在我们的城市实行。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还建设了很多城市绿地,开辟大量公园。这一切的宗旨都是,人与环境的平衡发展。
问:1988年澳大利亚成功举办布里斯班世博会,澳大利亚馆也分享了布里斯班世博经验。您认为布里斯班世博会留下怎样的精神遗产?上海世博的精神遗产又将如何?
萨琳德:我认为每届世博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总的来说,人们在世博会亲眼见到、亲身感受后,将拥有真实的体会,产生极大影响。
我从小在布里斯班长大,它是一个很小的城市。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将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小镇转变为国际都市。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这座城市更加自豪,也更加开放。这就是布里斯班世博会的精神遗产。
上海世博会同样如此。城市规划部门全力以赴,上海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取得巨大进步。更重要的是,精神遗产将在一段时间之后逐步显现。上海世博迎来超过7000万游客,其中很多人可能都未曾参观世博或了解世界,上海世博会是人们接触世界、开拓视野的重要机会,使人们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各国人民相互接触、彼此联系更加紧密。